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成全国首个数量管控城市后,网约车“车证”炒至5万?

4月21日起,南京市暂停受理出租汽车(含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新增运力许可事项。符合许可条件且《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开票日期在4月20日24时前的车辆除外,上述车辆可在7月20日前提交符合规定申请的许可材料,逾期不予受理。由此,南京成为全国首个网约车“限牌”城市。

南京成全国首个数量管控城市后,网约车“车证”炒至5万?

高温入伏,上班打车的人比平时更多了。然而上班族们却发现,打车软件不好用了。不仅是在南京,近期全国多地对网约车的监管都在趋严。

来自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公示数据,7月2日至10日因使用不合规车辆被处罚人数为250人,而6月22日至30日这个数字仅为53人。处罚数量陡增5倍。

不管是北京的“进京许可证”,广州的“开四停四”,还是大连的“三个月专项整治”等,在限制非法网约车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调控着运力总量。

今年4月19日,中国证券网、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南京全面暂停出租车、网约车新增投放的通告。然而就在公告发布的前一天,中新网记者从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得到的官方回复仍是消息尚不准确,并无正式文件出台。

对于这一消息的猜测,最早源于4月中旬出租车业内疯传的一张文件图片。文件是一份名为《关于加强出租汽车市场规范管理的意见》的代拟稿,稿件内容拟对南京出租汽车业实施政府调控,从 2018 年4月20日零时起暂停出租汽车新增运力。

代拟稿应该是相关部门向市委、市政府进行申请、汇报时所撰写。就当时来看,文件是否能在4月20日之前短短几天内得到批复并正式公布实施,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公告前夕,应聘人数暴增

尽管如此,见惯大风大浪的营运市场还是闻风而动。4月19日,记者走访多家租车公司,全是一番忙碌景象。相关企业负责人介绍,从前一天一大早开始,咨询人数突然暴增好几倍。前来咨询的大部分是自己有车,但车辆还达不到网约车排放等要求标准的车主。

南京卓讯汽车租赁公司副总经理殷浩表示,这两天到公司应聘、购车的驾驶员是以往的2-3倍。在南京市交通局客管处,一天报名考证的司机就有800人,而平时一周只有约500人。

所以,南京各家租车公司也开启了大规模“扫货”。筹措资金,新购车辆,不少网约车市场上性价比较高的车型很快就被“扫空”。相应的,车价也以小时递增。车企也忙起来了,加急订购的车辆都‘加码’了,有的要求全额付款。到4月19日晚记者发稿时止,据不完全统计,南京各租车公司已经囤牌过万。

这一切的发生,不过短短2-3天。

管控数量,旨在市场更有序运作

事实上,本轮动作面向整个运营车辆市场,并非针对网约车。南京市交通局发布公告时也提到了数量管控的原因。简单来说,网约车新政实施后,网约车数量快速增长,加上巡游出租车,目前南京总运力规模已超过3万辆,而这个数量已接近“天花板”。

扬子晚报特邀交通运输首席专家徐康明指出,南京目前的问题是运力过剩造成的行业恶性循环。解决这个问题有三个选项,一是提高准入,二是数量管控,三是价格上涨。提高准入已不可行,运力已经过剩。价格上涨又会损害市民的利益,数量管控是目前比较合理的做法。

据此前报道称,南京市出租车在网约车的冲击下司机外流严重,已有3000多辆出租车空置,目前只有8000多辆出租车在运营。网约车的数量正在快速超越传统出租车,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得网约车在本轮调整中受到更大影响。

网约车牌或成有限资源

在传统出租车的黄金时代,由于总量控制,营运许可证非常值钱。有了证,就相当于有了“金饭碗”。而网约车的出现,让这一现象有了颠覆性的改观。

如今,网约车也要控制数量了。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认为这势必会造成网约车牌照价格飙升,继而造成无法有序退出和进入,以及权力寻租等问题。

“限牌”前,有租赁公司向意向司机发送这样的短信:“4月20日开始,南京将限制网约车发展,合规网约车已经一车难求,车价普遍上涨5000元以上,未来南京网约车证将最少价值5万元以上,本公司还有少量现车按原价销售,下周即将调价,最后时机,预购从速。”

按照以往经验,停止办理后,网约车"车证"将成为有限的资源,具备更多的含金量。

自从去年美团杀入南京城,南京一下成了全国一线战场。而滴滴与美团的大战,也给南京决策部门出了一道难题。作为全国唯一的考生,南京已经给出了答案。那么这个答案,会成为全国的标准答案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