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全面推行小型汽車、貨車等車輛實現全國「通檢」

今年6月,公安部在全國部署推出4方面20項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措施,並於7月份在全國36個大城市率先推行“申請材料減免”、“18類業務一證即辦”、“一窗通辦”、“自助快辦”等8項簡捷快辦、網上通辦、就近可辦的改革措施。9月1日起,20項改革措施將在全國全面推行。其中,機動車全國“通檢”、小型汽車駕駛證省內異地“通考”、機動車檔案資料電子化轉遞等措施將使更多的機動車車主和申請駕駛證的人員獲益。

今後,小型汽車、貨車和中型客車可以跨省異地檢驗,申請人可以直接在機動車登記地以外的省份直接檢驗,申領檢驗合格標誌,無需辦理委託檢驗手續,更好地方便群眾出行,促進物流降本增效。小型汽車駕駛證省內可以異地“通考”,省內居民持身份證在全省範圍內可直接申領小型汽車駕駛證,省外居民在辦理所在省份任一地市居住證後也可直接申領。車輛異地轉籍將實現檔案信息網上傳遞,9月1日起,南京、蘇州、泰州、杭州、寧波、嘉興、南昌、上饒、廣州、深圳、東莞、中山、南寧、柳州、重慶等15個城市試點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檔案電子化網上轉遞,對試點城市間的轉籍車輛,申請人可直接到轉入地車管所辦理,無需再到遷出地車管所驗車、提取紙質檔案,減少群眾兩地間往返。

據悉,隨著各項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措施相繼落地,改革取得良好成效,群眾辦理交管業務更加便捷。在窗口服務方面,各地已減免身份證複印件等申請材料1912萬份,辦理憑身份證“一證即辦”業務1596萬筆,通過自助機辦理業務160萬筆;在網上即辦方面,交通管理互聯網服務平臺、“交管12123”手機APP網上用戶超過2億,累計提供各類服務8.55億次;在就近快辦方面,全國已有5900多家4S店、1700多家二手車市場、1200多家銀行和保險機構代辦機動車新車上牌、二手車轉移登記、抵押登記等業務,6100多個郵政網點代辦補換領駕駛證/行駛證、申領免檢標誌等業務,方便群眾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快辦。

為確保20項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地見效,8月30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再次召開視頻會,對9月1日全面推行20項改革措施進行再強調、再部署。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公安交管部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進一步貫徹中央和國務院“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按照公安部的統一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部門協調,加大督導力度,確保20項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措施精準落地。同時,研究推出更多便民惠民新舉措,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新聞鏈接

20項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舉措明細

1、申請材料四個減免。辦理交管業務時,申請人身份證明免予複印,申請表格免手填寫,車輛識別代號免費拓印,車輛購置稅、交強險、體檢證明等相關部門證明憑證實現聯網後逐步免予提交。

2、18類業務一證即辦。補換領、審驗駕駛證等18類車駕管業務,申請人憑本人居民身份證明一證即辦。

3、普通業務一窗通辦。整合優化車駕管業務辦理流程,推行網銀、微信、支付寶等繳費支付電子化,實現業務受理、資料審核、繳納費用、牌證發放“一次排隊、一次辦結”。

4、個性服務自助快辦。推廣使用自助服務終端,群眾可自助辦理補換領駕駛證、機動車選號、信息變更、交通違法處理等業務。

5、交管服務網上辦理。完善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提供網上補證換證、預約選號、事故處理等交管服務。

6、政務信息網上互通。積極推進交管服務平臺與其他政務平臺互聯互通,群眾在其他政務平臺也可以辦理交管業務,實現“單點登錄、全網通辦”。

7、安全教育網上學習。試點推行互聯網學習教育平臺,方便駕駛人審驗教育和滿分教育網上申請、網上認證、網上學習。

8、交通事故網上處理。推進與法院、保險機構的數據信息共享,推動實現車損事故網上定損、理賠。

9、社會服務網點代辦。推行登記服務站代辦,由汽車銷售商、二手車市場、保險等單位代辦新車註冊登記、二手車轉移登記等車駕管業務,提供購車、選號、投保、繳稅等“一站式”服務。

10、郵政服務網點代辦。建立警郵合作平臺,由郵政網點代辦補換領駕駛證/行駛證、申領免檢標誌、自助處理交通違法等業務,實現就近受理、後臺制證、郵寄送達。

11、延伸農村交管服務。向縣級下放小型汽車登記和駕駛人考試等車駕管業務,有條件的地方可辦理進口車註冊登記;推行鄉鎮政務服務網點代辦摩托車登記、補換領駕駛證等業務。

12、推進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推行“警保聯動”,推動保險公司理賠員與交警、輔警共同上路巡查,快速處置財產損失交通事故。推行在農村建立交通事故協理員隊伍,協助事故快處快賠。

13、實行車輛全國“通檢”。2018年9月1日起,全面推行小型汽車、貨車和中型客車跨省異地檢驗,申請人可以直接在機動車登記地以外省份直接檢驗,申領檢驗合格標誌,無需辦理委託檢驗手續。

14、推進車檢程序優化。對6年內免檢車輛,通過互聯網服務平臺驗證交強險後,直接申領免檢標誌。推動檢驗機構開通網上預約車檢服務,方便群眾“隨到隨檢”。

15、便利車輛異地轉籍。試點推行非營運小微型車檔案電子化網上轉遞,對異地轉籍車輛,申請人不再需要到遷出地車管所提取紙質檔案、查驗車輛,減少群眾兩地間往返。

16、便利駕駛證省內異地申領。放寬小型汽車駕駛證異地申領條件,2018年9月1日起,本省(區)申請人可憑居民身份證直接申請;跨省(區)異地申請人在辦理所在省(區)任一地市居住證後,也可直接在全省範圍內申領。

17、健全監督制度機制。完善監管制度,暢通社會群眾諮詢、投訴、舉報渠道,構建常態化、智能化、社會化的監管體系。

18、加強智慧監管建設。創新大數據、信息化科技監管手段應用,建設信息化監管中心,實現對交管業務全方位監管、全過程留痕。

19、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加強網上網下監督檢查,嚴格違法違規責任追究;建立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對違法違規的檢驗機構、社會化考場等,實施聯合懲戒。

20、加強信息系統安全保障。加強信息數據系統建設與安全技術保障體系建設,防範信息數據應用安全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