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悬鱼太守》亮相宜昌,全国巡演圆满收官

楚剧《悬鱼太守》亮相宜昌,全国巡演圆满收官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宜昌与武汉,长江湖北段两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湖北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城市。7月12日和13日晚,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武汉市新洲区楚剧团创作的廉政楚剧大戏《悬鱼太守》在宜昌五一剧场连演两场。时隔二十多年后,宜昌再次迎来来自武汉的原汁原味的楚剧演出。

作为本次全国巡演最后一站,也是赴外省巡演后“回家”的首站演出,楚剧《悬鱼太守》宜昌站演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宜昌市纪委、市文新广局、市文联、市艺研所、市京剧团、市歌舞剧团、市群众艺术馆、夷陵歌舞团、枝江黄梅戏剧团、当阳市歌舞团、宜都市歌舞团、长阳县歌舞团、兴山县歌舞团、远安花鼓戏剧团等多个单位领导及党员干部,宜昌市新洲同乡会、宜昌市黄冈商会及当地戏迷群众共同观看了演出。新洲区委宣传部和区文化局相关领导专程从新洲赶赴宜昌向新洲区楚剧团表示慰问支持。

楚剧《悬鱼太守》亮相宜昌,全国巡演圆满收官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1926年改称楚剧,是湖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地方剧种之一。2006年,楚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次在宜昌演出的楚剧《悬鱼太守》由武汉市新洲区楚剧团创作,朱永山编剧,张虹执导,童文春等主演。取材于东汉时期著名廉吏羊续“悬鱼拒贿”的故事,以传统戏曲形式映照了反腐倡廉的时代主题。2018年,《悬鱼太守》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成为新洲区楚剧团历史上第一个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

楚剧《悬鱼太守》亮相宜昌,全国巡演圆满收官

“三峡讲艺堂”活动现场 (摄影 李晓梅)

7月12日上午,宜昌市艺术研究所和武汉市新洲区楚剧团在宜昌市文新广局6楼会议室举办了“三峡讲艺堂”——楚剧《悬鱼太守》主创团队分享会暨“从《悬鱼太守》说起”专题创作讲座。宜昌市文新广局副局长陈襄阳主持活动,市文新广局、市艺术研究所、市群艺馆、市直和区县相关专业艺术院团负责人和代表参加了活动。

楚剧《悬鱼太守》亮相宜昌,全国巡演圆满收官

在分享环节,楚剧《悬鱼太守》编剧朱永山、导演张虹、主演童文春等嘉宾分享了该剧创作及全国巡演的经历。在对话环节,新洲区楚剧团团长童文春与枝江黄梅戏剧团团长卢勇展开“剧种对话”并分别演唱了黄梅戏《天仙配》和楚剧《悬鱼太守》选段。在创作讲座环节,编剧朱永山以楚剧《悬鱼太守》为引,分享了他对剧本创作的心得感悟,并现场为相关院团创作的剧本把脉诊断,提出了针对性改善建议。

楚剧《悬鱼太守》亮相宜昌,全国巡演圆满收官

宜昌站演出是楚剧《悬鱼太守》本次全国巡演最后一站,至此,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楚剧《悬鱼太守》全国巡演圆满结束。本次巡演自6月12日起,共在武汉、长沙、南昌、汕头、宜昌五地演出10场,深受各地戏迷欢迎。同时,武汉市新洲区楚剧团还联合武汉汉剧院、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江西省赣剧院、广东潮剧院、汕头市电影行业协会、宜昌市艺术研究所等单位举办了楚剧对话汉剧、楚剧对话湖南花鼓戏、楚剧对话赣剧、楚剧•潮剧•电影三方对话、“三峡讲艺堂”——楚剧《悬鱼太守》分享会和专题创作讲座等系列艺术交流活动,促进了各地代表性地方戏曲剧种之间的交流,让更多观众了解和感受到中华传统戏曲的多样性之美。(相问传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