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智高起义失败原因有哪些?

侬智高所谓的起义,根本就没有胜算。

首先,要明确一点,侬智高之所以起兵,和宋朝自己并非没有关系。侬智高此人是今天广西一代的少数民族,其本还是酋长。广西一代,在宋朝时期,并不是直接由中央政府管辖,而是属于羁縻州,即少数民族名义上归宋朝 管理,臣服于宋朝,但实际上还是自治。

侬智高起义失败原因有哪些?

而宋朝初期,今越南地区出现了一个交址国,由于地理因素,交址国反而取得了对西南少数民族部落的实际控制权。侬智高和交址国之间有很深的矛盾,其多次和交址国发生战争,但都失败了。于是乎不得不臣服于交址。他曾经三次上书宋朝政府,要求内附,但宋仁宗并没有答应,于是侬智高一怒之下,起兵反宋。

今吾既得罪于交趾,中国又不我纳,无所容,止有反耳

这就是侬智高造反的理由。

要说侬智高在起兵初期,基本上是连战连捷,横扫宋朝的两广,但是在北宋派出名将狄青以及精锐的西军之后,侬智高基本上就没有赢过,最后被狄青剿灭。

因为战争的细节很多,过程复杂,在此不做赘述,但之所以在此提出狄青这个人,是因为决胜的关键和此人不无关系;而之所以提及精锐的西军,是因为这场胜利和西军的关系也很大。

侬智高起义失败原因有哪些?

宋朝的军事制度里头,有一项叫做强干弱枝。所谓“干”,指的是宋朝中央,所谓“枝”,指的是地方各州府。而强干弱枝的意思,就是中央从地方抽调精锐组成禁军,这些禁军大多数在中央或者边境(主要是和西夏的边境),驻扎地方的很少。因为精锐都去当禁军了,所以地方的防卫任务只能交给作为杂牌军的厢军。厢军的战斗力相当之差,以至于每次地方叛乱,北宋都必须从中央调禁军去平叛。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抑制武将。

而侬智高就属于生在好时候的人。南方,向来不是中国古代王朝防卫的重点,所以历来大一统王朝在南方的军队相比北方,都是要略逊一些,而北宋北方的军队本来就不怎么行,更不用说南方。于是乎,侬智高带着民风彪悍的少数民族大军,一路如同切瓜砍菜一般地扫荡了南方的杂牌军。

然而,后来参战的西军,可是北宋唯一长期处于作战状态的精锐,常年在西北和西夏较量。而狄青,也是北宋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名将,说他是北宋第一名将似乎也不为过,因为他是宋朝唯一一个以武将身份担任枢密使之人;其影响力之大,以至于明朝施耐庵的《水浒传》里头,将他列为武曲星转世。

侬智高起义失败原因有哪些?

所以,侬智高的一帮乌合之众,遇到名将带领的精锐,立马现了原形,最后被剿灭。

纵观侬智高起义,他不过就是占了宋朝重文轻武,强干弱枝政策的便宜,事实上从他的兵力,地盘,经济等方方面面都是难以和北宋抗衡的,所以说,他的起兵,注定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