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服藥,我們應該知道服藥後會產生的一些不良反應

我們平時總要生病,生病後大家都會選擇吃藥,有些是到醫療機構開具的,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的,有些則是我們自己到藥店購買的。吃藥是按說明書吃的。

生病服藥,我們應該知道服藥後會產生的一些不良反應

不論怎麼樣,所謂是藥三分毒,服藥有時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我們來認識一下會產生哪些不良反應呢?

不良反應是指與用藥目的無關,併為患者帶來不適或痛苦的反應。

是藥物固有的效應;

可以預知;

不能避免;

較嚴重的不良反應較難恢復——藥源性疾病。

1、副反應(副作用)

生病服藥,我們應該知道服藥後會產生的一些不良反應

由於藥物的選擇性低,藥理效應涉及多個器官,當某一效應用作治療目的時,其他效應就成為副反應。

副反應常在治療劑量下發生,難以避免,多數較輕微,可以預測。

例如:阿托品

用於解除胃腸痙攣時會產生口乾、心悸、便秘,這些就是副反應。

2、毒性反應

生病服藥,我們應該知道服藥後會產生的一些不良反應

劑量過大或藥物在體內蓄積過多時發生的危害性反應。

毒性反應較嚴重;可以預知;應該避免。

急性毒性——多損害循環、呼吸及神經系統功能。

慢性毒性——多損害肝、腎、骨髓、內分泌等功能。還包括致癌、致畸胎和致突變。

3、後遺效應

藥物停用後,血藥濃度已降至閾濃度以下時,仍殘存的藥理效應。

例如:服用巴比妥類催眠藥後,次晨出現的乏力、睏倦等現象。

4、停藥反應(回躍反應)

生病服藥,我們應該知道服藥後會產生的一些不良反應

患者長期用藥,突然停藥後原有疾病加劇。

例如:高血壓患者長期服用可樂定,若突然停藥,次日血壓將明顯回升。

5、變態反應(過敏反應)——常見於過敏體質患者。

致敏物質:藥物本身、代謝物、製劑中的雜質。皮膚過敏試驗(+),但有少數假陽性或假陰性。反應的嚴重程度與劑量無關,差異很大,從皮疹、發熱至造血系統抑制、肝腎功能損害、休克等。停藥後反應逐漸消失,再用時可能再發。

比如青黴素過敏等。我們做了皮試,顯示陰性,但使用後有些個體還會出現過敏。青黴素過敏,搶救不及時會發生死亡,搶救及時,病人恢復較好。

6、特異質反應

少數特異體質患者對某些藥物反應特別敏感,反應性質也可能與常人不同;是一類先天遺傳異常所致的反應。

例如,先天性血漿膽鹼酯酶缺乏患者——對氯琥珀膽鹼(骨骼肌鬆弛藥)發生特異質反應。

特異質反應與藥物固有的藥理作用基本一致;藥理性拮抗藥救治可能有效;反應嚴重程度與劑量成比例。

藥物有這麼多的不良反應,因此服藥時我們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或按照說明書使用,千萬不要自己調整用藥,是很危險的。

特別是西藥製劑的不良反應較嚴重,有些能導致不可逆的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