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時三教-法同一味

因為成佛之道的歷程甚多、甚為複雜,所以 佛陀一生說法四十九年,祂採用漸進式的說法,由淺入深順序地引導弟子,漸漸地修證、增上,所以施設了三轉法輪的五時三教弘法方式。也就是世尊成佛之後,祂先在天界一一地說圓滿的成佛之道,一天一天的講下來,主要是以《華嚴經》為主,在這一段時期就叫作華嚴時。當佛回到人間之後,在鹿野苑找回了曾經跟隨祂的五比丘,開始為他們說法,也建立了最早的僧團,然後僧團就越來越壯大。在十二年間,這一段時間佛陀為僧團說《阿含經》、《法句經》,主要說的就是二乘的教法,說四聖諦、說十二因緣,這叫作藏教,也就是初轉法輪。

大約在十二年間,這一段時間 佛陀為大眾講《阿含經》、《法句經》等等二乘菩提的教法,說四聖諦、說十二因緣,又叫作藏教,也就是初轉法輪。這一些最早的經典,主要闡述的內容就是二乘菩提的解脫道,佛要儘可能地讓所有的弟子能夠儘快地斷除三縛結,成就須陀洹初果,然後就能夠進修二果、三果、四果,成就阿羅漢。經過世尊刻意安排的說法引導之後,弟子們普遍得到了初果乃至於四果的證量,於是自己知道了未來一定能夠入涅槃,所以對於佛、對於法、對於僧團,都生起了具足的信心,也就是心量變大了。在這個時期,佛也已經開始密意說──隱覆地說有本際、有真如如來藏。  

第二個時期則叫作般若方等時,這個階段 世尊演述了般若諸經,像是《大般若經》、《思益經》、《金光明經》、《金剛經》、《心經》等等。世尊開始依著清淨真如,說一切法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是故自性涅槃;也就是以隱覆秘密說,轉無上正等法輪,以說空來貫穿整個般若時,說諸法本空。但是空並不是空無一物的斷滅,而是空有不二,因為有一個真如,真實而如如不動。在般若時中,佛說了真如實相,也就是自體的總相智,以及在自體上所顯現出來的種種的個別的法相,也就是別相智。般若時期,原本的二乘人開始轉化了自己的心量,陸陸續續地發起了成佛的大心,開始勇於求學佛菩提道,不再只是滿足於二乘的解脫道,所以能夠在佛的引導下,漸漸的證悟了真如如來藏,所有的人一起聽聞般若的教法而各自得到了自己的見解。大乘的菩薩知道 佛在《般若經》中所說的空就是本心、實相,就是如來藏的空性;但是二乘人聽聞之後,認為空就是二乘所證的寂滅空相。所以這個般若時的教法,它是通於三乘人的,因此又叫作通教,也就是二轉法輪。  

接下來是唯識種智時,也就是三轉法輪。經過了二轉法輪時期,有因緣的弟子,一個一個的都漸漸的能夠實證了真如實相,進入了大乘的見道位了。於是 佛開始演說《解深密經》、《勝鬘經》、《楞伽經》等等,主要就是攝受這一些已經證悟的弟子悟後起修道種智,讓這一些的弟子們,除了依於真如自體的總相智、別相智以外,能夠繼續地進修如來藏中過恆河沙數一切種子的智慧,所以叫作一切種智。也就是修行到菩薩摩訶薩─地上菩薩─之後所應修學的內容,所以又叫作道種智。這一些唯識種智的經典,依著一切法無自性的如來藏說真如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說自性涅槃無自性之性,顯示了了義的法相,轉正法輪;依如來藏中過恆河沙數的種子一一功能差別,說五法、三自性,說七種性自性等等自心藏識的智慧。這種三轉法輪的教法,它只針對菩薩,主要是悟後起修的菩薩,所以無法攝受二乘小根器的人,兩者有差別,是不一樣的,因此又把它叫作別教。 

 最後是法華涅槃時,這是到了 佛即將入滅之前的時間,諸經三藏已經完全地演說圓滿了,所以就依著諸佛的常法,在最後的階段演說《法華經》,也代表了 世尊入滅的日子近了。依著真如如來藏自性功能差別,依著佛地不可思議的智慧、威德與無法思量的神通遊戲,說出佛地的境界,也就是究竟圓滿的法教,大暢佛之本懷,說眾生其實一發心就已經到達佛地等等,更顯示出諸佛的淨土,無量的菩薩,以及 世尊殊勝的三身事業等等。所以在演說《法華經》的時候,有增上慢的二乘人,也就是那一些未證言證的慢心人,有五千個人當場退席不肯聽受,世尊也默然不作阻止,因為《法華經》這種圓教,它本來就不是這一些未悟言悟的增上慢人所能信受的。《法華經》的說法完完全全就在說真如實相、如來藏,說體、說用、說性、說相,凡所說者無有不圓滿者,完全依照著如來藏本來成佛的圓滿體性來說,所以又被叫作圓教。  

在這個五時當中的教法種類,最初的華嚴是函蓋了一切後來所有說法的內容。然後,最後的法華則是專門在成佛的果地──真如如來藏上面來說。所以 世尊說法的階段,總的合起來雖然是五時,但是佛說法的內容卻是三類四教。我們整理一下:五時就是華嚴時、阿含時、般若時、唯識時、涅槃時;而三教則是藏教、通教、別教,最後階段叫圓教。五時的教法,雖然看起來是五種法教,但其實它們統統都是用同一種牛乳,也就是用真如如來藏這種牛乳來釀製的,所差別只在於這個牛乳越提煉越純,越煉就越香,越煉就越營養;所以五時的教法,是用同一個牛奶的同一個味道,因此經上又叫作五時一味。而世尊的法教跟諸佛的法教完全相同,諸佛的正法向來都只有一個味道,沒有兩個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