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姓氏文化趣说

说姓字,道氏字

——古代姓氏文化趣说

古代姓氏文化趣说

我读书也晚,读书也乱,十七八岁那年从小打小闹一下子读到大经大典。说实话,步子扯得有点大。

在此说明一下,我所谓的小打小闹是武侠小说,大经大典是《论语》。武侠小说里净是江湖美人,我读的食不知味;《论语》讲的是克己复礼,我读来有如春风过驴耳。虽然我喜欢春风,也喜欢驴,可读《论语》读成这样,还是有些羞愧。

春风一过了无迹,有负古人意。

也不是一点痕迹留不下,留下痕迹的都是小小小小的东西。

比如《论语·微子》中有这么一段: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这是《论语》里说周代礼崩继而乐坏的一个情景,《桃花扇》中写侯方域等三个书生听柳敬亭说书,说的正是《论语》中的这一段,好玩的不得了,简直就是清代的解构主义,无厘头味很浓。那时不懂,印象深是因为里面的人名有些怪,什么“亚饭干”、“三饭缭”、“四饭缺”,觉得很有意思,当时读武侠读得正起劲,一脑子东方不败西门吹雪,理所当然的认为亚饭三饭四饭也是复姓,这段话简直写得就是一大群绝顶高手适齐适楚东西南北的四处踢场子。

后来才知道,这些都是鲁国的乐官,有奏琴的,有敲鼓的,有击磬的,恰好是一支乐队。大师挚算是队长。里面还有亚饭三饭四饭,正好说明了这支乐队的特别任务是伺候当时的天子、诸侯们吃饭,这份差使有个专业术语,叫“以乐侑食”。天子诸侯们吃着喝着,听听音乐,看看舞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钟鸣鼎食,和我们今天边吃饭边看电视一个道理,寂寞难咽,要找点乐子和氛围。古书上说,殷代天子一天吃四次饭,诸侯一天吃三次饭,卿大夫吃两次饭;周代时从天子到卿大夫一天都吃三次饭;还有种说法是士礼九饭,大夫十一饭,诸侯十三饭,天子十五饭。一天下来,好像古人不是在吃饭就是在去吃饭的路上,吃饱后的消遣还是吃饭。

也是后来才知道,“亚饭干”、“三饭缭”、“四饭缺”中的亚饭三饭四饭不是他们的姓,而是他们的职务,他们的名分别是“干”、“缭”和“缺”,他们到底姓什么,谁也不知道,就像我们无法知道古人一天究竟吃多少次饭,我们也早已无法得知他们的姓氏。

古人的姓氏,尤其是秦汉之前时人们的姓氏,常常让人发懵。今天的姓和氏,意思一样。姓也就是氏,氏也就是姓,赵氏就是姓赵的,钱氏就是姓钱的,这是秦汉以来才形成的称谓习惯。秦汉以前,夏商周三代,姓和氏是有区别的。比如孔子,准确的来说他是子姓(宋人之后),氏孔(以孔为氏,即以孔子先祖孔父嘉的字为氏),名丘,字仲尼。我们读古书,常常让这些小事搞得苦不堪言,如不细加分析,谁能分得出他们的姓氏名字?比如姜太公,我们也常常叫他姜子牙,他是姜姓,氏吕,名尚,字子牙,太公望可以算他的号。照今天称谓习惯这么叫没错,可照周代人名称谓习惯,姜太公啊姜子牙啊的叫法是错误的。因为周代男子不能称姓,女子才称姓。所以准确的叫法应是吕尚或吕牙,不能带姜这个姓字。

那么,姓氏从何而来?上古之时姓和氏区别又是什么?

先秦时有哪些姓?

宋代《百家姓》有500多个姓,在秦汉以前,我们的姓其实并不多,我们一起看先秦两汉的古书。清茆泮林所辑的《世本·氏姓篇》记载有二十个姓,《国语·郑语》记载祝融之后有八姓。还是《国语》,里面说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得姓者十二人;后来的清代大儒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又作了统计,顾老说见于《春秋》的只有二十二个姓。对这些传说中的传说,我们顾不上去伪存真,因为我们的古书古人古事,六耳猕猴太多,火眼金睛都分不出,真真假假的太难辨别。不过先不妨雾里看花一下,将这些姓聚合去重加减乘除,就会发现古时的姓只有三十五个,我们将这三十五个姓列出来,您先看看自个的姓是不是高贵趋古。

我把这些姓顺便排列组合了一下,编成七句五言顺口溜,差一句就是七律顺口溜了。其溜如下:

姜、妫、姚、赢、姬,

偃、董、防、妘、姒。

子、秃、任(妊)、风、归。(呵,这句最像诗,还有意义,你头秃了就不怕大风吹了。)

姞(jí)、隗、彭、曹、芈(mǐ)。

衣、漆、曼、斟、酉。(穿着黑衣服浅斟低饮?)

熊、允、滕、祁、巳。

葴(zhēn)、荀、僖(嬉)、儇、己。

好了,这些就是古代真正的贵姓,根红苗正。今天陌生人见面常先问一句,贵姓?什么是贵姓?现在都说姓孔的姓孟的才是贵姓,其他的都不贵,很便宜。其实孔孟并不是真正的贵姓,真正的贵姓是上面这三十五个姓。

如果上面没有您的姓的话,您今天的姓就只能称为氏了。这三十五个姓之外,今天我们看到的所有的姓其实都是氏,不是姓。先秦时姓是姓,氏是氏;秦汉后姓氏混而为一,姓也就是氏,氏也就是姓,这是从司马迁的《史记》那儿开始的。也就是说,如果照老理,说孔孟比别家都贵的话,也只是贵氏,而不是贵姓。

姓的起源

关于姓的起源,现在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起源于图腾崇拜,一种是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这两种观点又可以联结为一种观点,就是姓产生在崇拜图腾的母系氏族社会。当然还有一种“黄帝吹律定姓”的说法,这就有点古代占卜的味道了,扯得太远。

图腾一词,是外来语,本是美洲印第安人的方言土语,是指上古时代的部落认为本聚集群与某种“神物”有亲族关系,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因为人类生存能力低下时和大自然(我们叫老天爷)套的近乎。比如姜姓,这是大姓,传说是炎帝之后。姜的甲骨文为 ,金文为 (己侯貉子簋),小篆字形为 ,上半部字形都与“羊”有关,很多人都说炎帝之后的图腾可能与羊这种动物有关,姜姓的来源便来自于羊这种图腾。炎帝部落的保护神可能就是羊,有什么幸与不幸,这个部落的人都会向善良的羊祈祷保佑。古代的典籍也记录了类似的传说。传说夏的始祖大禹的母亲吃了薏苡(禾本植物,也叫水玉米)后便怀了孕,夏便以“苡”为姓,这也就是上文说过的姒姓;商的始祖简狄吃了燕子蛋后就怀了胎,商就以“子”为姓,捎带着说一句,我倒觉着姓燕更合适;周代的始祖姜原在野外走着走着发现了一个巨人的大脚印,于是她很快乐的在上面走了两步,这一走不要紧,肚子就大了起来,这段公案用专业术语来说叫“履大人迹”,所以周人就以姬(与迹同音)为姓。上面的这些传说出自《史记》啦《论衡》啦等一些古书。看到这里,是不是感到这些传说很眼熟?眼熟就对了,二十四史当中,有数不清的帝王将相就是以这种方式出生的。早期这些传说都反映出了古代原始部落之中的带有图腾神秘性的拜物情结,后来帝王将相这种传说只不过是故作神秘化的编造出身而已。

这就是姓来自图腾说的故事。

关于这种假设,是从人类学角度考察姓氏起源的一个高瞻远瞩的想像,不考虑上面三个牵强传说的话,这种姓来自图腾的假设看起来非常合理,现代的学者如孙作云、丁山、董家遵等诸位先生都持这种看法。可这种看法也有漏洞,那就是看看古代传说,往往一个人的后代有很多个姓,比如黄帝二十五个儿子就分了十几个姓。可图腾这种带有部族保护神性质的标志性符号只有一个,这就有点讲不通。再就是上文姬姓的由来除了“履大人迹”的传说还有一个姬姓由来的传说,说是黄帝居姬水,因水为姓。这就和姓起源图腾说有点矛盾。我们中国上古时期的古人古事传到今天往往东一榔头西棒槌,乱得让人不知所从。比如三皇五帝的传说,就有很多套班子成员。但如果我们以简驭繁,看看它乱象后面的东西,知道这是今文派和古文派的两种说法不同所致,便能看得很清楚。这有点类似看皮影戏,前面是让人眼花缭乱的线来线去,绕到后面一看,不过是两只手在那里挥动。姬姓的由来的两种说法也不过是两种观念在打架,一种是神秘意味的图腾思想,一种是摒除怪力乱神的部族发源地说法。

判别这点还不难,最难的是搞不清图腾、姓、居住地名字三者由来的谁先谁后。比如炎帝部落,我们知道它是姜姓,图腾为羊,姜水又是炎帝部族居住地。

图腾、姓、发源地这三个元素互异排列组合数为六,这三个元素谁来自谁,谁老大谁老二,说实话,我也说不准,每一种说法的证据都不么充分。下面,我们先来排列组合一下。

图腾(羊)←—姓(姜)←—发源地(姜水)

图腾(羊)←—发源地(姜水)←—姓(姜)

姓(姜)←—图腾(羊)←—发源地(姜水)

姓(姜)←—发源地(姜水)←—图腾(羊)

发源地(姜水)←—姓(姜)←—图腾(羊)

发源地(姜水)←—图腾(羊)←—姓(姜)

这六种组合,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再就是姓来自母系氏族所在地或始祖说。

姓这个字偏旁是个女字,一边是生,这个字的形体结构,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里从文字学的角度是这样称呼它的:“从女生,生亦声。”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姓,是个会意字,同时也是个形声字。

姓字和女有关,根正苗红的三十五个姓里面又有很多姓和女字有关,如姜、妫、姚、赢、姬,妘、姒等,所以从这点上,现在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姓的起源和古代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有关系。

关于母系氏族社会,现在对它一般的定义是这样的:母系氏族社会是早期社会的一种组织形态,在这一段时期中,女性掌握氏族的领导权,世系按女性继承,比如,我国的仰韶文化就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文化。

从这种观点来看,姓的起源与母系氏族社会联系也很有合理性。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经常会陷入一个循环互证的怪圈。有人认为,因为上古母系氏族女性地位的主导权,所以姓这字的偏旁是女;还有人认为,因为姓字从女,所以能推证出古代氏族社会中女性曾拥有主导权。哪是因,哪是果,哪是前世,哪是来生,愚如我辈,不好说。

我们先看母系氏族社会。

我一直都对母系氏族社会这种以女性为主导权的社会结构都有“天问”——天真的疑问。都说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生活是以植物采集为主,女人干这种活有天然的优势,她们掌控着生活命脉,所以自然就占据领导权;还有一种看法是当时社会没稳定的家庭结构,一个男性可以和很多女性交往,同样,一个女性也可以和很多男性交往。孩子生了,只能确定谁是自个的母亲,无法确定谁是自个的父亲,那时又没有基因认定这一说,女性于是拥有自己的亲友团,枪杆子里出政权,领导权也就顺水推舟的滑入女性的手中。我的“天问”是当时社会生产能力低下,外在环境恶劣,洪水猛兽部落争斗才关乎人身生存的第一等大事,这些事怎么也是大老爷们儿擅长的事吧?仅凭植物采集和生孩子这两档子事好像不足以说明母系氏族社会中女人就占社会主导权,我对此深表怀疑。我们再看女这个字。女字的甲骨文是 ,周代早期的女字金文的写法和甲骨文的写法差不多,到周代中期和晚期其字形有了变化,作 ,(周晚期毛公鼎文)从甲骨文和周代早期金文的写法来看,女字更接近一种跪姿,有人也说这是叉手跽坐之形,无论是哪种姿态,都不像领导的样子。

我对母系氏族社会的看法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未必是当时社会结构中的领导者,我们今天称之为母系氏族社会的这个“母”字,还是要从当时社会中“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辨别个人血缘关系这个角度出发。

那么姓的起源到底是什么?我看还是要回到“姓”字的身边来。汉字发展顺序大致遵循由简易到繁杂,再由繁杂到简易这样一个路子,古汉字中,人符和女符相互通用,没有区别,姓、左人右生这两字在古汉字中最早也没有区分,姓字甲骨文为 ,金文 ,篆文字形 ,都是女性生育的意思。生字和姓字本来是一个字,因为女性生育功能,后来加上女字旁,这个字和母系氏族社会关系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么大。

上古初民社会,男女大防不太注意,更没有什么家庭观念,所聚居一族男女之间的交往没什么禁忌,每个人都爱我所爱,无怨无悔,在自己的伊甸园里撒欢。随着时间的推移,部落之中越来越觉的近亲繁殖会导致人口凋零,这种状况佛罗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一书称之为“乱伦的畏惧”。吃一堑,长一智,对人与人之间血缘关系的辨别也就成为常识。同一血缘关系的便需要一种辨别符号,姓就是这种辨别符号,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谁家的孩子。此时婚姻家庭结构仍未形成,依然还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种辨别符号必须跟随母亲才能形成, “妈妈姓啥我就姓啥”,这就是后来姓和女性之间紧密联系的原因。周代女称姓,男不称姓也是这一古老风俗的遗留。

简单的说,姓最早的来源就是“生”。姓强调谁生,是侧重于辨别血缘关系的族群之统称;而氏强调谁立,是建立在一姓基础上的集团利益关系的家族之统称。

氏的起源

先秦时期的姓大约有三十五个,氏的数量比这要多得多,比如汉代王符在《潜夫论》中说,楚季氏、列宗氏、斗强氏、良臣氏、耆氏、门氏、侯氏、季融氏等四十个氏都属芈姓,一斑窥豹,可见氏的数量一定少不了。如果要问先秦到底有多少个氏,这还真是个难题,统计起来很麻烦。

我国古代家族中实行的似乎是姓氏双轨制,一个人不但有姓,还有氏,如果再加上名字号谥这些零敲碎打的话,一个人的头衔会很多,帽子会很大。我们读《春秋左氏传》,常分不清里面人物的姓氏名字。比如春秋时鲁国有个叔孙州仇,其他的称呼还有武叔、武叔懿子,子叔孙等。这个人的姓氏名字就不好区分。其实他是周公之后,姬姓,叔孙是他的氏,名州仇,东周流行双字谥,所以武是他的谥号,懿也是他的谥号,字是什么,没传下来。这个姓氏双轨制没给我们中国文化添多少彩,倒是添了许多后人认知的麻烦。

周代的时候,氏是姓的下属单位,一个姓能分许多氏。但在上古时,我的感觉是氏不一定隶属姓。氏的本义是“本”的意思。其甲骨文字形为 ,金文 ,是个典型的指事字,其下一点就指出了“本”的意思。与氏字有关的字也大多有根本的意思,低、胝、底、诋、纸等这些字都有根本、基础的意思。所以氏可能比姓的资格还要老。我国最早的神话人物称氏的多,称姓的很少见,如伏羲氏、神农氏、防风氏、燧人氏等。这些人物当然都是云山雾罩,当不得真。可从这些人物名称来看,氏的称呼一定是非常古老的。这些氏们应该是初民社会部落公认的统称,它和强调血缘关系的姓是不一样的,和后来周代姓氏制度中的氏也不一样。它强调的是当时一个部落的某种特征,并以这种特征为氏。

到了周代,分封天下,着眼礼制,氏也随之成为姓之下的一个单位。这一时期,姓和氏的区别非常明显,再到了汉代,姓氏合流为一,二者也就没什么区别了。先秦的氏名来源有多种,比如以居住地为氏,西门啊南宫啊北郭啊;以职业为氏,屠啊陶啊巫啊卜啊;以先祖的字为氏,孔啊季孙啊仲孙啊;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周啊郑啊齐啊蔡啊。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在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中看得更详细。

姓和氏有什么不一样?

从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来看,商代似乎对姓和氏区分并不严格,当然这更有可能是“文献不足征”给我们的误导,商代文献我们看得太少,考古挖掘又发现的太少,知道的也就少,没办法的事。在周代,姓和氏泾渭分明,区别的很清楚,。

先秦姓和氏有什么不一样?古人谈得很多,我在此提炼出几个先秦社会姓氏区别原则。

一、女人必须称姓,男人必须不称姓。 

两个必须。为什么必须?不知道。我猜想还是社会风俗遗留问题,有人说姓代表女系,氏代表男系,这有点颠倒因果,女称姓男不姓姓还是我们上文说过的姓和女性老早就有的相依关系。

举例为证。我们知道小说《封神演义》中有两大美女,都是妖精。大妖精叫妲己,二妖精叫喜媚。这个喜媚的原型其实是夏朝的末代国君桀的妃子妹嬉。这两个人物名称就非常符合古代女性称谓规则。一个是己姓,一个是嬉姓。名分别叫妲和妹。还有两个美女,一个是褒姒,一个孟姜女。褒姒是姒姓名褒,孟姜女严格说来应该叫孟姜,孟是排行,姜是她的姓。叫她孟姜女是小说笔法。《春秋左氏传》中有穆姬、齐姜、邓曼、敬嬴,分别为姬姓、姜姓、曼姓和嬴姓。你看,那时姓还跟在名的后面。有没有例外?有。《春秋左氏传》中有个贾君,是晋文公重耳哥哥晋太子申生的妃子, 她就没称姓,为什么没称姓?我想就因为晋和贾是同姓,都属姬姓,在此算是隐瞒,只用了泛称。

说罢女人说男人。比如我们今天常说的周公姬旦和秦王嬴政,这种称呼实际是错误的,这是今天的称谓习惯。男人必须不称姓,正确的称谓是周公旦和秦王政。这个有没有例外?好像没有,反正我还没发现古书上有称姓的男子。

男子如何称谓呢?基本原则是称氏。有两个例外。一是特别贵的人不称氏,一是特别不贵的人不称氏。如果贵为国君,那就不称氏,而是以国名代之,这个就叫“国君无氏”,如齐侯昭、郑忽等;国君的儿子也没有氏,这叫“公子无氏”,如公子吕、公子突、公子友。再就是地位低的,也没有姓,也没有氏,只能是干巴巴的一个名。

二、姓不可以变,氏可以变。

姓是维系血缘关系的纽带,是为了说明同姓的人都有个共同的“妈妈”,“妈妈”只有一个,姓也就只有一个,是不变的。这种现象古人称之为“姓千万年而不变”。而氏则是因一个利益集团越来越膨胀,膨胀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分裂,比如姬姓,它下面就有孟孙氏、仲孙氏、叔孙氏、后氏等很多个氏,孟孙氏集团再膨胀,它便可以在下面再分氏,如子服氏、南宫氏;叔孙氏集团再膨胀,就出现了叔仲氏等。这种现象古人称之为“氏一再传而可变”。但无论氏在下面怎么分,因为同姓,他们还是一条线上的蚂蚱,相互之间是不能通婚的,这就是我们在古书所见的“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同姓不婚是当时通行的一个说法,实际上婚不婚,也没那么严格。比如上文所说的晋太子申生娶的贾君就是同姓,申生的爸爸晋献公娶的正妃也是贾家人,都是姬姓。实际上,那时同姓而婚的已经不稀罕。

《春秋左氏传》还有这么一个故事。呵,看看我引用此书的频率,就可以知道这书有多牛了。说的是鲁襄公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548年,齐国棠地的大夫——棠公死了,当时齐国的权臣崔杼去开棠公的追悼会,他的司机东郭偃恰好是棠公的小舅子。追悼会上,崔杼看到了棠公的妻子棠姜长得特别漂亮,就对司机东郭偃说,你姐这么美的个人,别可惜了,帮我娶了吧,我亏待不了你。东郭偃说,这怎么行呢,结婚是要看看是不是一个姓,男女要辩姓啊。崔杼破口大骂说,我们他妈的怎么可能一个姓啊,你也配和我一个姓?东郭司机说,你出自齐丁公,我出自齐桓公,都是姓姜的啊。这番话还真唬住了崔杼,愣是当时没敢娶棠姜。

别看我说的这么麻烦,《春秋左传》中只用了五六十个字写了这个故事。

“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东郭偃臣崔武子。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见棠姜而美之,使偃取之。偃曰:“男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不可。”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崔杼和东郭偃这两个同姓在血缘上到底是什么关系。崔杼的老祖齐丁公是太公望的儿子,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崔杼的先人就出自齐二代;齐桓公呢,是齐国的第十五代国君,东郭偃的先人就出自齐十五代。而当时崔杼和东郭偃所处的是齐庄公当政期,齐庄公是齐国第二十二代国君,好了,算一算这个关系就知道,崔杼和东郭偃是各自往上数二十多世才是一个祖先,现在崔杼是崔氏,东郭偃是东郭氏,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基本是属于八杆子打捞不着的关系,但都是姜姓,所以就不能通婚。这故事的尾声是崔杼没信这个邪,到头来还是娶了棠姜;这个故事的尾声的尾声是崔杼杀了国君齐庄公,立了新君齐景公,还差一点杀了我们特熟悉的晏婴;这个故事的尾声的尾声的尾声是棠姜上吊自杀,崔杼也上吊自杀。顺便说一下,棠姜这个名字《史记》中叫东郭女,《列女传》中叫东郭姜。

三、姓氏不是每个人都有。

我们都知道,今天的姓和名字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个体符号,没啥也得有姓和名。先秦时的姓氏名字这四要素并非每个人都有。名和字,古代很多人恐怕就没有,现代也有很多人没有。以前农村风俗,孩子多了,就老大老二小三的叫,后来他们就叫老大老二老三,这个老大老二老三严格说来并不算名字,有的人说这是以排行命名,这种说法不严谨。如少年英雄王二小,就没名字。再比如汉高祖刘邦,出身低下,一家人全都没名字。他爸爸叫刘太公,就是刘老头;他妈妈叫刘媪,就是刘老太太,哥叫刘仲,他是刘季,就是刘二刘三。我怀疑刘邦这个名字是他走上革命道路后才有的。名都没有,更何况字呢?先秦时的姓和氏,只有贵族才有。姓只有三十多个,是社会阶级分化中的产物,不是“贵族”血统的根本没有,比如我们熟悉的盗跖、庖丁,都是职业加名,没姓也没氏。

简单的说,姓侧重血缘,氏是血缘基础上的再生利益集团。古代的姓氏制度其实是等级观念的体现,贵族贵姓世家望族什么的都从这里衍生出来,我国民主平等的观念在几千年文化中迟迟没有声音,其中想必有姓氏制度的原因。

好了,最后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论语》那段“亚饭干三饭缭四饭缺”文字中来。最后我想说的是,据说现在中国油盐酱醋茶都有姓的,那么姓饭的恐怕也有。如果有,我想这个姓就来自“亚饭干三饭缭四饭缺”。注意,这是以古人职业为氏,这个职业不是厨子,而是宫廷音乐家。方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