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完成“接力賽+馬拉松”兩場混合賽事

人生要完成“接力賽+馬拉松”兩場混合賽事

馬拉松是對耐力和堅持的一種考驗

在田徑賽場上,一場比賽即可完成輸贏,或是百米賽,或是馬拉松。但是,一個人的人生,是夾雜著“馬拉松”+“接力賽”混合賽事,每場都不能鬆懈,兩場比賽的完美表現,才能決定人生的的成敗 。

首先,跑好“接力賽”。有些人生下來,就喊著“金鑰匙”。可以,享受父輩留下的“精英史”的良好家庭環境,承襲父輩積累資源,把很多普通人秒殺在人生的起跑線上,或許可以說,他們一出生,就已經從第二棒開始起跑。即便在奔跑的道路上,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享受父輩外在強大的物質、精神、社會資源,給予及時幫助和解決,為他們順利奔跑,清理路障。很明顯,這一類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跑起來更容易些。

然而,很多普通人,他們不具備上述優越的條件,無依無靠,此時此刻,他們還依然站在起跑線上,等待發令槍,甚至,很多人,壓根連參賽的機會都沒有。即便是上了跑道,除了要獨自處理那原本在存在的障礙,同時也還解決來自家庭等上一棒父輩們牽制的掣肘。

細數我們身邊有多少這樣的人,成績一般,能力平平,可以依靠“拼爹”,依然可以上最好的學校;當家人節衣縮食,勉強湊夠你的學費時,他們已經可以提早接受“琴棋書畫”藝術薰陶;當你連進一次縣城都是奢侈的時候,他們可以火車飛機體驗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風景;他們可以“拼爹”,輕而易舉的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憑藉外力順利升遷,而你依然,百倍努力,四處碰壁,升遷無門。他們可以“拼爹”,畢業了,就有車有房;而你卻奮鬥多年,還在租房蝸居。他們從不為贍養父母的經費發愁,而你微薄收入還要反哺父母。

在這條奔跑的路上,註定有些人輕裝前行,有些人是負重爬行。

這種,與生俱來的差距,我們剛開始是無法改變,因為,那畢竟是上一輩人,給我們留下來的東西,我們不能左右;這種與生俱來的差距,也沒有誰對誰錯,如果非要找個對錯,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如果抱怨,也只能埋怨,我們的父輩沒有跑好本該屬於自己的那一棒。

其實,人生的接力賽,就是你所接過前輩手中一棒的附加值,給予你的原始積累,給你創造的外部條件,助你奔跑的客觀因素。客觀條件優越,奔跑起來,自然容易,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客觀條件貧瘠,奔跑起來,自然費力,獲得成功的就相對困難。客觀條件,不容易改變,我們只能通過發揮內因,靠主觀行為來完成,那麼,如何發揮好主觀呢?

人生要完成“接力賽+馬拉松”兩場混合賽事

接力上一個人傳遞下的信念,傳遞給下一個人

其次,跑好“馬拉松”。人到了中年,有了孩子。朋友坐到了一起,說著說著,總是繞不開,聊起孩子教育問題。有的說:“現在的週末太忙了,兩天要奔走5個興趣班”;有的說:“幼兒園大班就不讓孩子上了,直接送到幼小銜接班,提前開始學習小學知識”。有的時候,我也會對目前教育風氣,和大家爭論幾句。但,他們的一句“真理”:“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堵了所有人的嘴。

人生,真的就是在起跑線上,來定輸贏的嗎?那麼我們繼續用教育來做例子。想想每個個人,就拿自己來說。上了小學(沒上過幼兒園)、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直至工作。整個這個階段,並不是每個階段都是出類拔萃,有高潮、也有低谷。上小學時,遙遙領先的同學,初中都沒有上完,初中成績一般的同學,今天已經上到研究生。

人這一生,不是百米賽跑,剛開始領先,不值得驕傲。人的一生,是場馬拉松,要的是,我們全程賽事的堅持。落後了,不氣餒。領先了,不驕傲。同樣在教育上,家長急功近利的心態,週末5個興趣班,學前瘋狂填鴨式,拔苗助長,急於求成的教育方式,在這場漫長的馬拉松中,能起多大作用。

殊不知,貫穿人生成敗的主線,成功完成這場賽事,制勝法寶,不二法則是:擁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品質。擁有日拱一卒,不期而成,功不唐捐的心態。

同時,只有認認真真跑好自己的“馬拉松”,不光成就了自己,同時也是為我們下一代,他們接過我們這一棒時,蓄積了很多的原始積累,創造了很多的客觀條件。

事物的發展變化,有內因和外因同時起作用,即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具備,才能促使健康發展。人生也是一樣,一個人的成敗,必須同時滿足客觀和主觀的有機結合。人生的這場賽事,不就是“接力賽”和“馬拉松”兩場賽事的完美結合,才能獲得預期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