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野生虎”真的很常见吗?浅谈下“老虎”的濒危之旅

序言:

据2016年英国《卫报》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的“野生虎”数量约为3890只,而其中关于中国纯野生虎的数量,却仅仅只给出了一个“超过7只”的结论。就拿中国特有的“华南虎”来说,尽管现在我们还能在动物园中看到一些“人工饲养”的华南虎,但是事实上,自步入21世纪以后,就再也没有人见过“野生华南虎”的活动迹象。然而,史书中的资料却显示,在中国的古代,“野生虎”其实是很常见的,甚至还因老虎的数量太多而造成了“虎患”。.

古代“野生虎”真的很常见吗?浅谈下“老虎”的濒危之旅

华南虎

古代“野生虎”真的很常见吗?

根据笔者对古代的一些“地方志”以及“笔记”等诸多资料的查阅结果来看,古代“老虎”非但很常见,而且其活动范围更是达到了几乎遍布全国的地步;确实不像如今的“老虎”这样,已经稀缺到要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红色目录濒危动物”的保护名单之中。

就好比万历年间,汉中知府“崔应科”曾上疏《捕虎文》曰:“ 虎豹成群。白沔山峡,白额恣噬。初掠牛羊于旷野;渐窥犬豕于樊落。底今益横。

意思就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在今陕西汉中的山涧林地里面,到处都是“吊睛白额”的凶恶老虎,数量众多,已经达到了危及百姓生命安全的地步。

起初还好一点,还仅仅只是在荒野之中捕食一些百姓饲养的牛羊,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到后面却愈演愈烈,甚至都敢明目张胆的流窜到百姓的家中捕食猪狗,百姓伤亡也就此开始出现。

除此以外,在其它诸如《山阴县志·卷二五》、《泾县志·卷二七》、《安溪县志·卷十》、以及《靖江县志·卷十六》等地方县志的记载中,也均有一些关于今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以及江西省等地区曾经“闹虎患”的案例,伤亡人数更是动辄“百余人”、严重者甚至“上千人”。

还是举个例子吧。

古代“野生虎”真的很常见吗?浅谈下“老虎”的濒危之旅

虎啸山林画像

据《安溪县志·卷十》中的记载:“虎患尤剧,始而窜伏深山茂林,噬樵夫、牧叟,继则咆哮林落......邑民不敢夜行。计数年之内,十八里男妇老少,死于虎者不下千余人。”

意思就是在乾隆二十二年,今福建省东南沿海一带“虎患”极为严重,要么是在山林中伏击一些上山砍柴的樵夫,或者是放牧牲畜的老人,要么就是“虎啸山林”,时不时的咆哮几声,吓得百姓夜间都不敢出门。

而且,据当时的统计结果显示,在这次虎患爆发的数年之内,因“虎患”而伤亡的人数更是达到了“上千人”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省汉中市曾遭受过的虎患,也并不仅仅只是明朝万历年间那一次。

诸如清朝康熙皇帝执政时,位于今陕西省汉中市的西乡县地区,就曾再次爆发过严重的“虎患”,为此康熙皇帝还曾亲自下令“打虎”,以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以至于时至今日,位于今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的“西乡文化馆”里面,还收藏着清康熙五十四年,康熙皇帝为纪念诸多“射虎英雄”的壮举,从而下旨专立的“射虎亭碑”残碑。

足以证明在中国古代,“野生虎”的数量确实是不少的,而且十分常见,否则也就不会闹出这么些因“虎患”而造成人员伤亡的悲剧了。

古代“野生虎”真的很常见吗?浅谈下“老虎”的濒危之旅

描述虎患的画像作品插图

那么,是因为什么原因,让古代“野生虎”这么常见,甚至还闹出了“虎患”呢?

据《本草纲目·虎》中的记载:“虎,山兽之君也。状如猫而大如牛,黄质黑章,锯牙钩爪, 须健而尖,舌大如掌(生倒刺),项短鼻 。夜视,一目放光,一目看物。声吼如雷,风从 而生,百兽震恐。”

意思就是,“老虎”作为一种食肉类大型猫科动物,其不但体型硕大,而且十分健壮,有着“百兽之王”的美誉。

古代“野生虎”真的很常见吗?浅谈下“老虎”的濒危之旅

正在捕猎的老虎

这也就代表着老虎作为食物链中的“顶级掠食者”,其“攻击能力”定然是十分强悍的。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 据生物学家对“虎”生理数据的研究结果来看,“虎牙”的咬合深度能达到“11cm”左右,“咬力”更是能达到400千克左右,而人类一个正常的成年男子的咬力,却仅仅只有31千克左右。

如此悬殊的咬力差距,其中所代表的意义不言而喻,很多人可能就会说了,人类又不是野兽,难不成还能像老虎一样用嘴去咬对手吗?

别急,咱们接着往下看。

  • 单凭《国家地理杂志》所给出的数据结果来看,一只正常的成年老虎的冲刺速度能达到约“90”公里每小时,即便是体重能达到350公斤左右的大家伙“东北虎”,其冲刺速度也能达到将近“56”公里每小时。

换句话来讲,当一只野生老虎尽全力冲刺的时候,其所产生的撞击力量,丝毫不亚于一样“重型机车”所能产生的撞击力量,如此发达的肌肉力量,又有几个人能顶得住呢?

再结合我们现代那时不时就发生的“车祸惨案”来看的话,足以证明“人类个体”的身体素质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了。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在自然界中的“食物链”体系中,野生老虎本身就已经处在了“食物链”的顶端,甚至可以说除了同类以外,老虎几乎没有天敌。

也就是说,除了正常的生老病死,几乎就再没有什么因素能够影响到老虎族群数量的多少了,而且由于古代的科技水平落后,平常人想要“捕获”一头“老虎”还真就不是那么容易的。

古代“野生虎”真的很常见吗?浅谈下“老虎”的濒危之旅

康熙皇帝画像

就好比前文曾提到过的“射虎亭碑”碑文中的记载:“康熙五十一年,知县王穆,乃悬重偿,募虎将数十人,挟弓矢,入林莽,三年之间,射虎六十有四”

意思就是公元1712年,西乡虎患爆发,康熙皇帝下令打虎,西乡知县王穆在悬重赏征集了几十个经验丰富的猎户之后,带着套索弓箭,就那么浩浩荡荡的钻进山林中打虎去了。之后又前后历时三年,才算是暂时解决了西乡虎患,一共捕获到了64只虎。

大家想啊,暂时的解决一次“虎患问题”都得花费三年时间,还只是一个县,那其它地区呢?足以证明古代想要捕获一头野生老虎的难度有多大了。

如此一来,随着“老虎族群”正常的繁衍生息,出没的又多是“山涧林地”等人烟稀少之地,还几乎没有什么对手,其数量自然只会是越来越多,闹出“虎患”也就无可厚非了,毕竟一般人拿它还真没有什么办法。

又是什么原因,让“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以至于到了现代,更是成了“珍惜濒危物种”,面临灭绝的局面呢?

按照笔者个人的理解,“野生虎”数量之所以急剧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栖息环境”被破坏,二是“偷猎活动”的猖獗。

古代“野生虎”真的很常见吗?浅谈下“老虎”的濒危之旅

巡视领地的老虎

  • 先说这第一点:“栖息环境”被破坏

俗话说的好,“一山不容二虎”,按照“野生虎”的生存特点来看,其自出现以来就一直都保持着一种“离群寡居”的生存状态,有着强烈的领地意识。

它们会通过在树干上抓出痕迹,或者是留下气味标记以及虎毛等手段来标明自己的领地范围,而且,这个标记出来的活动范围在生物界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庞大。

就拿咱们耳熟能详的“东北虎”来说吧,其“雄虎”的领地范围最大能达到1000平方公里,雌虎的领地范围略小一点,但也能达到400平方公里。

但是呢,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发展,世界上的人口却越来越多,对于土地面积的需要自然也就越来越大,所以就必不可免的需要开垦荒地、以及砍伐树木来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

继而也就导致了“自然植被”的被破坏,间接的也就代表着“野生虎”栖息环境的被侵占、破坏。

据《安吉县志·卷十二》中的记载:“自嘉庆以后,人烟笛密,无柴薪可以容身,虎患绝少。”

意思就是自清嘉庆年间过后,随着人口的越来越多,开垦荒地的行为也越来越频繁,间接就导致了能满足野生老虎生存条件的地方越来越少,“虎多成患”的问题自然也就很少出现了。

然而,野生虎之所以要给自己划一块那么大的领地,其本身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满足生存所需的“狩猎”条件而已,但是人类的活动,却间接的导致了“野生虎”食物资源的缺乏,甚至是对“野生虎”的大肆“猎杀”。

毕竟那时候的人,可还没有现代这样完善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野生虎”的数量自然而然也就开始了锐减。

古代“野生虎”真的很常见吗?浅谈下“老虎”的濒危之旅

偷猎者示意图

  • 再说第二点:“偷猎活动”的猖獗

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热武器的出现和普及更是把人类的整体实力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而自古就有的“老虎浑身是宝”的说法也就让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开始动起了歪心思。

就好比《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虎睛丸”、“虎骨酒”等“中医良方”。

以及明朝大厨“宋诩”所著的《宋氏养生部》中,还有“烹虎肉”一则,即“盐腌一日,冷水烹,稍热,易水,加花椒、葱,复烹之。”

再加上价格昂贵的“虎皮”推波助澜之下。

一场针对“野生虎”的偷猎活动于此时浩浩荡荡的拉开了序幕。“野生虎”数量也就此开始了迅速的锐减。

直到现代,纵然中国以及其他的很多国家都把“野生虎”列为珍惜濒危动物,让“野生虎”受到了法律的保护,但是却依旧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巨额利益不惜铤而走险,继续顶风作案,从事着偷猎“野生虎”的勾当。

致使“里海虎”、“巴厘虎”以及“爪哇虎”等“虎亚种”已经彻底灭绝,而且,现在找不到任何生存痕迹的“野生华南虎”也随时有可能成为第四个被彻底灭绝的“虎亚种”,处境分外危急。

古代“野生虎”真的很常见吗?浅谈下“老虎”的濒危之旅

野生虎被人工饲养

结束语

好在国家在一边宣布将“野生虎”列为珍惜濒危动物,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一并迅速展开了对“老虎”的人工饲养工作,力挽狂澜,使得很多“极度濒危”的“虎种”获得了安全的繁殖条件。

还拿“华南虎”来说,现在动物园中所存在的那些“华南虎”,不就是国家为“野生华南虎”所保留的最后一线希望吗,对恢复华南虎的种群数量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接下来便是等“虎”的“野生化训练”体系完善后,再让这些经过人工饲养的“虎”,也完全可以独立自主的在野外生活,届时便可以真正的实现防止野生虎灭绝,恢复虎族群可持续发展的真实诉求。

让我们一起来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吧,但愿可以尽早的重现地球生态的“生物多样性”,再也不要让一些生灵只是存在于动物园那冰冷的铁笼里,甚至是我们脑海里那虚无缥缈的“记忆”当中了。

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