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做手術,切下來的肉和器官以及腫瘤,都是怎麼處理的?

人生短短几十年,難免會生病,小病小恙,可以吃點藥,注意休息很快就好了,但是大病就需到醫院治療了,尤其癌症、腫瘤之類的大病!


醫院做手術,切下來的肉和器官以及腫瘤,都是怎麼處理的?​有的疾病通過內科治療,服用一些藥物就好,有一些疾病則需要通過手術治療才行!一旦做手術,就需要切下組織或器官或腫瘤,那麼這些切下來的東西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1. 向家屬告知情況

通常情況下,手術切下來的東西,尤其是腫瘤或者癌症部位,主刀醫生在完成手術後會拿去給家屬展示,告知家屬,你看我們醫生切下來的東西是長什麼樣子的,切的沒錯,就是因為這個瘤子才導致患者的這個疾病。
醫院做手術,切下來的肉和器官以及腫瘤,都是怎麼處理的?​膽子大一點的家屬,還會對這這些東西,問一下醫生具體情況!但是更多的家屬看到這些血肉模糊的東西基本都不敢多看幾眼!所以醫生有時候會通過照片的形式來向家屬展示。目的就是要完成醫患的溝通,告訴患者,醫生切的東西和術前判斷的是否一致,手術過程中看到了什麼,切下了什麼,是否和診斷、影像學資料是一致的!

2. 拿給病理科,做病理分析!

在給患者家屬展示之後,這些切下來的組織、器官、腫瘤等便被泡在一種叫做福爾馬林的液體當中,永遠失去了腐爛的能力,然後被運送到病理科,病理科醫生會把這些東西進行“書頁狀切開”,也就是片一片切開,尋找腫瘤所有層面,是否有發生轉移,最大層面是否存在其他臟器和組織的侵犯等。
醫院做手術,切下來的肉和器官以及腫瘤,都是怎麼處理的?​之後,病理科醫生會上下左右內外側的切除最遠端取一塊,在腫瘤的中心取幾個點,做成一釐米左右的小肉塊,分別裝在幾十個小盒子裡面。

3. 做成病理切片

一些技術人員會把切下來的東西包進蠟裡面,然後像切羊肉片一樣把這些肉塊、組織、腫瘤等切成只有一層細胞的薄片,然後放在顯微鏡下給醫生判斷到底是不是癌症,有沒有被切除乾淨,有沒有發生轉移 的情況。

4. 剩下的東西怎麼辦?

有些人可能會問,在病理科醫生做完切片等各種操作之後,剩下的那些組織、器官、腫瘤之類的東西放去去哪裡呢?
醫院做手術,切下來的肉和器官以及腫瘤,都是怎麼處理的?​其實這些東西還會在病理科再多保存一段時間,以免如果出現病理和手術醫生的術中所見不符合的時候,手術醫生還會到病理科,和病理科醫生一起重新再切片分析等,以便商討具體的細節問題。

5. 最後銷燬!

如果很長時間這些被切下來的東西沒人理會,那麼就說明這些已經是沒用的東西了,所以,就會被當做醫療垃圾進行焚燒處理,是絕對不允許亂掉、亂放的!
醫院做手術,切下來的肉和器官以及腫瘤,都是怎麼處理的?​有的患者會說,為什麼不能永久保存呢?這是因為每個月醫院都會切除很多這樣的腫瘤、器官等!如果都保存下來,一個是花費較大,另外是場地有限,保存不了那麼多!所以每個醫院只負責保存一段時間!超過這個時間就會當醫療垃圾做焚燒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