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與IBM合作調整,王健林和羅睿蘭誰被坑了?

萬達與IBM合作調整,王健林和羅睿蘭誰被坑了?

萬達與IBM合作調整,王健林和羅睿蘭誰被坑了?

近日,萬達集團旗下網絡科技集團公有云服務板塊被爆出部分業務部門解散的消息。

消息稱,萬達雲公司銷售部、市場部、解決方案部等部門解散,解散的原因則是公司與IBM的公有云合作談判並不順利。

目前人員調整的消息基本可以確認,但並不清楚調整是否涉及公有云板塊所有員工。萬達雲擁有員工約200人左右。

據悉萬達網絡科技集團旗下主要有四大業務板塊:包括數字商業、智慧生活、金融科技和公有云服務。此次萬達人員調整的部門為萬達網科與IBM合作的公有云服務板塊。

對此萬達內部人士回應稱,這個(與IBM合作)項目仍在正常進行,下一步,萬達還將繼續推進IBM公有云技術在中國的落地。關於此次調整,是雙方在合作推進中,根據實際情況,在角色定位、推進節奏及責任義務作出的相應調整。

本月初,微博認證為上海交通大學軟件學院副教授的博主@李停舟發佈關於萬達雲的微博,稱萬達在把所有高薪僱來的職員在試用期前一天解聘。

而在該微博下,有另一名網友表示,萬達雲“高薪聘請各路豪傑,試用期基本掌握你技術,試用期結束跟你講不合格捲鋪蓋滾 ”。該內容並未得到證實。

萬達與IBM合作調整,王健林和羅睿蘭誰被坑了?

萬達與IBM合作調整,王健林和羅睿蘭誰被坑了?

發佈會還是商業互吹?

萬達與IBM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一年多前。當時王健林可謂雄心勃勃——先定一個小目標,賺它一個億!

2016年10月12日,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集團總部會見IBM全球董事長羅睿蘭(Ginni Rometty),雙方達成了合作意願。

2017年3月19日,萬達網絡科技集團與IBM在京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王健林、羅睿蘭共同出席了簽約儀式。

萬達表示將與IBM共同推進IBM公有云在中國落地。萬達稱,通過此次合作,中國企業將獲得相關的IBM雲基礎架構即服務、平臺即服務(IaaS 與 PaaS)以及IBM Watson、區塊鏈和物聯網等先進技術。並表示這是IBM全球幾十個雲服務中唯一與其他企業合作推出的公有云服務。

與其說是一場發佈會,還不說就是赤裸裸的商業互吹。2017年8月,萬達網科集團在官網公佈了與雲服務合作的後續時間表,具體為:萬達雲服務將於2017年年底邀請試用,在2018年的一季度正式發佈成都區域第一期的雲服務等。

萬達與IBM合作調整,王健林和羅睿蘭誰被坑了?

萬達與IBM合作調整,王健林和羅睿蘭誰被坑了?

不過,目前來看這一計劃可能不會按照原時間表推進。具體原因,從王健林最近的發言能略窺一二。

稍早之前,王健林為蘇寧張近東站臺時承認萬達做了兩年多探索,線上線下的融合不太成功,未來要往人工智能的方向上走。

對於萬達網科集團來說,“雲計算更多的是一個技術概念,物聯網、AI則更多代表一個業務場景,把這些融合到一起就是數字化轉型。”

萬達的數字化轉型包括三個重要要素:創新、業務場景、新技術。也就是說,利用成熟的企業級新技術,開展企業商業模式或業務場景的創新。

但是從上個月萬達雲與神州雲動CloudCC CRM項目啟動會來看,原本看起來高大上的合作,落地卻顯得沒有多少科技含量...

“雲代理”IBM有多坑?

據業內人士透露,雲計算有一定的技術門檻,需要長時間的投入,比如線下公有云基礎設施的選址、建設、調優及對外提供服務需要2-3年的時間週期。

亞馬遜AWS早在2013年12月就開始在中國區域提供雲計算平臺服務,並於2014年開始有限測試,但直到2016年才開始商用。

國內剛起步的雲服務公司也都是採用“引進來”的方式,使用亞馬遜、微軟等廠商的底層技術和服務。目前公共雲IaaS市場排名靠前的騰訊雲,也是先與IBM softlayer合作積累經驗。

萬達與IBM合作調整,王健林和羅睿蘭誰被坑了?

2016年騰訊雲還因為對象存儲COS、Web管理界面無法批量刪除文件,引起用戶在論壇裡抱怨,不知道這個鍋IBM該背嗎?

隨後騰訊雲就更換了合作伙伴,並在去年9月與甲骨文達成戰略合作,引入後者完整的企業級雲服務解決方案後迅速起飛。

IBM是以系統集成商成名的,為何會被騰訊雲嫌棄呢,難道真的是雲服務實力不行?那麼同萬達網科合作的含金量有多高呢?

其實“藍色巨人”早已演變為雲代理(cloud broker)和入口:不僅提供自己的SoftLayer,還轉售亞馬遜網絡服務和微軟Azure的雲服務。

去年IBM還推出了一種名為cloudMatrix的IT即服務解決方案,成為公共雲提供商以及內部基礎設施的入口——就是把收購的Gravitant服務換了個馬甲而已。

這樣一家各種坑隊友、連續16年營收增長几乎為零的雲服務一級代理商,也只有萬達網科集團會當作大腿一樣抱著了。

順便一提,萬達網絡科技集團官網並未在國內備案,使用的還是香港阿里雲服務...

合作模式成雙方分歧點

至於萬達與IBM的公有云合作談判並不順利,也並非個例。類似的情況光環新網和亞馬遜AWS也遇到過。

2016年8月,光環新網(SZ.300383)與亞馬遜簽訂了關於亞馬遜授權公司在中國境內提供並運營北京區域亞馬遜雲技術及相關服務(AWS)的《運營協議》,協議有效期兩年,到期後自動續展一年。這也標誌著AWS在中國正式開始商用。

但根據中國的法規,在中國提供公有云服務要滿足兩點要求:1,所有中國的數據必須留在中國;2,所有技術服務都由中國提供。

而AWS並不希望客戶數據、軟件、服務器等意味著核心競爭力的部分落入第三方公司的手中。因此,儘管AWS已經在國內找到了合作方,但雙方對於數據、軟件等因素的主導權依舊懸而未決。

直到今年11中期光環新網宣佈以不超過人民幣20億元、分期付款的方式向亞馬遜購買基於亞馬遜雲技術的雲服務相關的特定經營性資產(包括但不限於服務器等IT設備),並基於該等資產在中國境內提供並運營基於亞馬遜雲技術的雲服務,AWS在中國才算正式落地。

這次收購事件為AWS在華的合規問題找到了一個相對合理的解決方案。即光環新網所購得的算是前端的運營服務;而亞馬遜則將退居後方,提供更底層的技術支持。

世紀互聯和微軟Azure雲服務的合作差不多也是這種模式。最近亞馬遜AWS又引入西雲數據,只能說貴圈真亂。

萬達與IBM合作調整,王健林和羅睿蘭誰被坑了?

自從2007年成立以來,亞馬遜AWS每年都會有幾次降價,不高於20%的毛利率,也讓光環新網這樣的國服運營商吃不消——已經陷入一種“增收不增利”的狀態。

光環新網2016年的年報顯示與AWS相關的費用佔到總營業成本(約16.77億元)的比例高達60.8%,其中廣告推廣費約6.5億元,技術服務費約3.6億元。

如果萬達網科“代理”IBM雲服務,第一年付出的成本可能在10億元上下。推測雙方談判的一個分歧點就在於合作及分成模式。

早期的合作模式應該這樣的,萬達網科為IBM的客戶提供IDC服務,並收取相應的費用,而IBM則負責提供IT和軟件服務 。 後期的合作模式則是,萬達網科提供全部的IBM雲服務,並收取相關費用。

一方面,萬達網科並沒有世紀互聯(微軟Azure運營商)、光環新網的運營經驗,IBM內部自然也是有點b數的。另一方面,萬達網科對IBM的分成方案不滿意,自己賺不到錢,導致雙方談判不太順利

結語

除萬達雲以外,萬達網科旗下飛凡網近期也爆出將進行大規模裁員,裁員幅度超過70%。對此萬達回應稱,此舉系正常員工優化調整,70%的數字無從核實。

另有消息稱,整個萬達網絡科技集團目前任職員工在6000人左右,會裁員至800人,裁員比例接近90%。

根據萬達2017年度工作報告,2016年萬達網科集團收入41.9億元,2017年給萬達網科集團定下的收入目標為65億元。

此前還報道稱萬達網絡科技集團推遲了原定於今年進行的15億美元(大約100億元人民幣)融資方案,時間推遲到至少2018年年初。

萬達與IBM合作調整,王健林和羅睿蘭誰被坑了?

萬達網科融資計劃推遲,很可能是營收目標未完成。萬達雲同IBM的公有云合作恐怕也是為融資服務的,但因為技術、運營、資金等問題進展不太順利(現在的公司都被樂視帶壞了)。

而且萬達只是充當二級代理商的角色,底層技術及服務全看IBM臉色,後者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就像暴雪可以踢掉九城,選擇網易作為《魔獸世界》國服的代理商一樣。

傾巢之下安有完卵,萬達資金流告急,各個業務裁員也在預料之中。別看官方回應是業務調整,這事基本上要黃了——沒錢想都不要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