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老師結婚,下聯:過中點,作垂線,直達圓心;上聯經典至極!

對聯是中國所獨有的文學體裁形式,在宋朝的時候流行開來。因為簡單、有趣、通俗易懂的特點,對對子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連科舉考試也有對對子的題目出現。

數學老師結婚,下聯:過中點,作垂線,直達圓心;上聯經典至極!

在過去科舉時代,比如童生試、鄉試的考題,多由主考官親自出題,不像會試那麼嚴格。因為題目都出自四書五經,出題範圍比較狹窄,所以常常是偏題、怪題。這些題目不知難倒了多少考生。

話說明朝天順年間,安徽有一年鄉考,考題是一條難對的上聯。許多考生交了白卷。主考怒斥一位考生說:“這麼容易的對子也對不出來嗎?!”這考生忍不住反詰道:“我出的對子你同樣對不出來!”

主考冷笑道:“好。今天倒要領教。”。考生自知失言。隨口說道:出對易,對對難,請先生先對

數學老師結婚,下聯:過中點,作垂線,直達圓心;上聯經典至極!

那主考一聽就慌了。這聯運用疊字變化靈巧,一時確難對。退至後堂,又想了三天三夜仍無佳句。於是便同書童去郊外散散心,誰知因多遊了幾處名勝古蹟,耽過了回城時間,回來時城門關緊閉。

書童大聲埋怨“關門太早,進關遲一點的過客就過不了關。”主考一聽,有了下聯:入關遲,關關早,阻過客過關。第二天主考找到那考生對了下聯,還嘉獎了他一番。

數學老師結婚,下聯:過中點,作垂線,直達圓心;上聯經典至極!

儘管已經來到21世紀了,對聯依然經久不衰,尤以婚聯應用最為頻繁。婚聯是舉行婚配慶典而寫的對聯,屬於喜聯、賀聯的範疇,寫作形式不拘一格,各行業都有著自己的婚聯。

數學老師結婚,下聯:過中點,作垂線,直達圓心;上聯經典至極!

比如曾經有兩位高中數學老師結婚,調皮的同學撰寫了一副對聯送給老師,上聯:解括弧,加因子,求得結果;下聯:過中點,作垂線,直達圓心。

這副對聯根據兩位老師的職業特點,用語生動活潑、幽默風趣,“中點、垂線、圓心、求得結果”極富內涵,引人無限遐想而又貼切自然,可謂是經典之作!

數學老師結婚,下聯:過中點,作垂線,直達圓心;上聯經典至極!

最後,拋出個小問題,你能根據這兩位數學老師的職業,重新撰寫一副婚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