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總100家房企年報看未來,房地產行業的「+」與「x」

2017年房地產年報季開啟

上市公司開始密集發佈2017年年報,包括萬科,恆大,中海、華夏幸福等龍頭房企陸續發佈了2017年的年報數據。

彙總100家房企年報看未來,房地產行業的“+”與“x”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

從已經發布的企業業績看,2017年房地產全行業主流房地產企業利潤爆發已經成為定局:A股與港股合計接近100家房地產企業的年報數據顯示,平均2017年房地產行業主流企業,淨利率高達12.3%。

相比2016年全年房企的平均不到10%的淨利率明顯上漲。2015年為9.69%,而2016年為9.73%。整體看,房地產企業在2014年平均淨利率跌入個位數後,時隔3年,再次回到2位數。

其中最典型的龍頭房企萬科淨利潤率11.6%,華夏幸福淨利潤率14.7%。從數據看:雖然樓市調控重壓,但市場表現依然樂觀,從全國看,房地產銷售面積與金額再次刷新歷史同期記錄,房企也收穫歷史最豐收一年。房企年度目標完成平均超過100%。大部分房企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彙總100家房企年報看未來,房地產行業的“+”與“x”

以淨利潤同比上漲35.26%的華夏幸福為例,2017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7.81億元,淨利潤率14.72%,為近三年來最高。

房地產是金融行業,任何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肯定是降低財務風險:

華夏幸福2017年貨幣資金681.05億元,佔總資產比18.12%,貨幣資金量充裕,創歷史新高。

在大趨勢向好下,從上文表格數據看,房地產企業也明顯的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有些上市房企越來越非主流,而做得好的企業,到底有什麼共性特點?

上週偉哥寫過一句話:數字很簡單,但創造這些數據背後是需要正確的戰略和符合戰略的努力!

在房地產下半場,規模房企紛紛有了更長遠、更具想象力的新玩法。萬科開始不再主要提規模,而要做好城市配套服務商,開展包括養老、裝修、文旅服務在內的多種新業務。恆大、碧桂園、華夏幸福等龍頭房企也在持續基於房地產進行包括金融、消費在內的多元探索。

其實歸根結底核心依然是做好房地產的“+”與“x”

什麼是房地產行業的“+”與“x”?

房地產的競爭激烈,市場分化這是看得見的事實。在房地產的下半場,房地產高利潤的年代已經過去,在房企獲利空間被壓縮的同時,諸多房企在尋求自身的轉型,重新尋找利潤增長點。

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想在下半場生存好:

+法,自然就是規模,做大依然是未來行業的主流趨勢。

x法,就是新的增長極,只有和其他企業不一樣的殺手鐧,並且能複製,這才是企業能持續高速發展的核心。

以華夏幸福為例:

1:+法——規模的快速上漲:

華夏幸福2017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35.26%,繼續保持自2012年以來每年30%以上的業績增速。在宏觀經濟穩中向好、房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的總體形勢下,華夏幸福牢牢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PPP模式大力推廣的重大發展機遇,實現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快速增長,淨利潤增速高居同行業前列。

2017年華夏幸福共實現銷售額1522.12億元,比2016年同期增長26.50%,增速大幅跑贏行業絕大部分公司。根據克而瑞統計,華夏幸福銷售額居行業第九,表明華夏幸福綜合實力穩定躋身房地產企業前十強,戰略前瞻性和模式優越性得到充分驗證。

2:x法——新增長極的全面發力:

某種意義上,2017年就是房地產“x”戰略的元年,在“各種x”房地產浪潮中,標杆房企紛紛在找“中心”和“平臺”,因為房地產就是容器,開發商就是“空間”的提供者,房地產空間就是所有“x”戰略的“家”。

作為非典型房企,華夏幸福業績增長的根本恰恰是“房地產”最後一個字“產”!

2017年華夏幸福業績的持續增長,受益於其具備較強的產業新城打造能力和產業新城模式異地複製步伐加快。 這恰恰是這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從年報中收入數據結構看,不同於傳統地產公司,產業新城業務是華夏幸福業務的核心組成部分。2017年產業新城業務實現收入284.5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5%,產業新城業務收入佔營收總額的比例從32%上升到48%,業務結構不斷優化。

彙總100家房企年報看未來,房地產行業的“+”與“x”

(武陟產業新城)

華夏幸福在固安區域累積足夠的產業園區經驗後,一方面鞏固京津冀地區的優勢,另一方面則著力將產業新城模式推廣進行異地複製。

彙總100家房企年報看未來,房地產行業的“+”與“x”

(嘉善產業新城新西塘越裡)

業務佈局緊扣國家發展戰略,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一帶一路”倡議有著明確的匹配。依託核心都市圈進行佈局,先發優勢明顯。新增簽署產業新城和產業小鎮PPP項目協議21個,其中20個來自於非京津冀區域。

彙總100家房企年報看未來,房地產行業的“+”與“x”

(江門高新產業新城)

華夏幸福投資運營的園區2017年新增簽約入園企業635家,新增簽約投資額約為1650.6億元,同比增長47%。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非京津冀區域項目新增簽約投資額佔公司整體新增簽約投資額的53%。

同期,非京津冀區域銷售額佔比從上年的7%大幅提升至23%,其中嘉善、來安、南潯、溧水、和縣、武陟等地都開始貢獻銷售額。以嘉善產業新城為標杆的(環)杭州區域和以來安產業新城為標杆的(環)南京區域分別以3年和2年的時間銷售雙雙超百億,僅用較短時間成為公司傳統京津冀區域外新的業績增長極。

3:社會價值的體現!

房地產正在逐漸改變以往單純以業績為王的生態,品牌價值的比重日益增加。而這種品牌的競爭,大部分取決於市場的認可度。由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所積累的品牌忠誠度便成為其中的關鍵。

2017年華夏幸福體現企業社會價值方面也成績斐然。納稅額達到110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時,深入貫徹國家、省市脫貧攻堅戰略部署,選定河北省淶源縣實施對口幫扶整縣扶貧,助力實現淶源縣2020年整縣脫貧的目標。

華夏幸福積極響應證監會和上交所關於鼓勵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的政策指引,在保證股東整體利益及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堅持以持續穩定的利潤分配政策積極回報股東,擬以2017年12月31日公司總股本2,954,946,709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9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股利26.59億元,現金分紅佔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29%。

堅持“誠意正心幹好產業新城”不動搖,聚焦精耕核心都市圈,在異地複製成功的產城一體模式下,可以說已經為下一個五年起飛奠定良好基礎。未來5年,華夏幸福的高質量快速上漲已經可以預期,過去連續3年的高速上漲只是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