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保典|香港保險好不好?這是最全香港保險優缺點總結(上篇)

壹保典|香港保險好不好?這是最全香港保險優缺點總結(上篇)

香港保險好不好?

毫無疑問,這是一篇長文!

保典君其實不喜歡寫長文,因為蒐集材料、撰寫文章很累。而且寫完了被你們一看,我去,這麼長,不看不看!保典君吐血三升,卒。

但這篇文章不得不寫得很長,因為保險本身就是個很複雜得東西,險種多、類型多,而香港保險與我們內地保險更存在著產品形態、條款責任、行業監管、法律規定、經濟影響等一系列因素的不同,所以,想要講清楚它們的優點和缺點,哪些人適合買而哪些人不適合買,就必須用比較多的文字、條款和數據來論述清楚。

所以,正文開始前,我們先定下個基調:

1、文章太長,如果你看不完,不妨先收藏,外加點個贊也成;

2、為避免傾向性,保典君先承諾:本文儘量用條款、數據說話,儘量做到客觀、中立;

3、因為兩地保險公司眾多,產品成千上萬,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儘量講代表性、大方向、宏觀性的東西,

儘量講可以指導大部分消費者來理性選擇兩地保險的知識;

4、個人精力與時間有限,外加保險行業變動很快,如有錯漏之處,還請不吝指教,無腦亂噴的,一律關小黑屋。

本文主要論述以下幾點:

● 港險與內地險最本質的區別!

● 香港保險的優勢!

● 香港保險的劣勢!

● 香港保險的幾點誤區!

● 哪些人適合買而哪些人不適合買?

● 買香港保險一定要注意的問題!

壹保典|香港保險好不好?這是最全香港保險優缺點總結(上篇)

香港保險好不好?

一、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的本質差異

在軟文滿天飛、廣告一大堆的時代,想把自己不太懂的東西弄明白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對於香港保險,鼓吹它的,說它病種多、保額高、保費低、有分紅、美元計價、賠付寬鬆。

而抹黑它的,說它無限告知原則容易被拒賠、分紅不確定甚至可能為0、保險金“回國”有風險、保費隨時可能上漲。

到底誰說的是真的?到底香港保險好還是內地保險好?

小孩子才說好與壞,大人講究的是利益!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各自有著幾百上千萬客戶,僅僅因地域就被劃分成了兩類,哪是好與壞就能評價呢?

從本質來講,保險不過是一種金融工具,在不同環境下針對不同人或物,形成一種我們俗稱為保障的功能而已。而險種類別、產品差異的形成,既有消費者接受度的原因,更主要的是面臨的各種環境形成了本地化。

所以,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的不同,是因為兩地差異極大的法律環境、金融環境、醫學環境、政府福利環境下造成的不同!產品責任及條款不同?那都是最後的表象!

法律環境:內地法律系統與香港英美式法律系統差別很大,平常我們特別熟悉的法律及常識,到了香港可能就非常不一樣,關鍵時候,一點點差異都可能要了親命了!比如內地執行成文法,而香港執行判例法,有什麼區別呢?假設某人犯罪了,內地法官會以現有法律條文來量刑,而香港律師會找類似案例來辯解,法官也會以此作為量刑標準,這就造成同一件案子在兩地審判很可能有兩個截然相反的結果。

醫療環境:內地就醫最大的痛點是排專家號難、排病床難,可大部分人不知道內地醫保制度和公立醫療體系堪稱是最高效、最實惠、最大程度滿足普通百姓就醫需求的體系。而在香港,私立診所佔據醫療資源半壁江山,就醫費用是真正與發達國家接軌,一病回到解放前的威脅比內地更嚴重,所以這也成為香港保險普及率較高的一個因素。

金融環境:內地是社會主義金融秩序,維穩第一,央行大BOSS鎮壓一切。而香港是資本主義金融秩序,大家族、大集團能量極大,別說經濟形勢了,影響政壇輕輕鬆鬆。所以,香港對金融的監管和內地相比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比如內地監管保險業的銀保監,原保監會乃是當初一行三會的一會,權利之大,自行想象,而香港有獨立於政府和行業之外的保險業監理局、香港保險索償投訴局,它們與內地保監會基礎功能類似,但權責方面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不同的大環境下,人們對保險的認可度、接受度、訴求都不一樣,保險公司所借鑑和創新的產品形態、條款約定、具體保障等等方面都會不一樣,也就是形成了本地化。

講了這麼多,只是想要說明一點:保險的本質是一樣的,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沒有什麼好與壞,只是不同大環境下的相同東西。如果真要說好與壞,也只在於是否符合個體消費者的需求!

二、香港保險的優勢

(一)、保費較低

保費較低也是相對,在內地保險2013年費改之前,相同條件下香港保險的保費只有內地保險60%-70%,而費改之後,差距縮小了很多,而近2年內地保險發展極其迅速,保費差距就不那麼明顯了。

從原理上來說,香港保險比內地保險保費略低的原因有三個:

1、預定利率不同

中國內地人身險目前預定利率為3.5-4.025%(曾經有段時間更低,為2.5%),而香港人身險預定利率為4-5%。預定利率越高,說明相同保費未來預期利益更高,也就能給予客戶相對更多的保障額度。

那是不是預定利率越高越好?不是的,預定利率反映的是公司對未來一段時期盈利的信心,而如果達不到預期的收益,保險公司就會虧損,具體例子可參考內地某大公司,一年利差損700億,當初買了那份保單的,現在都在偷著樂呢。

2、定價參考標準不同

以壽險為例,壽險費率定價主要依據的是人均壽命,香港人均壽命為男80.5歲/女86.7歲(世界第一),而內地人均壽命為男75歲/女77.9歲,所以相同保障的壽險產品,香港保險費率會低得多(不懂原理的朋友可以算算相同條件下男女保費差距)。

3、競爭充分導致市場更透明

香港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社會,保險的普及率要遠遠高於內地,所以消費者更懂保險,也迫使保險行業的競爭更充分,信息更透明化,產品性價比更高。

(二)、分紅產品保障和收益都比較高

香港保險大多數都帶分紅,連重疾險也不例外,而內地產品以前也跟風帶分紅,但總體上收益要差一大截,所以目前內地分紅型產品已經不那麼受待見。

以重疾險為例,不分紅的產品買的時候假設保額是50萬,幾年或幾十年後還是50萬,而分紅產品買的時候保額是50萬,幾年幾十年後可能就達到60萬,甚至70萬、80萬。

分紅高是內地人最喜歡香港保險的原因,沒有之一。

香港保險分紅高是有原因的,第一是因為當地經濟發達,投資回報率很高;第二是香港保險公司投資渠道的限制小於內地公司,比如把40-50%的資金做權益類投資,而內地對保險公司的監管嚴格很多,大部分資金只可投資於存款、債券等固收類產品,用於股票等權益類的投資比例不得高於20%(內地監管嚴是為了保險公司運營更穩定,從這點也能看出兩地政策與經濟環境的差異)。

香港2017年要求保險公司必須在主頁公佈分紅保單的紅利實現率及過往派息記錄,整體上大部分公司的分紅都比較高,這也給了消費者相當大的信心和期望。

所以,香港保險在銷售的時候,都會使用中高檔分紅利率來吸引消費者,至少表面上相當誘人。而內地保監會不允許用往年分紅來營銷消費者,因為過往數據容易形成誤導。

關於分紅還要注意,所有分紅類保險都會重點提示:分紅不確定!

怎麼個不確定法?看下錶:

壹保典|香港保險好不好?這是最全香港保險優缺點總結(上篇)

香港保險好不好?

簡單列舉了3個比較出名香港保險公司2010-2014年熱門產品的分紅實現率,分紅好的確實非常優秀,分紅不確定的也著實讓人震驚了一把。

所以,要記住分紅是不確定的,不管它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同時,過去也不代表將來。

(三)、免體檢額度高

保險公司為了規避運營風險,對重疾險都有一個免體檢額度,同時這個額度還對不同年齡段設置,年齡越大免體檢額度越低。

內地重疾險一般免體檢額最高也就70-80萬,如果想要更高保額,又不想體檢免得檢查出問題而買不了保險,就只能多家公司買,累計成100萬以上高保額。

而香港保險免體檢額度通常要高於內地保險,一般在35-65萬美金,甚至100萬美金,折算人民幣就是幾百萬了。

(四)、非吸菸健康體保費低

香港保險區分吸菸體與非吸菸體,非吸菸體保費要比吸菸體便宜15%-20%,差異化定價,讓身體更健康的人費率更實惠。

而內地保險只有少數區分吸菸體與非吸菸體,目前還不是主流險種。

下圖為某熱銷香港重疾險34歲男性投保10萬美金吸菸與不吸菸的費率比較,非吸菸體保費為3017美元,吸菸體保費為3661美元。

壹保典|香港保險好不好?這是最全香港保險優缺點總結(上篇)

香港保險好不好?

壹保典|香港保險好不好?這是最全香港保險優缺點總結(上篇)

香港保險好不好?

(五)全球化服務更貼心

香港為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因此全球性的服務更加貼心,主要體現三點:

1、限制相對較少

內地保險大部分都對被保險人的居住地和居住地區有限制(必須境內居住180天/年以上),而香港保險並不限制。

2、美元計價

香港保險可以使用多種貨幣計價,最常用的為港幣、美元,使用美元計價的好處是,一旦人民幣貶值,美元保單可以避免單一幣種貶值的風險,實現海外資產配置的作用,對於移民、留學、出國作用很大。

3、全球理賠更方便

香港保險有近百年曆史,經營公司多是跨國集團,全球服務網點眾多,方便消費者全球理賠。而內地公司雖然也可以全球理賠,但要滿足幾個條件:首先保單的保障責任涵蓋全球,其次理賠證明資料要得到保險公司認可(還有限制醫院等),再次可能要求得到我國大使館或領事館認證。

(六)部分病種理賠條款更寬鬆

內地保險的重疾險,前25重高發重疾是由保險行業協會與醫師協會統一制定,各家保險公司的重疾險都要以此為標準。

而香港保險的重大疾病定義和賠付條件都是自己制定,少數病種相對內地保險的賠付條件更寬鬆。最典型的就是良性腦腫瘤、腦中風。

1、良性腦腫瘤

香港某熱銷重疾險定義如下:

良性腦腫瘤(Benign Brain Tumour):腦部或顱腦膜內的良性腫瘤,併產生顯示顱內壓增高的症狀,例如:視神經乳頭水腫、精神症狀、癲癇及感覺障礙,良性腦腫瘤的存在必須由影像研究如電腦掃描(CT scan)或磁力共振(MRI)造影確定。

以下所列並不受此保障:

(a)囊腫;

(b)肉芽腫;

(c)腦動脈或靜脈畸形;

(d)血腫;

(e)腦垂體或脊柱腫瘤;及

(f)視覺神經腫瘤;

內地某熱銷重疾險定義如下:

良性腦腫瘤:指腦的良性腫瘤,已經引起顱內壓增高,臨床表現為視神經乳頭水腫、精神症狀、癲癇及運動感覺障礙等,並危及生命。須由頭顱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檢查(MRI)或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等影像學檢查證實,並須滿足下列至少一項條件:

1、實際實施了開顱進行的腦腫瘤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手術;

2、實際實施了對腦腫瘤進行的放射治療。

腦垂體瘤、腦囊腫、腦血管性疾病不在保障範圍內。

可以看出,內地保險賠付條件多了一條:需要經過切除手術,或者進行了放射治療才可理賠。

2、腦中風

香港某熱銷重疾險定義如下:

中風(Stroke):由於任何腦血管意外或事故產生並持續最少四個星期的神經後遺症,因而導致永久性神經功能缺損,中風包括腦組織梗塞、腦出血及由腦以外原因引致血栓塞,中風的診斷必須以電腦掃描(CT scan)或磁力共振(MRI)作證明,並必須由腦神經專科註冊醫生確定。

以下各項不在受保之列;

(a)因短暫性腦缺血引致的腦部症狀;

(b)任何可復原之缺血性神經機能缺損;

(c)因偏頭痛引致的腦部症狀;及

(d)對眼或視神經或前庭功能造成影響的血管疾病。

內地某熱銷重疾險定義如下:

腦中風後遺症:指因腦血管的突發病變引起腦血管出血、栓塞或梗塞,並導致神經系統永久性功能障礙。神經系統永久性的功能障礙,指疾病確診 180 天后,仍遺留下列一種或一種以上障礙:

(1)一肢或一肢以上肢體機能完全喪失;

(2)語言能力或咀嚼吞嚥能力完全喪失;

(3)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無法獨立完成六項基本日常生活活動中的三項或

三項以上。

可以看出,內地保險要求180天,而香港保險是4個星期,高下立判。

(七)額外贈送保額

香港重疾險一般在保單生效前10年,會贈送35%—50%的保額!

辨證的看待:雖然疾病風險、死亡風險是年齡越大,風險越高,前期贈送保額有點噱頭性質。但是風險具有隨機性,什麼時候來、來的是什麼風險都不確定,所以贈送保額是有其價值的。

這一點,內地保險有的產品18歲前雙倍賠付也有類似作用。不過總體上,香港保險這個特點非常好!

限於篇幅,香港保險的優點就講解到這裡,下篇文章我們將繼續講解香港保險的缺點,哪些人適合買而哪些人不適合買,以及如果買香港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敬請期待!

本文如果對你有用,請點贊並轉發,你的朋友很可能因此而受益哦!

授人玫瑰,手留餘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