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機會的公交車:培養實力、等待機會!

把握機會的公交車:培養實力、等待機會!

關於職場上的機會,很多人會分享各式各樣很棒的故事,而我最喜歡的是這個故事。

很多時候,職場上的機會就像等公交車一樣,我們遇到的情況,大多都是到了公交車站,需要等候片刻車子才會來,而其中最不能控制的是等候的時間,就算公交車站牌告訴你每15~25分鐘一班,你仍然不會知道下一班公交車什麼時候會到,有時候你的運氣很好,等了三五分鐘公交車就來了;可是更多的時候,你會需要等待很久的時候,甚至於超過25分鐘,還看不見公交車的蹤影。

不過不管公交車多久會來,不變的道理是:你一定要走到公交車站,車子來了才搭得上去。有一些時候,你距離公交車站牌還有幾米,看見公交車來了,於是你拔腿狂奔,正好有機會可以趕上公交車;有時候你和公車站牌差距200多米,就算你用盡全力追趕,還是沒有搭上公交車。

這個故事就用這麼一個簡單的比喻,提醒每個人最基本的贏家法則是培養實力、等待機會。機會就像是所有人的公交車,不會為了任何一個人而停下來。大部分的人都是累積了足夠的實力,伺機而動;少數幸運兒則是實力一到,機會就來,或者實力本來未到,但是加把勁,及時趕上機會;

不過如果實力相距甚遠,通常是沒有機會搭上公交車,或者更糟的是莽撞地試圖擠上公交車,結果公交車一開動就跌了下來,反而遍體鱗傷。

把握機會的公交車:培養實力、等待機會!

最近遇到很多年輕的朋友詢問關於升遷這件事情。其實我不算很年輕了,但是因為長得一張稚嫩的臉,在很多場合就會引起別人的注意,也因此,有些年輕朋友大概會很好奇,我用什麼方法年紀輕輕就坐在一個主管的位子上。在我談到我的看法以前,我倒是想要先分享一下,我是怎麼從員工變成主管的。

以前我在一家高科技公司擔任教育訓練專員,因為我在此之前在科技園的高科技製造公司待過、也認識很多高科技公司的HR,所以雖然名義上我是教育訓練專員,其實我做了很多非教育訓練相關的人力資源工作,包括公司的績效管理制度、工作規則、招聘甄選的流程等等。總之,通過我認識的同行,我為公司引進了很多科技園上市公司的人力資源制度,也替公司打下了很棒的人力資源的基礎。

反過來看我當時的主管,他是一個對下屬很好的主管,給我很大的發揮空間、也替我爭取了很多的資源,可是他是一個想法和作法都比較保守的人力資源主管,我也因此會和他有意見不合的情形,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他一直堅持公司只有他可以決定公司的薪資,所以所有應聘者都必須要和他面試才能決定薪資,也因此,有時候當他比較忙碌的時候,招聘的流程就會拉得很長。

又或者是,他會在很多場合有意無意地提到萬一有一天他生病了,公司就會沒有辦法發工資,可是我們總經理最感冒的也就是這一點,公司怎麼可能因為任何人發生了任何事情就停工。總而言之,越來越多這一類的事情發生,加上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總經理決定成立一個幕僚部門,可以提供他在各個領域的專業意見,而他就決定把我調去擔任他的幕僚,提供他在HR領域的專業意見。

把握機會的公交車:培養實力、等待機會!

不過那時的我年輕氣盛,偶爾就會故意和我以前的HR主管作對,比如說那時我們在招聘上發生了很嚴重的問題,接連幾個應聘者都沒有來報到,於是我就跟總經理建議來進行一個面試滿意度的調查,以總經理的名義,在每一次的面試結束後,請應聘者填寫一份五分鐘的簡單問卷,詢問他對本次面試的滿意度。這種做法其實可以提高應聘者的滿意度 ( 因為他認為自己受到重視 ) ,可是人力資源部門會很明顯地感覺到自己受到挑戰,尤其是這個質疑還來自於HR主管以前的下屬。

總之,我們之間的衝突越演越烈,原來的HR主管不願意放棄他過去有的權限,而我則通過總經理幕僚的身份不斷地挑戰HR部門現行制度的不合理之處。最後,在很多部門主管對我的支持下,我們總經理和HR主管詳談,希望可以改變他的態度,很遺憾地,公司原來的HR主管並不接受總經理的建議,於是我在一夕之間變成HR主管,當時的職稱是人力資源部代經理。

對,那一年我還不到30歲,幹掉了招我進那家公司的前主管,坐在一個上市公司的人力資源主管的位子上,從此以後就天下太平了嗎?其實並沒有。

把握機會的公交車:培養實力、等待機會!

在我變成主管之前,我從來不曾參與過薪資管理的工作,你能想象到的,我幾乎不可能從前面這一位HR主管那得到任何的交接或訓練,我所擁有的只是一些從來不曾真正施行過的理想。所以我自己摸索,買書來看、去外面上課,每天從上午9點工作到晚上10點甚至11點,除了星期天上午的時間外,週末的其他時間都去公司加班。

那個年齡的我根本不好意思替自己爭取什麼,所以我繼續領資深專員的薪水、拿資深專員的名片,做原來資深專員的工作,然後再加上原來的主管的工作。我一直安慰自己一切都是值得的,可是幾百名員工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光是招聘就可以把HR弄到人仰馬翻,更不用提當時支持我的部門主管們,都或多或少覺得他們可能對我有所期待,有人認為我應該加強研發人員的教育訓練、有人認為我可以提高新招人員的薪資水平等等,每一個期待都變成我的第一優先任務。

這還沒有談到原本和我是同事關係的人,忽然變成了我的下屬以後對我的想法,和我比較熟的人認為我一定拿到了夠多的加薪,理應承擔較重的責任;和我不熟的人則認為我通過政治鬥爭的手段鬥垮了前主管,所以對我敬而遠之。

有好幾次,我的工作壓力大到兩隻手會發抖,站在公司8樓辦公室的窗戶前,非常想要一躍而下,而我就過這樣的生活,整整有一年的時間,一直到了過年考核,我才終於取得主管的頭銜,可是頭銜還是不能改善我的困境,又過了半年,我就離開了那家公司。

這是我的故事,那是我搞砸最多事情、學會最多教訓、也看清最多人性的一段經驗。

把握機會的公交車:培養實力、等待機會!

你可以想象公司的前臺,因為接電話接得非常優秀,所以變成公司的人力資源主管嗎?

我想任何總經理都不會輕易地這麼作。前臺要做好前臺的工作,除此以外,還要把握機會,當公司交付一件簡單的HR工作時,可以把這件事情處理得很妥善,所以有一天HR專員出現空缺時,公司會想起這位前臺來,然後同樣地,當公司有一個簡單的HR項目沒有人負責的時候,願意自告奮勇接下這個項目而且做得很好,所以有一天公司的HR主管出現空缺時,公司認為他有機會可以接管HR部門。

我認識一位同行的HR主管,他花了近20年的時間,從一個行政助理一路升遷到HR經理,我曾經聽他說過他的第一份工作,工作內容還包括替老闆擦皮鞋,但是他從來不以自己的工作作為推托之詞,他不斷吸收專業知識,替公司引進更好的HR制度,比起我這種人來,他還多了公司經營團隊長久以來對他的信任,所以他十多年來一直在同一家公司裡很成功、而且受到重用。

現在,我接觸一些年輕的同事,對於在公司裡遲遲沒有晉升感到失望,可是如果詢問他們願不願意無償地承擔更多的責任,

他們的答案卻是我只是個專員,哪能做這麼多事情?原諒我,除非你像當年的我一樣幸運,有一位願意給你機會嘗試錯誤的老闆,要不然只是把專員的工作做好,永遠不會讓你變成主管。

現實地說,如果公司願意支付經理的工資,大可以去外面挖一位經理就好了,有時候公司願意給一位專員承擔經理的責任,是因為專員只需要領專員的工資。我不是說這是正確的做法,但是這在很多公司都是常態,所以如果你不願意犧牲或付出更多,就代表了你領專員的工資,只願意做好專員的工作,對很多老闆來說,領一份工資並做好份內的工作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既然理所當然,你怎麼會期待能夠因此得到升遷?

把握機會的公交車:培養實力、等待機會!

除非公交車停駛了,否則你知道,公交車遲早會來,問題是,當公交車過來的時候,你是不是那個離站牌最近的人?如果你不是,你願意多付出什麼樣的代價,讓你自己更靠近公交車站牌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