西安市城區「大街」地名由來典故!

西安市城區“大街”地名由來典故!

東大街:是西安城鐘樓至東門(長樂門)這一段的大街,隋朝時期修建大興城,此街位於皇城東牆南門景風門內外兩側,名景風門街。明初擴大西安府城,始統名東門大街。清朝在秦王府基礎上修建滿城,此街又稱順城街。民國二年九月,張鳳翔督陝拆滿城,利用賑陝款對此街大加修築,取名中山大街,1953年拓寬,改名東大街。

西大街:是西安城鐘樓至西門(安定門)這一段的大街,位於隋朝大興城皇城中心大街第四橫街西段,是唐朝六部衙門之地,唐以後,宋、元、明、清、民國的地方首府永興軍路、奉元路、京兆府、西安府、長安縣署等重要衙署均設在西大街街北側,明神宗萬曆年十年始稱西大街 ,建國後1966年曾改名“反帝路”。

西安市城區“大街”地名由來典故!

南大街 :是西安城鐘樓至南門(永寧門)這一段大街,最初為隋唐皇城安上門街。宋至元仍稱安上街,明初改築南門,朱元璋欽定南門為“永寧門”,意為南方永遠安寧,此街也就稱南門大街,民國初年改稱南大街 。

北大街:是西安城鐘樓至北門(安遠門)這一段大街, 隋唐時代,此街是皇城內安上門(今南門)與長樂門(今北大街中段光輝巷西口)之間的一條大道,名安上門街。明洪武七年擴建西安府城,北城牆北移800米,街隨城向北延伸,在街北修築了北門,朱元璋欽定為安遠門。清代南段稱鐘樓北大街,北段稱北門大街。民國25年統稱北大街。解放後1966年曾改名“延安路”!

西安市城區“大街”地名由來典故!

案板街 :南起東大街,北至西一路,元代稱南巷,清順治年間因有售案板店鋪而改名案板街。 1966年曾改名“工農街”,大名鼎鼎的易俗社就坐落在案板街中,現在是西安大名鼎鼎的手機一條街。

梆子市街: 隋唐時期,這裡屬於皇城,是司農寺草坊所在處,今東梆子市街所在地,在唐代有寺院,據明代《古今事物考》中記載,當時的政府定期給收養孤老的寺院撥付口糧,寺院則每天提供兩餐,開餐時以敲擊梆子為號。由於這座寺院裡常常響起梆子聲,人們便將其稱作“梆子寺”,後演化為梆子市街。東梆子市街東起五星街西口,西止西梆子市街東口,相傳清咸豐年間形成街市,1966年曾改稱五星街西段。 西梆子市街東起東梆子市街西口,西止南馬道巷,明清此街稱油巷,民國年間稱大油巷,1966年曾改稱“五星街西段”。

西安市城區“大街”地名由來典故!

炭市街 :炭市街清中葉西安生活供熱由南山薪木轉變為北山煤炭,當時只是一個堆放煤炭的無名小街,解放前即為乾果海味市場,改革開放後以海鮮市場稱雄西安。

廣濟街:唐代街北端北側有唐承天門,此街為承天門大街,相傳宋代因附近有廣濟渠而得名廣濟街。南廣濟街北起北廣濟街南至南院門西口,元代稱藥市街,為中藥集散地。明清時稱南廣濟街,南端稱五味十字,以中藥配方重視酸甘苦辛鹹五味而得名,民國初年為銀號錢莊集中地。北廣濟街因 明清時期將西大街南側的藥市街改為南廣濟街,遂將此街改為北廣濟街。建國後,1966年南北廣濟街曾改名為“風雷路”。

紅埠街:東起二府街西口,西至教場門東口,此街位於隋唐宮城廣運門外東西橫街上,廣運門之東為承天門,唐乾寧二年握有重兵的王行實、李繼鵬兩派在爭奪劫持皇帝的戰鬥中,承天門城樓被李繼鵬焚燒。因原宮城城牆為紅色,又經大火焚燒,形成許多紅色土丘,清代稱紅阜街,民國初年開始寫成紅埠街。建國後,1966年曾改名“紅衛街”。

西安市城區“大街”地名由來典故!

鹽店街:清同治四年始建,以官鹽店設此而得名。清末民初,當局無法償還外債,在此街設官鹽店,實行鹽業管制,由英美日法俄五國在此街設立銀行,直接收鹽稅以抵欠債。1966年改名“紅心街”。

二府街 :東起北大街,西至紅埠街,二府街在宋代名順城巷,因明初秦王朱樉次子的府第在此而故稱二府街,建國後,1966年曾改名“紅衛街東段”。

三學街: 位於西安城文昌門內西側之南。東起柏樹林西至書院門。唐代這一帶為太廟,唐末太學遷至此,前院為孔廟。宋金時唐太學改為京兆府學,此街名南城巷。明代前長安縣學在西關,明洪武三年移往西大街縣衙西側,萬曆九年移於府學西側,今縣坡巷,明成化七年移府學東側。後來門前形成三條南北小街,稱為府學巷,長安學巷,咸寧學巷。此街因北側有此三學,改稱“三學街”。

四府街:南起小南門,北接琉璃街,明洪武年間,因街上有秦王的第四子府而得名 四府街。1938年後,為紀念辛亥革命元老井勿幕,改名為井上將街,又名為勿幕街,建國後,1953年改為南四府街、北四府街。1966年曾改名“紅纓街”。

西安市城區“大街”地名由來典故!

正學街:正學街北接西大街,南臨馬坊門和南院門,明朝時期此地有正學書院,系宋大儒張載講學處,清代仍設為書院,清代時,因此街有多家毛筆店鋪而得名筆店巷。1932年,因西側原有明代的正學書院而改名正學街,1966年曾改為“反帝一巷”。

甜水井街:南起含光門外,北止含光街南口。宋《長安志》記載:唐代門內大街稱含光門街,街側有鴻臚寺和鴻臚客館。元《類編長安志》:元代稱含光街。明代為含光坊。《類編長安志》載:此坊有井水極甘美,以供內廚。開元中,日以駱駝馱入大內,以給六宮。故稱此井為御井。清康熙年間因此處井水甘甜得名甜水井街。晚清軍機大臣趙舒翹趙家大院就在甜水井街,建國後,1966年曾改名“前衛路”。

西安市城區“大街”地名由來典故!

湘子廟街:據元《類編長安志》:“安上門(今南門)內街西有唐末遷來的杜祁公(杜佑)祠,俗呼為嵇康廟”。宋志稱杜相公廟,明代在街東段建為湘子廟,街隨廟名,稱大湘子廟街,偏西南街稱小湘子廟街。1966年此街改為“東昇街”。

報恩寺街:東起太陽廟門西口,西止西甜水井街東口。唐中宗時闢鴻臚寺一角在皇城第七橫街修懿德寺,清代雍正年編的《陝西通志祠祀》報恩寺條載:“元至元中賜平章也先捏夫人也魯為花圃,嘗見白石像放光,因舍為寺。”初敕額 “大興國報恩寺”。明初稱報恩寺。明洪武年間,因此地有報恩寺而得名報恩寺街。

廟后街:東起北廣濟街,西止灑金橋南口,位於“都城隍廟”後,傳說西安城隍廟都統西北,所以稱“都城隍廟”,因位於城隍廟後而得名廟后街。廟中傳說有薛仁貴、薛丁山牌位和“鐵丘墳”,系薛家被滿門抄斬之地。建國後,1966年曾改名“紅歌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