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星刮痧刮到“血管爆炸”?却大呼过瘾!这属于伪科学吗?

现如今,随着养生潮流的盛行,许多人发现,经常性的刮痧按摩不但可以使身心放松下来,还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因此刮痧成为了人们十分喜爱的一种中医保健方式。

前段时间香港女星阿娇在微博晒出了一张自己刮痧后的照片,这背刮得跟烧焦了似的,看得人头皮发麻。

某女星刮痧刮到“血管爆炸”?却大呼过瘾!这属于伪科学吗?

而这条微博也引起了粉丝间的激烈争论,有懂传统中医的粉丝认为,这是阿娇体内湿气过重,不然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痧。而部分粉丝则认为,这是伪科学,很容易导致横纹肌溶解引发肾衰竭。

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刮痧是伪科学吗?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刮痧?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某女星刮痧刮到“血管爆炸”?却大呼过瘾!这属于伪科学吗?

而在西方医学中认为,刮痧后皮肤留下红色,是外界物质摩擦皮肤,刮破了皮肤内大量毛细血管,导致机械性皮下出血,而并非身体内的“毒素”。

那难道说咱们老祖宗流传千年的“刮痧”就是一个笑话吗?其实不是的,中西医本就是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阴阳平衡,而西医讲究的是化学试剂。而一味的用西医的医学理论否定刮痧显然是片面的。

某女星刮痧刮到“血管爆炸”?却大呼过瘾!这属于伪科学吗?

在传统中医中,刮痧可以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扩张毛细血管,达到排毒养颜、开窍醒脑、舒筋通络、行气活血以及祛湿化浊的作用,进而可以平衡阴阳,提高抗病能力。

中医讲究中庸之道,任何事都要点到为止,就算刮痧能起到日常保健的作用,但像阿娇那样刮,明显是刮多了,刮狠了。要知道,用对用好,砒霜成良药;用错瞎用,人参赛砒霜啊!

清醒点!刮痧不是越疼越黑越有效!

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其实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越痛越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

1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刮痧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的人群也越来越多,很多人在日常健康理疗的时候会选择刮痧。像感冒发烧、高温中暑、胃肠痉挛等刮痧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某女星刮痧刮到“血管爆炸”?却大呼过瘾!这属于伪科学吗?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刮痧哦!任何治疗方式都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注意,会引起潜在的风险反而加重病情。

不适合刮痧的人群:孕妇、6岁以下的小孩、常年生病的老人、有出血倾向的人群、气血虚弱的人

不适合刮痧的病症:

心脏或肾脏功能衰弱、高血压、皮肤病、癌症、慢性病、白血病、糖尿病等

2

把握好刮痧时间很重要

刮痧的次数和时间都是需要控制的,刮痧不是刮的越多越好,也不是什么时候刮都行,刮痧过多的话,是会对自己的皮肤造成伤害,这样也起不到相应的保健的作用。

某女星刮痧刮到“血管爆炸”?却大呼过瘾!这属于伪科学吗?

一般来说一天之内不要频繁刮痧,中午不宜刮痧,早上刮痧的效果比下午好。每次刮痧时间不应超过30-40分钟,初次刮痧时间应适当缩短。

体质瘦弱的人总体刮痧时间应当少于20分钟。同一部位两次刮痧时间应间隔5-7天,原则上是皮肤无痧斑、被刮处用手轻触无痛感时才可进行第二次刮痧。

3

刮痧的误区要知道

刮痧是要看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的症状要在不同的穴位上刮,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通常,出现感冒、发烧等症时,可以刮刮背部,因为所有脏腑的背俞穴都在背部,所以,刮背部也可以调整各个脏腑,让体内的“毒气”排出。

某女星刮痧刮到“血管爆炸”?却大呼过瘾!这属于伪科学吗?

提醒大家不要在骨头部位刮痧,如脊椎,脊椎上都是骨头,如果力度掌握不好是很容易受伤的。

有些人认为,刮痧时出痧越快说明身体越不好,出痧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出痧”快慢并不代表效果好坏,而与皮肤是否敏感有关,有的人刮痧之后,皮肤上看不出什么,但表皮的毛细血管可能已经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