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溫度:話說中國古代帝王的諡號中每個字背後的涵義各有千秋

小時候比較喜歡歷史,我這人吧,雖然是個理科生但是偏偏對歷史課情有獨鍾,那會兒天天背歷史課本,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等等一系列帝王將相諸如此類的歷史大事記以及時間地點人物過程意義等等,我一直以來對帝王的諡號很感興趣,簡簡單單的一個字可以用來涵蓋一個帝王數十年的文治武功的一生,你說這個字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但是那時候網絡沒現在那麼發達,我用來了解這些諡號的唯一工具就是一本《新華字典》!

漢字的溫度:話說中國古代帝王的諡號中每個字背後的涵義各有千秋

首先我要說明的一點是,這個諡號,是帝王將相死之後,後世的人給他們上的諡號,用一個字高度概括帝王們的一生!帝王生前是不知道自己的諡號是什麼的?比如說小時候看《封神榜》,裡面的大暴君紂王,一張口就是我紂王如何如何,當時看起來特別好看,現在一看都想笑,紂王本名叫子受,也被稱為帝辛!而紂王這個稱呼是打敗商朝的西周朝廷給帝辛封的諡號,“紂”是什麼意思?殘義損善曰紂,紂王荼毒天下,殺害忠良,正好是殘義損善啊,簡單一個漢字還真是把紂王的一生給說了個明明白白

漢字的溫度:話說中國古代帝王的諡號中每個字背後的涵義各有千秋

還有比如說,漢獻帝劉協,小時候我一直以為漢獻帝的“獻“字,是因為漢獻帝把漢朝獻給了曹魏,所以叫漢獻帝!哈哈,現在想想真是大錯特錯啊,博聞多能曰獻,說明曹魏給劉協的評價是相當高的,這個獻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個褒義詞!

一般來說,皇帝的諡號分為三種,上諡、中諡和下諡!

漢字的溫度:話說中國古代帝王的諡號中每個字背後的涵義各有千秋

上諡就是表揚型的諡號,每個朝代基本都有文帝,武帝,比如說漢武帝劉徹,漢文帝劉恆,光武帝劉秀,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宋武帝劉裕等等,這些都是文治武功很不錯的帝王,所以諡號都是文武,經天緯地曰文,克定禍亂曰武!經天緯地和克定禍亂很明顯都是褒義詞,比如說還有景帝,西漢初期文景之治的漢景帝,也是著名的賢君,還有一個大家可能都不太知道,光緒皇帝死後,諡號也是景帝,德宗景皇帝,布義行剛曰景,滿清朝廷給光緒皇帝的評價也很高,其他的還有貴而好禮曰德,功德盛大曰高,照臨四方曰明,這些都是表揚型的諡號

漢字的溫度:話說中國古代帝王的諡號中每個字背後的涵義各有千秋

中諡就是屬於同情型的諡號,為什麼同情,比如說,漢殤帝劉隆,出生三個月立為皇帝,不到一歲就死了,這種沒法給他採用表揚型的諡號啊,沒來得及學文習武呢,這樣的帝王諡號一般都會使用同情型的諡號所以諡號為漢殤帝,短折不成曰殤!還有一類,比如說皇帝自己沒啥過錯,結果祖宗作孽報應在他身上,結果身死國滅,這種一般諡號為愍或者懷,在國遭憂曰愍,慈仁短折曰懷,最出名的就是西晉王朝最後的兩個皇帝,晉愍帝司馬鄴和晉懷帝司馬熾,實話實說,這兩個皇帝還真不是那種昏君,但是啥辦法呢?點兒太背了,八王之亂耗盡了國力,結果五胡亂華時,西晉沒有能力抵抗,結果兩位皇帝全都被俘虜殺害

漢字的溫度:話說中國古代帝王的諡號中每個字背後的涵義各有千秋

下諡就是屬於批評型的諡號了,也叫惡諡!用來概括那些昏君暴君的一生,比如說剛才說的商紂王,還有隋煬帝,周厲王,漢靈帝,這些都是批評型的諡號!殺戮無辜曰厲,好祭鬼怪曰靈,去禮遠眾曰煬,聽聽,都是不啥好字眼!

漢字的溫度:話說中國古代帝王的諡號中每個字背後的涵義各有千秋

漢字真是有內涵,有溫度啊,不光是皇帝,像后妃,文武大臣也有自己特定的諡號,尤其是后妃,有一個事情讓我到現在都還能笑出聲來,《康熙王朝》裡面的康熙皇帝的老祖母孝莊太后,一開口就是我孝莊怎樣怎樣,孝莊不是他的尊號,而是她死去之後的諡號,也不知道這電視劇導演是沒文化還是故意的,真是讓人笑掉大牙!清朝所有的后妃的諡號都是孝字開頭的,比如說孝莊太后,最近熱播的《延禧攻略》的富察皇后的諡號是孝賢皇后,魏瓔珞的諡號是孝儀皇后,而慈禧太后的諡號是孝欽皇太后,而這個慈禧是尊號,孝莊皇太后的尊號是慈壽太后,《康熙王朝》裡他應該說我慈壽太后,而不應該說我孝莊,因為她是不知道自己死後被追封的諡號的

漢字的溫度:話說中國古代帝王的諡號中每個字背後的涵義各有千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