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壽命最短的航空母艦,僅僅存活十幾個小時,就被敵軍擊沉

歷史上壽命最短的航空母艦,僅僅存活十幾個小時,就被敵軍擊沉

航空母艦作為海上作戰最有利的保障,是每個軍事強國都渴望擁有的存在,這也是我國近年來不斷研發航母的原因。而且每一艘航母的造價都是十分昂貴,自然是希望使用時間越長越好。但是歷史上的這艘航母,僅僅服役17個小時,就被人給擊沉了...

歷史上壽命最短的航空母艦,僅僅存活十幾個小時,就被敵軍擊沉

世界上最短命的這艘航空母艦就是來自日本的——“信濃號”。信濃號航母的出現,曾被日本視為改變戰局的存在,這艘航空母艦在當時來說無論是排水量還是載重量都是排名世界第一。日本當時想要扭轉敗局,孤注一擲花費不到四年半的時間就將信濃號建造完成。

歷史上壽命最短的航空母艦,僅僅存活十幾個小時,就被敵軍擊沉

當時的美國正在對日本各地進行無止境的轟炸,“信濃號”因此也被搬到海港中隱蔽起來。直到1944年的11月,美國軍方停止轟炸過後,這艘號稱能夠承受500公斤炸藥轟炸的超級航母,在三艘護衛艦的保護下,準備離開海港,向美國發起反擊。

歷史上壽命最短的航空母艦,僅僅存活十幾個小時,就被敵軍擊沉

但是誰能想到的是,在開往海上的過程中,被美國潛艇發現。僅僅下水不到17小時的“信濃號”超級航母,瞬間被魚雷轟炸擊沉,從徹底竣工到下水,出現不到50天,就葬身魚腹。壽命如此之短的航空母艦在海戰史上是唯一的。因此,該艦是世界上壽命最短的大型航空母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