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馬拉松跑進2小時到底有多難

2017年5月6日,在意大利蒙扎賽道的一個馬拉松破二嘗試就是其中之一。基普喬格以僅僅相差25秒,最終還是失敗了。但2小時25秒的成績已經創造了馬拉松的最好成績,不過由於奔跑過程中有領跑員等團隊成員的協助,此次取得的成績並不會被國際田聯承認為新的世界紀錄。

全程馬拉松跑進2小時到底有多難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並不是一場正式比賽,甚至還帶有商業炒作和市場營銷的性質。但比賽中所創造的條件和必須的因素,卻讓未來的突破看到希望。

四年前,基梅託在2014年柏林馬拉松上以2小時2分57秒創造了馬拉松的世界紀錄,而那已經是人類至今最快的馬拉松速度。至此之後,沒有人能將人類的這個極限能力再往前推進一步。

全程馬拉松跑進2小時到底有多難

為什麼會這樣,又是什麼因素在制約著人類的極限?馬拉松跑者需要依賴的一項重要生理因素就是最大攝氧量(VO2max),也就是代表每一次輸送到肌肉中氧氣量的指標。

而根據《應用生理學》期刊的研究結果,一名健康男性的最大攝氧量為35-40mL/kg/min,女性為27-31mL/kg/min,而優秀男性跑步選手約為85mL/kg/min,在這樣的數據下,加上運動中能量的耗損,人類如今很難在2小時之內跑完42.195公里。

不僅如此,相比於四足動物在奔跑時能將身體的中心分散到四肢,用雙腳奔跑的人類有天生的劣勢。

全程馬拉松跑進2小時到底有多難

馬拉松比賽還需要適宜的溫度,溼度,還不能有大風。

就溫度而言,不同選手有不同的感受,但普遍的感受是最好不超過20度,15度上下為最佳。溫度太高不利於散熱,溫度太低肌肉活動不開,也容易失溫。

至於溼度,和散熱有關,溼度大散熱就慢。在這種情況下,春秋兩季是跑馬拉松的好季節。實際上,對於想在大型比賽破2,天氣情況還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馬拉松比賽一般在城市舉行,不同城市路線不同,海拔、落差、折返都不同,很難像400米體育場達到標準化程度。

全程馬拉松跑進2小時到底有多難

從2004年國際田聯實施馬拉松世界紀錄以來,對賽道進行了一系列的規定。

簡單說有2點,首先是起點到終點的直線距離要小於全程距離的一半,也就是不能超過21公里,因此像波士頓馬拉松賽一字長蛇陣路線的成績,不能成為世界紀錄。

其次,比賽起點和終點的高度落差不能太大,要小於千分之一,也就是說,起點和終點的高度差在42米之內,這樣從起點到終點一路下坡,落差超過42米的賽道無法產生世界紀錄。

馬拉松是一項挑戰極限的長距離奔跑運動,頂級高手為了儲備體能,調整狀態,一年也就參加2-3次的馬拉松,更多的時間是訓練、備戰。

他們會有選擇性地參加一些“爭名奪利”的比賽,因此,奧運會、田徑世錦賽、6大馬拉松大滿貫賽事以及獎金高的賽事成為這些頂級選手的首選。

全程馬拉松跑進2小時到底有多難

此外,高手扎堆的比賽因為參賽者水平高,競爭程度強,相互促進,也更容易出好成績。

在田徑歷史上,10秒曾經被認為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6米也曾經是撐杆跳高運動員的天花板。

但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