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留学生的悲惨生活,5名幼童客死异乡,学成归国却没有工作

在晚清时代,民风闭塞,去国外留学无疑是件很拉风的事,加上能出去留学的人家境多少过得去,更何况大部分还是官费留学,可以保证留学生的基本生活无忧。

但尽管这样,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总体来说,和现在出国留学相比,做个晚清留学生仍然要面临着下面的一些困惑和难题:

清末留学生的悲惨生活,5名幼童客死异乡,学成归国却没有工作

1、 得留辫子

辫子是大清子民的区别于外国人的特有标志,也是臣服于大清的标志,清朝入关后所谓"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剪辫令,就是这个意思。再加上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观念影响,辫子无论怎样都是必须要保留的。晚清时代中国人去国外留学,尽管大辫子被外国人嘲笑,但却不能剪去。

清末留学生的悲惨生活,5名幼童客死异乡,学成归国却没有工作

2、 旅途艰难

晚清时代的交通不比现在,去趟米国当天就能飞过去,那时候还没有飞机,轮船算是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从大清坐船去欧洲美洲,在海上花个三四十天以上那是家常便饭。海上航行是比较沉闷无聊的,说到这里那有人肯定在想,那不一定吧,我在船上会不会发生像小说《围城》开头方鸿渐勾搭鲍小姐、偶遇女博士苏文纨的美事呢?——想多了,那时候船上还没有留洋的女学生,连漂泊海外谋生的华工女眷也极为少见。

再加上,当时大清国内民风尚未开化,一般人视远涉重洋留学为畏途,谁愿意将自己家孩子送往未知的国度?

清末留学生的悲惨生活,5名幼童客死异乡,学成归国却没有工作

3、 难如登天的语言关

学习外国语言文字是了解外国风情民俗的一把钥匙,去外国留学,就必须掌握所在国的语言文字。这在今天无疑成为常识,学习某一门通用外语也是一件常见的事,但在晚清时代,由于中西方文化交流刚刚起步,中国人对西方文化了解很粗浅,学起外语来难如登天。更别说自学语言的这几位晚清名人:曾纪泽三十五岁学的是哑巴英语;蔡元培四十岁赴德国留学,学习德语很吃力。

4、 水土不服,不适应国外生活

当时晚清留学生前往留学的国家都比中国富强,而来自国内的留学生们见到西方文明的第一反应就是震惊,不知所措的震惊。继而是迷茫,这也是由封闭的中国所带来的后遗症,需要慢慢适应。再加上水土不服,当年第一批30名留美幼童中,有5名病逝于美国。

清末留学生的悲惨生活,5名幼童客死异乡,学成归国却没有工作

5、交通不便,得经常写信

去国外留学,就是远隔重洋,晚清还没有越洋电话,往来通信最方便的要算电报,但越洋电报费用极其昂贵,平常更多的是通过书信交流。而书信往往依靠邮轮运输,一封书信回国也需要四五十天,在战乱年代,能收到一份家书,才能真正体会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含义。

6、 学成归来就业困难

晚清留学生出洋留学是为了报效国家,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才刚起步,社会上还用不上这些留洋学成归来之人。留学回来的人被士大夫称之为"假洋鬼子"。且不说学业有无成就,"海龟"回来立马变"海带",在晚清官本位社会中找工作,一没功名,二没专业对口工作,只能改行干别的或找机会进入体制再说。被誉为"中国近代留学生之父"的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找工作,第一份工作是给人当翻译,后面在国内还做过茶叶生意。首批留美幼童之一的詹天佑在耶鲁大学的专业是铁路工程,回国后第一份工作是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轮船驾驶,直到七年后才有机会参加到天津至塘沽铁路工程建设中去。

然而,这也许不是所有留学生都遭遇的情况,早先的留学生们的遭遇如此,后来随着留学大潮形成风气,情况多有改善。

近代留学大潮伴随着近代中外交往的深入而不断深入,成为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有生力量。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行:1840—1911晚清留学生历史现场》就是这样一部全景式展示晚清留学历史大潮的厚重之作,展现了一百多年前一批批义无反顾的少年们如何勇于挑战旧传统,以赤子之心开启中国近代文明的巨大勇气和坚实脚步。

清末留学生的悲惨生活,5名幼童客死异乡,学成归国却没有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