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有位“90后”中医明星,你认识吗?

夷陵有位“90后”中医明星,你认识吗?

陈思瀚,男,中医儿科学硕士。2015年7月被引进至宜昌市夷陵医院,2017年10月任夷陵医院鸦鹊岭分院副院长。承家学,从名师,学于湖北省中医院刘晓鹰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业期间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倪珠英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系统整理学习了名老专家中医儿科学思想经验。目前研究方向为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内外法兼用,治疗儿童发热、咳喘、咽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腹痛、厌食、便秘、汗证、遗尿等疾病,以及成人呼吸系统疾病、妇人月经乳腺病、内科疑难杂病等。

1

夷陵有位“90后”中医明星,你认识吗?

2

夷陵有位“90后”中医明星,你认识吗?

3

夷陵有位“90后”中医明星,你认识吗?

4

夷陵有位“90后”中医明星,你认识吗?

5

夷陵有位“90后”中医明星,你认识吗?

6

夷陵有位“90后”中医明星,你认识吗?

陈思瀚诊治患者

夷陵有位“90后”中医明星,你认识吗?

一位90后中医为什么会得到患者青睐,拥有众多宝妈、中老年和住院病人“粉丝”?他的专家门诊为何一号难求?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中医明星。

夷陵有位“90后”中医明星,你认识吗?

您为什么选择从事中医事业?

我是蕲春人,李时珍的故乡,中医在民间留有很好的口碑。我家是世代中医,祖上精通中医儿科,经常从老一辈的人口中听到我曾祖父的一些轶事。据说村里有个反复抽风的小孩,按照他们的描述应该是癫痫患儿,发病时我曾祖父给他进行了小儿推拿,很快就止抽清醒了,后来经过了一段时间治疗没再复发过。还有很多关于曾祖父用中医救人的事情,都被传得非常神奇。

但是,中医事业在我爷爷那一辈断了。我曾祖父很早去世,传到爷爷手上只有一些中医方面的书,文革的时候还被烧掉了一部分。虽然爷爷没有继承祖上的事业,但小时候读过三年的私塾,所以毛笔字、文言文他还是很懂的,这些传统的东西也是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家庭。有这样的家庭氛围,使我对传统的文化更加偏爱,从小便喜欢文言文,虽然没有刻意去关注中医,后来高考过后,家里人建议能够将老祖宗的事业传下去,我自己也喜欢,就报考了中医专业,这是家庭文化方面的影响吧。另外一个原因,从小的方面来说,一个学医的人对自己的家庭,对你的亲朋好友也是有好处的,从大的方面来说,医生能给老百姓带来健康福祉,从更高远的来说,为往圣继绝学,疗民生疾厄,这也是一个目标吧。

您在这么短的时间拥有了这么多粉丝,对您印象最深的有哪些呢?

印象深的事情有很多。

在夷陵医院心内科病区转科的时候,有个以高血压(收缩压180㎜Hg)入院的老太太,血压尚未控制稳定,急性胆囊炎发作了,会诊意见是切除胆囊,老太太80多岁了,坚决不愿意,但保守治疗效果又不好。她面颊绯红,不停呕吐,烦躁不安,腹部疼痛,大便不通等等,这些症状是中医里典型的少阳阳明经合病。于是我跟主治医生提议,这个病人可以用中药治疗,说不定效果很好,考虑到实际情况主治医生答应了。当天开药方,煎药室急煎,傍晚送至病房,她先喝了一袋中药,腹中肠鸣,矢气频频而舒,晚上又喝了一袋,大便酣畅而下,腹痛甚减,当天晚上就舒服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就想吃东西了。次日主任查房,老太太激动地拉着我说:“小陈医生,谢谢你啊……”当时我心里真是特别高兴。这是我在心内科打开局面的第一件事,我在那里转科一个多月,开了很多中药方,也积累了我的第一批病人。

第二件事情是院感科的郭德芳老师,当时她的腱鞘炎已经很严重了,很多外科医生都建议她做手术,但她自己不太愿意做手术,准备做局部封闭治疗,正好碰到我了,便问能否用中医治疗。后来,我用中医的方法给她缓解了,很长时间都没发过。因为这件事郭老师到处宣传,把她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都介绍到我这里来看病,给了我很多帮助。类似的病例很多,时间稍长,也为我积累了大量中老年病人。

第三就是小朋友的家长。其中有一个病例,是个血友病患儿,每个月要注射两针凝血因子,近四千块钱,他还有哮喘,在很多医院都住过院,但每次治疗后很快又复发了,在找我看病之前半年就住院了八次,家庭压力比较大,这时家长就想寻求中医治疗,想把小孩身体调理好,减少他的哮喘发病。这个小朋友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他现在有将近半年没生病了,后面基本上也没打过针,哮喘控制得很好。后来,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孩子家长就会微信上给我发一些祝福的图片、小孩表演的视频给我,每次看到都特别感动。当然,对待小孩要注意一些方法,在接诊中我发现小孩衣服穿戴有的太多,我会告诉家长,衣服穿多少要因人、因地、因时,三因制宜。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有的小孩子是热性体质,不需要穿很多,但是有的小孩确实是气虚体质,容易反反复复感冒、一动就出汗的、手脚都是冰凉的、一吃就拉肚子等等,这些小孩建议保暖。穿衣的厚薄也不一定像网上说的,要跟妈妈穿一样,只要他背、腹、手、足温度可以就行了,还是因人而异,要看小朋友本身的体质,这不是绝对的。另外,小朋友服中药会怕苦,我就会注意开苦味较淡的药物,或者加上甜叶菊等甜味的天然药物矫味,不能用天然药物的,就会让家长加一些冰糖等改善口感,如果小朋友还是不接受,就改用灌肠等等。总之,只要用心为患者着想,为他们解决问题,取得他们的信任并积极配合治疗,最终疗效也得到提高,为我积累了大量儿童病患,当然主要是患儿家长的信赖。

您每周的工作安排是什么样的?

我一般周二和周五上午鸦鹊岭分院上门诊,周三下午和周六上午在夷陵医院总院B区上门诊,因为病人很多,每次上门诊都要加班三五个小时才能看完病人。其余时间主要是处理分院的行政事务、教学等等。只有周日偶尔可以休息一天。而且在休息时间里,还要经常在微信上回答病友的各种疑问、做治疗或健康指导。

其实周六上门诊对我来说是个比较大的负担,刚开始一整天都不能吃饭,看完病人再走。有一天我连续看了78个病人,从早上七点半一直坐到了下午四点钟,没喝水,没上厕所,一直在那扛着,看得我头昏眼花,饥寒交迫,感觉真有点受不了了。我想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自己就先要垮了,所以从那次起,我到中午就一定要吃几口饭,喝几口水,再接着看,但是一定会将所有来诊的病人都看完,因为都是老病人,他们有时候宁愿等几个小时也要让我给他们诊治。

你觉得做为医生应该注意什么

第一个,要做好心理准备。要了解病人的需求,要将病人的需求始终放在第一位,用心服务好自己的病友;要能承受从医生的劳累、苦恼,甚至是委屈。只有这样才能收获医疗过程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才能更好的从事医疗行业。

第二个,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包括理论知识和医学技能。中医的理法方药,甚至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是必不可少的,都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第三点,要深入临床。我的临床能力比较强,这可能是受我老师的影响。我的老师是湖北省中医院的刘晓鹰教授,她对我的教育方式是直接让我进科室,给我一个病房、四张床,自己收病人、管病人、开医嘱,然后跟着她一起上门诊,我就这样被磨炼出来了,所以刚到夷陵医院,我便能独立管病人了,是因为我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管了两年的病人,老师提前让你独立实践,在实践中摸索、完善、积累经验,所以临床是很重要的。

向上滑动阅览

想对患者朋友说的话

首先,到医院尽量选择信任医生,不要刚开始就心存芥蒂,持怀疑态度,医疗结果是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的呈现。

其次,要认真执行医生交代的医嘱,特别是医生在后期护理上的交待,这点非常重要。护理方面很多东西甚至起到了一个决定作用,若护理不好,药效也会受到影响。比如咳嗽的病人,有一些是受凉的原因造成的,我会交待不能吃生冷,有一些小孩是有明显的积食,我会跟家长说近期少吃肉奶蛋等食物。老话说“咳嗽吃鸡,神仙难医”,说的很夸张,但自有它的道理。他生病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他的康复过程就应该注意相关问题。

最后,重点是家长、患者自己要镇定。病人往往欠缺基本的医学知识,造成病急乱投医,盲目追求一针见效,不理会疾病本身发生、发展、高峰、好转、康复过程的规律,最好自己加强科普学习,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因为国情现实大部分医生都特别忙,不可能依赖医生解答所有的问题。希望以后我能有时间写一些科普文章,给大家分享真正的、多需的医学常识。

您是怎么看待中药见效慢,慢病看中医这个说法的?

中药西药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优势,中医药也不一定见效慢。今天有个高烧的小孩,家长舍近求远驱车到我这里来给他看病,我可以用中药很快把温度降下来,并且把疾病控制住,速度并不比西药、打针慢,这也是为什么大量发烧的小孩患者找我的原因。有很多慢性病的治疗也确实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解决,比如说慢性胃炎不是一两副能治好的,可能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疗,所以中医药见效快慢要分具体情况来确定。

夷陵有位“90后”中医明星,你认识吗?夷陵有位“90后”中医明星,你认识吗?

主办:中共夷陵区委 夷陵区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夷陵区委宣传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