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仁義」的戰鬥——他突發奇想,差點招致全軍覆沒

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位時任用賢臣良將,內修國政,以仁義治國,使得國力大幅提升。不過他給後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並不是霸業,而是他的不可理喻的“仁義”。

史上最“仁義”的戰鬥——他突發奇想,差點招致全軍覆沒

公元前639年,宋襄公邀請楚國會盟,他的哥哥勸說宋國是小國,爭當霸主會招致災禍,如果執意如此,至少也要帶上軍隊以防不測。宋襄公說,自己已經說好不帶軍隊,怎麼能不講信用呢?結果會盟時,宋襄公與楚成王就霸主問題發生爭執,由於楚國事先埋伏好軍隊,所以一下子就活捉了宋襄公。最後還是在魯國的調停下,宋襄公才被釋放。

史上最“仁義”的戰鬥——他突發奇想,差點招致全軍覆沒

公元前638年,宋楚兩國爆發泓水之戰。宋襄公在河邊擺開陣勢,準備迎戰,這時楚軍正在渡河。宋國司馬子魚勸說宋襄公,楚軍勢大,正好可以趁著他們渡河前去偷襲消滅他們。結果,宋襄公指著身旁的“仁義”的大旗說,我們是仁義之師,怎麼能趁著別人渡河到一半前去偷襲呢。楚軍全部渡河後,子魚又勸說趕緊趁著楚軍尚未布好陣勢,主動出擊可一戰成功。然而,宋襄公說怎可貪一擊之利,而不顧萬世之仁義,非要等到楚軍佈陣完畢後才開戰。子魚無可奈何地說,作戰的目的就是為了取勝,沒有什麼君子之道,如果按宋襄公的做法,還不如直接去當奴隸。

史上最“仁義”的戰鬥——他突發奇想,差點招致全軍覆沒

戰鬥的結果可想而知,宋軍被楚軍打得大敗,幾乎全軍覆沒。宋襄公大腿被射傷,已不能站立,他的“仁義”大旗也被楚軍搶去。最後,他還是在手下將士的拼死保護下,才突出重圍。一年之後,宋襄公因為舊傷復發,不治而亡。

史上最“仁義”的戰鬥——他突發奇想,差點招致全軍覆沒

需要強調的是,周朝的那個時代是十分講究禮義的,在戰爭中的“君子不重傷”(不去傷害已經受傷的人)、“不禽二毛”(不去擒拿那些白頭髮的人)和“不鼓不成列”(不去進攻還沒布好陣勢的敵軍)堪稱當時必須遵守的“戰爭法則”。宋襄公的行為也正是為了履行他心中的“義”,精神是難能可貴的。只是放在如今來看,這種做法是完全不可理喻的,甚至被後人稱為“迂腐的仁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