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換屆,誰「橫」誰上?

鄉村換屆,誰“橫”誰上?

又到村幹部換屆選舉時。近日,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上反映關於他們村換屆問題的留言,浮現了出來(以下是坊叔粗略抽樣整理的幾個關於換屆問題的留言)。

鄉村換屆,誰“橫”誰上?

鄉村換屆,誰“橫”誰上?

鄉村換屆,誰“橫”誰上?

眾所周知,三農問題一直是我國發展最薄弱的領域,這是有歷史發展環境和經濟發展因素綜合導致的。雖然,現在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極其重視鄉村建設,但關於“村霸”、“微腐敗”等問題依然頻出。那麼,在“鄉村振興”計劃已經正式啟動的新時代裡,更具象的講,新農村的治理,很大程度上是“村霸”和“鄉賢”,誰在引領和主導的問題。而換屆,正是“源頭”!

誰“橫”誰上?

在賈平凹的小說《帶燈》中,描寫過陝南山村幹部換屆的一個情景,村霸兄弟幾人對村民軟硬兼施,選自己的,一人發一袋洗衣粉一桶油,不選的就打,支書和主任,兄弟幾人輪流當;入黨,家裡全佔。

小說是虛構的,但類似問題卻在部分村中存在,尤其是偏遠農村。坊叔就曾在寶雞部分農村做過調查,在一些村莊有著共同的特點:村民選出的村幹部由於在政治素質、知識儲備等方面存在不足,往往是幾個人臺上臺下“來回倒”,更有一家出現兄弟幾個輪流當村主任的情況。“就像我村,三個大姓,近一二十年來都是輪著坐莊,書記就不用選都知道是誰,發展的黨員都是跟自己關係好的。”張家村村民張某說。

鄉村換屆,誰“橫”誰上?

在這種農村治理生態之下,還有一些地方的基層“兩委”班子,因為選舉制度不健全,不透明,導致基層組織弱化,甚至“兩委”班子成員自己就淪為“村霸”。

這種“來回倒”著選舉,全家輪流上的情況,讓鄉村治理陷入惡性循環。當“村霸”佔據鄉村政務的主導權時,“鄉賢”的正向作用就被擠壓。

譬如:禮泉縣昭陵社區南陽村原黨支部書記李尚縣挑唆他人阻礙選舉問題;富平縣王寮鎮軍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翟昌平糾集刑滿釋放和社會閒散人員毆打他人問題;南鄭縣高臺社區黨支部副書記李伯成故意損壞他人財物問題;子長縣安定鎮安定村黨員白虎虎強攬強賣、非法斂財、阻攔施工等問題等......

在陝西通報的這些典型案例中,村幹部本身就充當著“村霸”的角色,而正是換屆選舉這樣的“源頭”出了問題,才流出了一渠的汙水。

鄉村換屆,誰“橫”誰上?

板結:當"強人治村"遇到"村裡無賢"

在抽樣調查的幾個村中,村民並非不知道所選之人“品德有瑕疵”。比如,在岐山某村,村主任張某的“家暴”問題早就“遠近聞名”。但是,村民原本倚重的李某,因為在鎮上的廠子裡上班,沒有時間管理村務,幾次推辭村民的提請。“老李有知識,有見識,但是人家有正式工作,當不了幹部。”村民曹林海嘆息說。

對此,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公方彬說,“當前,在一些農村治理中存在村幹部骨幹流失、豪強化、對其約束不力等問題。比如人才流向城市,村幹部往往會陷入‘無人可選’的地步,甚至明知道有汙點的人,卻不得不選。” 他認為,恰恰因為“無人可選”之下的“帶病當職”,才正成了“村霸”形成的根源性問題,嚴重破壞農村政治生態。

事實上,在村主任張某任期內,確實發生過因為暴力征地問題,村民王某的果園一夜之間被砍光,他要上訪時,被來歷不明的一些壯漢打到幾個月不能行走。

鄉村換屆,誰“橫”誰上?

這便陷入了一種“強人治村”的“漩渦”。據專家介紹,這種現象在當前各地農村均有不同程度的體現,甚至在個別地區成為較為常見的農村治理模式。一般來講,“強人”涵蓋當地富人、宗族代表或具有官方色彩的基層組織人員等,這類人群往往擁有相當的社會勢力,通常亦是當地“黑白兩道”通吃的“頭面人物”,因而在社會關係、經濟基礎與治理能力等方面擁有明顯的優勢,他們有意識地憑藉自身社會資本獲得競選上的優勢,並最終在權力博弈過程中當選為村委會主任或村黨支部書記,從而取得了鄉鎮政府“代理人”的角色。一旦“強人”把握了鄉村治理的“水源”,這種“惡性循環”便有可能“綿延不絕”,要全部更新和清楚,就需要一番力度了。

恰恰在這個“惡性格局”形成的源頭上,部分農村換屆選舉工作中又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其一,宗族宗派勢力干擾的問題。在換屆選舉中具體表現為候選人多是村裡大族大姓的代表,選舉過程中常常利用家族關係拉攏選票,左右甚至控制族內村民的投票,使預先擬定的人員當選;有的村派別特別明顯,各個派別有各個派別的代言人,在一個村常常會出現“三足鼎立”、多派參與的局面,他們互相攻擊、明爭暗鬥,使民意難以集中、選票分散嚴重,往往一次難以過半數,致使選舉一次成功的幾率降低。

鄉村換屆,誰“橫”誰上?

其二,群眾思想認識不到位的問題。特別是在經濟比較落後、村民文化普遍不高的邊遠地區,賄選現象也容易發生,一些候選人為了能夠成功當選,對村民施以錢物,左右村民選舉意願,民主投票很容易就變成了“關係票”“家族票”“金錢票”。相反一些集體經濟困難、黨組織渙散的村,村民民主意識淡薄、法律意識不強、不關心集體事務,村民往往不去參加投票;或者是人云亦云,跟著感覺走,最終導致選舉結果不能廣泛代表民意,選不出真正的優秀人才。

其三,選舉程序不規範的問題。由於文化程度及政治觀念的限制,選舉人員對選舉沒有充分的準備、醞釀,出現突發事件就會缺乏應對措施,往往導致選舉失敗;部分村幹部主觀意識強,對國家選舉政策、程序視而不見,不願意引導群眾正確參與選舉活動,甚至有意減化程序,違規操作;有的鄉(鎮)幹部與某候選人關係較好,在操作過程中因人設定方法步驟,導致選舉的不公開、不公正,往往會引發群眾的不滿。

鄉村換屆,誰“橫”誰上?

這種格局形成後,就像一塊田地的土壤越來越板結,種再好的莊稼,都難打糧食。再好的惠農政策,執行不下去;再多的資金,真正到不了村民手中。

那麼,如何破解?

中西醫結合:規範換屆選舉+鄉村"土壤養護"

消解“強人治村”負面效應,把好換屆選舉的這一關固然重要。對於“斷其源”,方塘智庫學術委員蔣偉濤則認為,“務實的做法是規範村委會選舉程序,制定完備的村委會選舉細則。比如選舉過程中的幾個關鍵環節,在競選階段實行競爭性施政演講,讓為民辦實事的內容承諾給村民,投票階段實行嚴格的秘密寫票間等等。更好的把那些為民辦實事的村民選舉出來。”蔣偉濤說。當然,治理“土壤板結”,從源頭上更換水質只是其中之一,接下來的施肥、鬆土是同樣重要的一套“耕作”。

對此,某區委書記也莫不慨嘆的談了“三治”的體會,即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首先要推進村民自治建設。堅持自治為基,把農民動員起來、組織起來,使他們以組織的形式參與鄉村公共事務的治理;其次,要推進鄉村法治建設。健全依法決策機制,規範民主管理制度,依法開展各項專項治理活動,將鄉村民主法治建設向縱深推進。再次,是推進鄉村德治建設。注重先進道德文化引導,用先進的文化潤澤和引領村民道德建設。用積極向上的行為和輿論力量推進家風建設。

鄉村換屆,誰“橫”誰上?

而說到從“強人治村”到“能人治村”的扭轉,坊叔以為,誠如“三治”提出的“德治”之說,除了西醫療法的“法治建設”,中醫療法的“鄉賢文化”、“民風”塑造也相當重要。當良好的“家風”擠壓了宗族勢力的滋長空間,“鄉賢”的力量拔除了“村霸”的溫床,所有關係都在“正向”上升時,換屆選舉的經脈或可全身打通。

王家砭村位於銅川市耀州區,傍漆水河而建,村裡陸續出臺了村規民約,成立了紅白理事會、農民詩社,建成了村史館、藝術樓,建立了文明風尚道德提示牌,好人好事光榮榜、道德大講堂等。如今,包茂高速和210國道穿村而過,過往貨車和客商川流不息。貨車側翻、人員受傷的事情在這裡常有發生,出手幫人也就成了王家砭村村民的“家常便飯”,助人為樂的事蹟在這裡時有發生。安康旬陽縣更是汲取優秀傳統文化,深入開展“說論亮”道德評議活動,通過“群眾說”,召開道德評議會,通過“鄉賢論”,找準問題的癥結,通過鄉賢精英擺事實、講道理,進行論理勸教,明辨是非曲直,解決實際問題。

鄉村換屆,誰“橫”誰上?

而對於這樣的“中醫療法”,西南交通大學博士徐田說,“鄉村文化建設是一篇大文章,需要不斷釋放農民群眾在移風易俗中的主體性,實現良好家風、文明鄉風、淳樸民風在鄉村振興中潛移默化的作用。一方面可發揮鄉規民約、族規家訓等的良好約束作用,另一方面也可引導農民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使億萬農民群眾由內心生髮出熱愛家鄉、心繫鄉土的熱忱,不斷轉化為正能量。”

俗話說得好,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農村要想發展必須要有領頭人,而農村村幹部就是農村發展的帶頭人。更重要的是,“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這一偉大事業,關鍵在於農村。尤其是處在追趕超越加速度的陝西,把農村的“鄉賢”換上去,把“村霸”壓下去,把“宗族黑惡勢力”掃乾淨,把“鄉風文明建設”落實處,農村的土壤才能長出好莊稼,打下“鄉村振興”的好糧食。(來源:人民日報社陝西分社208坊)

鄉村換屆,誰“橫”誰上?

鄉村換屆,誰“橫”誰上?

鄉村換屆,誰“橫”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