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老帥大病初癒就上戰場,碰上硬骨頭,無奈向老部下「求助」

1948年上半年,華北我軍隨著戰場上的節節勝利,主力部隊有了空前的發展。除晉察冀軍區的二、三、四縱隊及晉冀魯豫軍區的八、十三縱隊外,又編組了第一、第六、七、十四、十五等5個縱隊。其中,野戰軍分為兩個兵團,一兵團轄八、十三、十四3個縱隊,軍區徐向前副司令員兼一兵團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周士第任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二乒團轄二、三、四、六4個縱隊,楊得志任司令員,羅瑞卿、楊成武分任第一、第二政治委員。

這位老帥大病初癒就上戰場,碰上硬骨頭,無奈向老部下“求助”

另外,北嶽軍區組成一縱,冀中軍區組成七縱,共9個縱隊,2個炮兵旅。加上地方部隊,總兵力達42萬人。此外還有補訓兵團4個旅16個團。華北戰區的另一半,山西戰場也是好戲連臺。繼運城、臨汾大捷後,我軍又取得了晉中大捷的驕人戰績。而導演出這一系列戰爭活劇的,正是在我軍戰史上威名赫赫的徐向前元帥。徐向前祖籍山西。他的老對手閻錫山也是地道的山西人。在家鄉的黃土地上,徐向前風光無限,給“土皇帝”閻錫山好好上了一課,更把勝利的戰車推得滾滾向前。

1948年是徐向前病癒復出後連戰連捷,勝利記錄達到高峰的一年。抗戰後期,一向能征善戰的八路軍一二九師副師長徐向前病倒了。一個征戰沙場幾十年的戰將每日與病榻相伴,其痛苦、煩躁也許更勝過病魔本身的折磨。無奈中,他只得在延安的醫院裡與眾人歡呼抗戰的勝利。當解放戰爭的大幕猛然拉開時,一直惦記著部隊的徐向前再也躺不住了。雖然他清楚地記得毛澤東來醫院看望他時說的話:向前同志,安心養病,以後國民黨不會叫你閒著的!但當全國戰場上的隆隆炮聲傳來時,他每時每刻都難以安心。

這位老帥大病初癒就上戰場,碰上硬骨頭,無奈向老部下“求助”

1946年11月,在得到中央同意後,徐向前興奮地簡單收拾了行裝,離開延安,不顧沿途敵機的轟炸掃射,晝夜兼程地趕赴山西前線。1947年6月,徐向前被中共中央軍委重新任命為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當時,劉伯承司令員和鄧小平政委已經千里躍進大別山,山西戰場上的軍事、政治擔子都落在了他這個告別戰場兩三年的戰將的肩上了。但血與火中衝殺出來的徐向前信心十足,他還要在戰火中重新鍛鑄他那把曾經是十分鋒利的戰爭之劍。在瞭解了戰場情況以後,他決定首先攻取運城,再奪取臨汾,打兩個漂亮的殲滅戰,試試刀鋒。

誰知運城和臨汾竟是兩個硬桃核。徐向前病後出征,雖然取勝,但勝得並不輕鬆,甚至可以說全靠巧妙的戰術攻克這兩座城市。徐向前到晉冀魯豫戰場的一個多月前,太嶽軍區的部隊曾經打過一次運城,因城堅難摧,主動撤離。徐向前到達運城前線後,決定以王新亭的第八縱隊和呂梁獨三旅、太嶽三團等部隊擔任主攻。誰知激戰一週,運城沒有攻下,胡寧市派出的4個旅援兵卻從三門峽地區北渡黃河,前來增援運城。為避免被動,攻城部隊只好先撤退。

這位老帥大病初癒就上戰場,碰上硬骨頭,無奈向老部下“求助”

正當戰士們為沒有打下運城而著急時,徐向前得知王震將軍率領西北二縱路過晉南。想起王鬍子,他一拍大腿:有了。他一刻也沒有耽擱,馬上去找王震商量,請王震這個縱隊協助攻城。王震笑呵呵的,答應得很痛快。說起打仗,他也是個急性子。王震向徐向前提了個條件:此事須得毛澤東同意。

徐向前向毛澤東報告後,毛澤東表示同意,並指出,王震縱隊應位於黃河北岸要點,確實保證河南敵不能北渡,方有把握,否則敵必增援,攻運城仍無把握。毛澤東主要考慮胡宗南在黃河南岸的4個旅和1個騎兵團是增援運城的主要力量,特別提醒徐向前和王震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