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的駝鹿》︱聆聽自然,萬物有情

聆聽自然,萬物有情

——原創圖畫書《鄂溫克的駝鹿》新書品讀會在京召開


"這是一個關於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鄂溫克族的故事,整個故事的基調沉穩、厚重、悠遠,不是那麼色彩絢麗,卻正是我期待的。作為一名圖畫書畫者,我一直在等這樣一個故事,我等了很久。"

2018年6月25日,由接力出版社主辦的"聆聽自然,萬物有情——《鄂溫克的駝鹿》新書品讀會"在正見陽光藝術生活中心舉行,我國首位入選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榮譽名單的圖畫書畫家九兒在品讀會上,如是回憶自己與著名自然文學作家黑鶴的相遇。正是此次相遇,促生了一部厚重而又富於民族特色的原創圖畫書。

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鶴說,他創作的這個故事來源於多年前使鹿鄂溫克老人芭拉傑依的真實經歷。當年,芭拉傑依老人也曾收養過一隻被遺棄在森林中的小駝鹿,當小駝鹿長大後,芭拉傑依將它送回了森林裡。格日勒其木格·黑鶴說,這就是使鹿鄂溫克人對待生命的態度——狩獵但不濫殺,只取生存必需的部分,而對那些弱小的幼崽,他們會精心地收養和保護,最終送它們回到森林中去。他希望能將使鹿鄂溫克人的這種精神傳遞給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們。

《鄂溫克的駝鹿》︱聆聽自然,萬物有情

與會人員合影留念

《鄂溫克的駝鹿》︱聆聽自然,萬物有情

圖畫書教學實踐者、童書翻譯孫慧陽女士正在主持本次品讀會。

圖畫書教學實踐者、童書翻譯孫慧陽主持了本次品讀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媒體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莊維嘉,圖畫書作家、畫家田宇,南京師範大學兒童圖畫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孫莉莉,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姚穎,悠貝親子圖書館創始人林丹,童書翻譯、閱讀推廣人林靜,《中華讀書報》總編輯助理、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香,接力出版社總編輯、兒童文學作家白冰等也出席了本次活動,從藝術價值、教育意義、編輯出版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鄂溫克的駝鹿》︱聆聽自然,萬物有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莊維嘉和圖畫書作者田宇在品讀會上發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莊維嘉和圖畫書作者田宇,對《鄂溫克的駝鹿》的圖畫書藝術品質與成就給予很高的評價,"這本書就像一部紀錄片,畫家用色調在整個過程中無聲地講述了故事。"田宇說。

《鄂溫克的駝鹿》︱聆聽自然,萬物有情

悠貝親子圖書館創始人林丹和閱讀推廣人林靜在品讀會上發言

悠貝親子圖書館創始人林丹和閱讀推廣人林靜認為《鄂溫克的駝鹿》是一本充滿溫度與重量的圖畫書,"值得每一個孩子收藏在童年的記憶裡。"

長期從事兒童圖畫書研究的孫莉莉則從情感教育的角度深入地解析了《鄂溫克的駝鹿》的重要意義,她談到自己在閱讀本書的感受時,說道:"無論是文學作品、藝術作品還是生活中的瑣事,都會對我們造成情緒的刺激,而這些情緒不斷的感受、體驗和積累,慢慢地形成了穩定的情感。一本圖畫書首先帶給孩子的是一種情緒體驗,有趣、感人或者吸引人,當孩子有了這樣充分的情緒體驗之後,就會投入到其中形成'情感',這就是最好的'情感教育'。當一個讀者閱讀《鄂溫克的駝鹿》時,隨著情節的推進,在不同的角色之間、不同角色的情緒之間跳動,最後形成了他對這本書的感受,這就是一部優秀的、有力量的圖畫書能夠帶給小讀者、大讀者最重要的情感教育。"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姚穎也認為,《鄂溫克的駝鹿》就像是一部恢弘的、以駝鹿為主角的"兒童成長故事",書中的駝鹿就像兒童一樣天真、懵懂、好奇,讀者從故事中讀到了"厚重",也讀到了"靈動"。與此同時,

作家通過文字賦予作品獨特的情感和人文關懷,畫家則用剋制、質樸的藝術風格與文字相互呼應,觸動著人們對大自然返歸、對人類自我的審視。

《鄂溫克的駝鹿》︱聆聽自然,萬物有情

接力出版社總編輯白冰和《中華讀書報》總編輯助理陳香在品讀會上發言

照片5

接力出版社總編輯白冰和《中華讀書報》總編輯助理陳香則圍繞《鄂溫克的駝鹿》的出版意義以及原創圖畫書市場作了精彩的發言。白冰認為,《鄂溫克的駝鹿》出版給兒童文學創作和少兒出版帶來了很多啟發。首先,

不管對於作家還是畫家,想象力非常重要,可以說沒有想象力就沒有"作品",但是,我們說,作者的"記憶力"比"想象力"更重要。這種"記憶力"不光指作者童年的記憶,還包括他對整個生命軌跡的記憶,包括他對本民族特有文化的感悟力。《鄂溫克的駝鹿》就蘊含著作家和畫家的"記憶力",格日勒其木格對使鹿鄂溫克文化的描繪,九兒對動物、人物、環境的刻畫,都體現了他們對民族生活細節的獨特感悟而形成的"記憶力"。其次,《鄂溫克的駝鹿》表現了使鹿鄂溫克人和動物之間獨特的關係,呈現了使鹿鄂溫克人善良和美麗的心靈,通過閱讀這本圖畫書,讀者可以增強對少數民族的瞭解,尤其是對使鹿鄂溫克人文化的瞭解,對人與自然關係的理解

白冰還在現場分享了十分令人振奮的消息——《鄂溫克的駝鹿》中文簡體字版出版上市不到一個月,其全球英語版權即已售出。迄今為止,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原創圖畫書已有12種實現了版權輸出。白冰堅定地認為:圖畫書,要麼不做,要做就要認認真真地做,做到全世界一流的水平。陳香認為,"一本優秀甚至是經典的圖畫書,首先它應該在體裁、主題、類型,包括風格開拓、創造等方面有上乘表現;同時它的

文字和圖畫應該各自拓展其表現力,但是又能彼此依靠、相互激發,造成一種1+1大於2甚至大於10的豐沛的藝術效果和文學效果。《鄂溫克的駝鹿》做到了。"

《鄂溫克的駝鹿》︱聆聽自然,萬物有情

《鄂溫克的駝鹿》封面圖,接力出版社出版

據悉,《鄂溫克的駝鹿》是格日勒其木格·黑鶴與九兒歷經三年打磨的圖畫書作品,也是九兒繼《不要和青蛙跳繩》之後又一部原創圖畫書大作。

詩意的筆觸、精美的繪畫,記錄了生活在我國北方大興安嶺森林的使鹿鄂溫克老獵人與一隻"獵獸"——駝鹿相互信任、生死相依的傳奇故事,探討了生命與生命之間的相遇與別離,相守與互助。

《鄂溫克的駝鹿》︱聆聽自然,萬物有情

《鄂溫克的駝鹿》內頁精美圖

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彭學軍曾評價道:《鄂溫克的駝鹿》有著"對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荒野文化的理解和敬重,對自然萬物的惺惺相惜和對地球上所有生靈的平等的敬意。"

她認為,"這類圖畫書是一個獨特的、高端的存在,它將我們的閱讀視野拓展到了一個無限遠又足夠深的境界,讓拘囿在水泥建築和各種興趣班、提高班的孩子們,領略到了荒原蒼勁幽遠的氣息和生命的豐美與壯麗。也許,這並不能改變什麼,但至少,會有一顆滲透著高貴的人文情懷的種子播灑在了孩子的心裡。有了這顆種子,對於夢想中的生命綠洲,便有了期待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