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整版推介本港連載作品江蘇人民出版社新書《南京老杆子》

現代快報整版推介《彩色港》連載作品

江蘇人民出版社新書《南京老杆子》

▓ 瓦西里

2018年8月26日,《現代快報》以整版篇幅推介頭條號《彩色港》連載作品、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書《南京老杆子》。

該整版報道中,除主體報道《:南京往事,南京味道》外,著重介紹了央視著名主講、民國史專家王曉華,並輯錄了江蘇人民出版社社長徐海,作家、評論家郝慶軍,以及頭條號《彩色港》(簡稱本港)主編、南京報業傳媒集團主任編輯王希凌等三人在本書序言中的主要觀點。

現代快報整版推介本港連載作品江蘇人民出版社新書《南京老杆子》

2018年8月26日現代快報《讀品週刊》B3版

現代快報整版推介本港連載作品江蘇人民出版社新書《南京老杆子》

本港主編《南京老杆子》序言輯錄

《老杆子》:南京往事,南京味道

▓ 現代快報記者 王凡

北京有老炮兒,南京有老杆子。日前,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老杆子》新鮮出爐。作者王曉華此前一直從事民國史研究,這是他寫的第一本市井方言小說。在作者筆下,南京老杆子的故事傳奇生動,南京方言更是令人捧腹,王曉華髮揮自己專業所長,將南京風物掌故嵌入其中,一幅南京市井草根生活畫卷在眼前鋪陳開來。

現代快報整版推介本港連載作品江蘇人民出版社新書《南京老杆子》

新出版的《南京老杆子》

1

這本書來得神奇。

去年,王曉華生病住院,恰好與一個 " 老杆子 " 同一間病房。一個學者,一個老杆子,他們的人生髮生了神奇的交集。

通過交談,王曉華髮現這是一個有故事的人。而且他和老杆子有共同經歷,都當過知青。出於好奇,他跟老杆子韶了起來,聽他講了很多過去的事情。王曉華每天將聽到的故事,歪在病床上,隨手記下來,併發到朋友圈分享,沒想到反響出奇的好。

" 老杆子 ",一個十足的混不吝。蠻橫任性卻仗義敢言,頭腦靈活但又不諳世事。出身於青幫碼頭王之家,年輕時插隊農村,改革開放後承包工廠、開設鴨店、販賣鴨毛、走私香菸,晚年錢財散盡、生活艱辛 …… 就是這麼一個底層的小人物,操著地道的南京方言,用自己的人生哲學,摸爬滾打,在時代中浮沉。

河南文藝出版社編輯黨華率先在自己的自媒體上編髮老杆子的故事進行連載,引來熱烈關注,不少讀者追問:老杆子怎麼樣了?後來呢?

其實,病房裡的老杆子只是王曉華筆下老杆子的一個原型,他書寫的是以老杆子為縮影的一群無知無畏的少年在那個時代的生活,而他自己也身處其中。

" 老杆子不是一個人,是一群人,他們是在秦淮河邊喝著秦淮河水長大的一群特殊的人物,他們身上具有南京人那種特點:南京大蘿蔔,這個氣息非常濃,像我們南京人經常說的那句話,多大事啊,他們不怕事,他們認為自己是行俠仗義的這麼一批人。" 王曉華說道。他是把自己對生活和社會幾十年的觀察集中在 " 老杆子 " 一人身上,以傳記體加野史化的筆觸,塑造了一個江湖大哥的一生。

不過,讓王曉華沒有想到的是,原本只是出於好玩的朋友圈分享,最終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成書。

歷史專著和市井小說之間的鴻溝不言而喻,王曉華坦言,他這一次不玩雅的,就是徹底的 " 大俗 "。

現代快報整版推介本港連載作品江蘇人民出版社新書《南京老杆子》

《老杆子》插畫 作者任偉民

2

對做了幾十年民國史研究的王曉華來說,用詼諧幽默筆觸寫成的《老杆子》,是不經意間的一個副產品。但是細細品味,又發現兩者之間有著勾連。

王曉華清楚地知道,老杆子身上所發生的一切,都離不開南京這座古城。因此小說的每一章前,他都做了特別設計,放置了一首或者兩首南京童謠、諺語、俚語、俗語、順口溜等。有了這些元素的融入,這本小說中多了南京生活史、民俗史、城市變遷史的內涵,而這些童謠、俚語也對每一章的故事起到了某種暗示、隱喻的功能。

比如,《進了預審科》一章,王曉華設置的童謠是:" 矮子巴,打電話,打不通,放洋嗡。" 書中作了這樣的解釋,南京人過去喜歡抖嗡,就是抖空竹,發出 " 嗡嗡 " 之聲。後來出現救護車和警車,拉的警報聲就被叫做 " 放洋嗡 "。警車警報一響,就預示著要抓人,在這個章節也暗示著老杆子要出事。

這本書裡也暗藏了王曉華這位民國史專家的 " 私心 ",他把研究歷史的 " 考據癖 " 也帶到了小說創作中。比如在書寫老杆子父母如何相識的章節裡,寫到了民國往事,比如 1923 年土匪孫美瑤臨城打劫案,國民黨七十四師如何被殲滅,這些情節增加了小說的歷史感與可讀性。

" 這幾十年都是研究民國史的,所以我過去的著作很多都是民國史方面的。但是偶爾的一個契機,碰上了這麼一個人,他用南京話跟我講他的故事,就勾起了我很多對南京小時候的印象,比方說南京的童謠、街道、巷當、茶樓、老虎灶這些都浮現在我的面前。所以,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把南京風俗民情、地理,包括歷史方面的知識,不由自主地帶出來。" 王曉華說,古代的史學家寫人物都非常生動,項羽、劉邦這些人,看起來栩栩如生,後來因為文史分家,文是文,史是史,要麼太文學,要麼枯燥無味。這本書跟他原來所寫的書都不一樣,是文史融合的一次嘗試。" 我想讓我們的後代來記住一個老南京曾經是什麼樣子的,讓後代記住南京曾經有過這些東西。"

現代快報整版推介本港連載作品江蘇人民出版社新書《南京老杆子》

《老杆子》插畫 作者任偉民

3

江蘇人民出版社社長徐海是《老杆子》的伯樂之一,書本來考慮在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徐海的力薦讓這本南京方言書最終得以在南京出版。他第一次讀到書稿就覺得很興奮很欣喜,一個此前只出版歷史專著的學者,寫起市井小人物來,竟是這般酸爽淋漓。

徐海說,這本書非常符合他的出版觀," 我經常跟編輯講,我們永遠不要出公版書,要出原創書,原則上都是國內首發的。" 他一直關注中國人寫的中國事,關注人群中的個人。他從書中看到了鮮活的南京人物、風俗、民情、地理,從洪流中一個小人物的喜怒哀樂,看到了一個城市的發展史、精神生活史。這本書既把個人經歷放入宏觀世界之中,又能從宏觀世界中看到個人的命運。所以,他親自擔任責任編輯,組成了編輯小組,社長帶著兩老一新的陣容,將書稿反覆調改、雕琢、打磨,也將此視為自己做出版工作三十年,做社長近七年的一個小型工作總結。書中還增加了十幅插圖,由南京著名插畫師任偉民作畫。

作為責任編輯,徐海獨具創意地以南京話 " 壞滴一塌,好滴一米 " 為題給《老杆子》作序," 老杆子傳奇般的故事百年難得,遇到王曉華更是難得。如果不是老王,誰又能用如此生花妙筆記錄老杆子的傳奇一生呢?今後誰又能逼真地描寫這一批群體,以及傳統與現代急劇轉化時期已經消失和即將很快消失的南京市井生活和舊俗風情呢?我萬分榮幸地得到了這部書稿,並希望它能像《皮五辣子》一樣傳承百年。"

徐海說,多年之後,如果老杆子這類人消失了,這本書是記載這七八十年以來南京一類人的最好的一本書。

現代快報整版推介本港連載作品江蘇人民出版社新書《南京老杆子》

《老杆子》插畫 作者 任偉民


聲音>>>

《老杆子》這本書終於出版了,我非常高興。我以前讀李長之先生寫的《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李長之先生有一段講得非常好,他說,司馬遷不僅僅為聖人立傳,同時他也為遊俠立傳。司馬遷身上本身具有一些遊俠氣概,他遇到的挫折、遭受的痛苦,是很多遊俠所遇到的。王曉華先生這位民國史大家,能把老杆子的事天天記下來,我也認為王曉華身上具有老杆子的氣息。

當我拿到這部書稿,我也懷著一種非常喜悅的心情去讀完全稿,我認為情節曲折,人物形象飽滿,描寫細緻,對南京的風俗、掌故、舊事寫得栩栩如生。

其實,全世界都有老杆子這類人群。他們的生活方式豐富了我們這個社會,豐富了地球上人的多樣性,思想的多樣性、行為的多樣性。

——徐海 江蘇人民出版社社長


這部書首先在氣質上與凱魯亞克的那部世界名著達到了驚人的一致:調侃、嬉鬧、歡樂、勁爆的世俗生活,頹廢的生命感受、變幻的情緒流動,以及對命運無常的絕望反抗、對宏大敘事的骨子裡的蔑視,在這部書中隨處可見;而那字裡行間溢出來的 " 混不吝 " 的玩世作派," 愛誰誰 " 般滿不在乎的生活理念,混合著一種天生的、" 南京式 " 的絕叫,還有那種敢與生活死磕的狠勁雜糅在一起的人間生存狀態。

——郝慶軍 作家、評論家


南京是外地人的天堂。我本人紮根南京 40 年,也只能算半個南京人,骨子裡還是外地人。假如你也成了新南京人,想更多地瞭解南京這座城,想找幾本描寫南京的書來讀讀,那麼這是一條閱讀捷徑:想要讀懂南京,請先讀讀《老杆子》。老杆子是南京土著,他身上所發生的一切,都離不開這座神奇的古城。

——王希凌 南京報業傳媒集團主任編輯


作者王曉華簡介>>>

現代快報整版推介本港連載作品江蘇人民出版社新書《南京老杆子》

王曉華近影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研究館員,著名民國史專家。央視、鳳凰衛視、北京衛視、湖北衛視等多個欄目主講嘉賓。先後發表專著:《遠征頌》《決勝神州》《京華名士袁寒雲》《抗戰海報》《民國軍服圖志》等。

想聽南京話朗讀《南京老杆子》,請狠戳鏈接或下方藍字“瞭解更多” https://m.zjurl.cn/item/6592044900898832899/?iid=42077681132&app=news_article×tamp=1535259727&group_id=6592044900898832899&is_hit_pyq=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