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蘇東坡你還是只知道東坡肉嗎?

提到蘇軾,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了,大全才蘇東坡,他是文學家、書法家、畫家、佛學家,還是吃貨喜聞樂見的美食家。提到他美食家的身份,除了東坡肉大家還能想到什麼呢?蘇軾這種大吃貨對中華美食的貢獻當然不只東坡肉啦。

提到蘇東坡你還是隻知道東坡肉嗎?

蘇軾作為中國最知名的文學家之一,傳世的詩詞有3000多首,其中提到吃的有1000多首,還有400來首專門寫吃的。這一組數據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吧?其中最為人們所知的是“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曾經的編編單純地以為這只是一個詩人感到春意的喜悅,後來才知道這根本就是吃貨的胃在騷動啊。還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嗯,喜食荔枝,唐有楊貴妃,宋有蘇東坡。

提到蘇東坡你還是隻知道東坡肉嗎?

作為資深吃貨,當然不會單純地歌頌美食啦,動手研製美食才是一枚頂級吃貨的修養。比如最負盛名的東坡肉就是蘇軾在被貶黃州時的發明,是的發明。宋朝時,豬肉並沒有現在這麼流行,烹飪技術也沒有現在發達,相比於肥膩的豬肉人們更喜歡羊肉、雞肉。蘇軾是被貶到黃州的,待遇並不好,別說殺雞宰羊了,想吃瓜果蔬菜都不容易。他只好將目光轉向無人問津的豬肉。他潛心研究一段時間菜譜後,發現用“小火慢燉”的方法煮出來的豬肉特別香,至此人見人愛的東坡肉就誕生了。作為才高八斗的文學家,蘇軾還作了一首《豬肉頌》來說明呢。

提到蘇東坡你還是隻知道東坡肉嗎?

蘇軾可能還懂得一些藥理知識,有一次他生了嚴重的痔瘡。去看大夫,大夫開了很多中藥,都苦哈哈的,大吃貨蘇軾當然吃不下啊。於是他將茯苓和黑芝麻混在一起做成了東坡藥餅。這有的人愛吃卻死不承認,但是蘇軾不一樣,他自稱老饕。老饕老饕,就是出自他的《老饕賦》。大家都知道,蘇軾有一個好基友——佛印。佛印是個和尚,兩人經常一起研究素食。這東坡豆腐、東坡羹就是他兩一起研究的結果。

提到蘇東坡你還是隻知道東坡肉嗎?

蘇軾被貶惠州的時候比在黃州還要慘些,只能啃羊骨頭。但是吃貨的潛質一直還在,他發明了火烤羊脊骨的獨家吃法,後來這種吃法被人們改造成羊蠍子火鍋。憑藉著這種走到哪吃到哪的精神,蘇軾的一生真真是行走的“舌尖上的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