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迅速掀起贯彻落实旅游兴疆战略热潮

乘旅游发展东风 扬跨越发展之帆

——巴州迅速掀起贯彻落实旅游兴疆战略热潮

新疆巴州迅速掀起贯彻落实旅游兴疆战略热潮

8月30日,市民在库尔勒市天鹅河景区(鸿雁河段)游玩。

丝路楼兰网全媒体讯(周海霞 杨坤)8月25日,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会议提出旅游兴疆战略,要求切实把大力发展旅游业摆在关系各族人民福祉、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精神像一股强劲的东风,扬起了巴州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之帆,巴州旅游产业借此东风,乘风破浪,开始加速前行。

目前,巴州正在拟定《自治州文化旅游产业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1+3+3+改革开放”总体工作部署实施方案》《加快巴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及自治州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农业、工业、体育运动、食品行业融合发展等8个配套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党政统筹、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旅游管理体制。举全州之力,聚全民之智,群策群力吹响了加速推动全州文化旅游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号角。

打造新动能 深化全域旅游发展理念

8月25日,陕西游客田文瑞一行在博斯腾湖莲海世界景区游玩后,来到博湖县才坎诺尔乡拉罕诺尔村,在村民李仕付的桃园采摘并购买了几公斤桃子。李仕付说:“每年旅游旺季也是桃子的成熟时间,游客们也喜欢在桃园体验采摘的乐趣,根据季节不同,我以每公斤10~20元不等的价格将桃子出售给游客,每年每亩收入在10000元以上。”在采摘购买了桃子后,田文瑞一行又驱车来到S206线公路附近的“西海龙渔村”农家乐用晚餐,品尝了老板推荐的“西海龙红烧鱼”“博湖清蒸鱼”和“特色剁椒鱼头”等特色菜。田文瑞说:“欣赏了美丽的博斯腾湖风景,体验了乡村采摘乐趣,晚上还能品尝特色鱼宴,这次旅行很充实,也很有趣。”

从景点旅游到乡村特色旅游,这是博湖县今年发展全域旅游的一大亮点。随着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像博湖县才坎诺尔乡这样的特色采摘园和农(牧)家乐已遍布博湖县各个乡镇,在为游客提供新奇的旅游体验的同时,也拓宽了当地农牧民的致富途径。

巴州文化旅游资源的“得天独厚”,在全国旅游界已有一定知名度。为了打响巴州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今年,巴州以“激活千年文化,聚力文旅产业”为工作目标,围绕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能力,拓展文旅发展空间,培育文旅增长极,构建文旅产业新体系,培育文旅市场新主体和消费新热点,实施文旅品牌驱动战略,创新文旅发展新引擎等工作要点,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坚持“融合发展,绿色发展,示范引导”,按照“新文化、新旅游、新视野、新巴州”的工作思路,用新活动、新办法、新思想打造新动能,加速形成巴州文旅资源融合机制,发挥文旅融合倍增效应,丰富全域旅游的全链条,对文旅工作定位更聚焦,思路更清晰,谋划更靠前,措施更务实。

撬动新支点 激活旅游市场内生动力

8月25日,来自全疆各地的300名体育运动爱好者齐聚焉耆县七个星镇乡都酒堡,参加首届“仪尔乡都杯”红酒马拉松赛。游客采摘葡萄、品尝葡萄,葡萄架下洋溢着欢声笑语。

来自重庆市的52岁游客马选菊,游览了焉耆十万亩酿酒葡萄产业园,走进天塞酒庄感受了葡萄酒文化,并参加了葡萄采摘活动。马选菊说,这次体验活动让我感受到焉耆的“红酒之都”美誉果真名不虚传。焉耆县通过举办葡萄酒节系列活动,开展游葡萄园、采摘大赛、研学游等活动,提升了焉耆县及焉耆葡萄酒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今年,巴州坚持“党政主导、文旅融合、激活主体、市场运作”的活动举办原则,秉持“投入最小,效果最佳”的杠杆撬动理念,以市场需求指导活动策划、打造主题活动亮点,激活市场内生动力。

从年初开始,全州及各县市以“旅游+”为核心,在顶层设计、行业联动、社会参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积极尝试,各类项目迅速落地,全域旅游进展取得良好效果:今年1-7月,全州旅游接待人数951.15万人次,同比增长31.2%;实现旅游总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7月实现旅游接待人数363万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总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30%。

巴州各项文化旅游节事活动从6月起就开始密集举行,从最近3个月看来,平均3天就有一场活动,活跃度可见一斑。

这一系列密集的文化旅游活动,为巴州旅游市场持续发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通过各种媒体及平台的宣传,叫响了巴州文化旅游的品牌,彰显了巴州文化旅游的魅力,巴州旅游经济活力逐步释放,巴州文化旅游融合机制发力效果进一步显现。

产业新升级 整体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夏日的梨城之夜,充满着江南风情。孔雀河、天鹅河、鸿雁河、杜鹃河、白鹭河五河十岸流光溢彩,与河岸那些别具一格的亭台楼榭交织成一道令人心醉的城市人文风景线。

在天鹅河景区,大大小小的桥梁有13座。用“步步皆美景”来形容天鹅河景区一点也不夸张,不用刻意地选择,随意地一取框就是一幅极佳的画面。

这座城市的管理者做足了山水文章,营造了美丽乡愁,让文旅融合并深度发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库尔勒把文化元素融在绕城的绿水中,是天鹅河景区能评上国家4A级景区的关键。在景区沿线有岑参雕塑、班超雕塑、香梨雕塑、河图洛书雕塑等人文景观,在田园桥前还有南疆第一大喷泉——梦幻音乐喷泉,沿途众多梨城景观犹如一串由绿丝带串起的珍珠项链。而且天鹅河高低湖旁座落着库尔勒市九馆(党史馆、地情馆、规划展示馆、民俗博物馆、科技馆、档案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三中心(综合展示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健身中心),沿途都有人文景观可看。

目前,库尔勒“一关”(铁门关景区)、“一谷”(库尔勒大峡谷)、“一山”(北山草原)、“一园”(丝路文化园)、“一河”(天鹅河景区)的“五个一”旅游业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疆内外游客开始聚焦梨城。

窥一斑而知全豹,全州各县市下的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这一盘大棋。

今年,巴州整合旅游资源,建立“资源——资本”融合发展机制,整体推进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格局。引进华孚集团与国资公司组建巴州文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同步完成四个景区整合重组工作(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巩乃斯景区,尉犁县罗布人村寨、罗布湖)。

同时,筹集文旅产业发展基金。州、县市人民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州、县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对旅游中小企业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筹资培育航空市场,发展临空经济,出台《自治州促进航空业发展实施意见》和《自治州培育航空市场专项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实行旅游团队进出港补贴,增强旅游航空运输能力。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将旅游业发展指标纳入自治州年度考核绩效评价体系,推动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全域产业体系建设。

各县市还做实以库尔勒香梨、轮台白杏、若羌且末红枣、焉耆葡萄、和静草莓、博湖番茄、和硕辣椒等有机果蔬种植,打造以博湖野生鱼、巴音布鲁克牦牛、尉犁罗布羊等为代表的旅游商品通道平台建设基础工作。

旅游新政策 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游客

7月7日早晨7时,库尔勒火车站的站台上格外地热闹,身着艳丽舞蹈服的演员们,在欢快的歌曲声中,跳起了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舞蹈,欢迎八方来客。当天,巴州用热情的欢迎仪式迎来“坐着火车游新疆百列万人游巴州”大型旅游专列的首批636名游客。首批游客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内游玩了铁门关景区、参观了焉耆葡萄酒庄,欣赏了博斯腾湖,在罗布人村寨游览了胡杨林,还到天鹅河欣赏了夜景,领略了梨城魅力。

“百列万人游巴州”首趟专列开行以后,每个周末都会进行正常的开行,后期乌铁国旅按照游客招揽的情况,将逐渐增加专列数量,并按照合同约定,到年底,专列游客人数将累计达到9万到10万人次,这对巴州旅游业无疑会有巨大的带动作用。通过旅游专列常态化的宣传推介,巴州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会越来越高。

8月17日,在全州范围启动的“巴州人游巴州”大型惠民活动正式启动,给全州人民送出了优惠大礼包——2018年8月17日至10月30日期间,逢周一至周五(周末及节假日除外),巴州人持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或户口本)在巴州旅游景区购买门票实行半价优惠政策;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4月15日期间,巴州人持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或户口本)在巴州旅游景区购买门票实行免票优惠政策。

伴随着巴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品牌塑造”是新时期、新常态、新思维、新阶段下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创新、再定位、再突破。这对全州旅游业界人士来说,又将是一场全新认识、全新推动、全新打响未来旅游目的地的攻坚战,推进旅游产业消费结构从单一、粗放、同质、低层次消费向多样、集约、特色、高端化消费发展。

“鼓荡激情扬征棹,一叶轻舟乘东风。”

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工旅融合、城旅融合、多产融合……乘着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的东风,全州上下将同心协力不断推进旅游业大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