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來一場「輸」的教育

給孩子來一場“輸”的教育

小侄女是一個很要強的小孩,不管是學習也好還是玩遊戲也好,都要贏,一旦輸了,就會難過的一整天不說話也不吃飯,覺得自己很失敗,什麼都做不好,而且以後就再也不會玩這個她沒贏的遊戲。小侄女這種輸不起的行為,我哥跟家人都抱怨過好多次,相當無奈。

有時候孩子的好勝心強是一件好事,特別是在小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正在形成的階段,孩子都希望用“我很棒”,比別的孩子更厲害的體驗讓自己更自信。但是一旦體驗到了失敗和挫折,沒有經過有效的引導,孩子就容易放棄、失落與畏懼。

這種面對失敗、挫折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點點積累起來的,這種能力就是所謂的逆商。

逆商(Adversity Quotient,簡稱AQ)全稱逆境商數,一般被譯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給孩子來一場“輸”的教育

情商與智商決定著一個人是否會成功,但是逆商,卻決定著一個人是否能夠持續的成功。一個人的成功不是一條直線,更多的是無規則的波浪線,有高峰,有低谷,而逆商就是那種排除萬難,不懼失敗,讓自己從低谷爬出的能力。

小時候鄰居家的小孩可可,從小就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小孩,做什麼事都是順風順水,從小都是周邊孩子和家長羨慕的對象,從小每次考試都是優秀,也是我們學渣們的眼裡簡直就是天之驕子。

高考那年可可更是輕輕鬆鬆考進了上海交大。但是從小都是一帆風順的他,卻很難適應大學的生活,周圍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學霸,從小都是前三甲的他,第一次考試就排在了班裡的中流,就一次考試擊垮了他從小堆砌起來的驕傲,從來不會失敗的他忽然覺得自己很差勁,沒有臉回家見父母。

這些壓力導致後來的幾次考試更是發揮失常,越考越差。最終,因為承受不了壓力,申請休學一年回家了。

一次兩次沒考好,對於我們來說沒什麼,這種事情見多了,調整好心態重新再來就行。很顯然,從小一帆風順的可可就做不到,因為他從來沒有沒考好過,這點就體現出了他的逆商太低。

給孩子來一場“輸”的教育

如何正確去面對生活帶來的不如意,是我們走出生活不如意的唯一方法。困難就像是彈簧,逆商高的人被困難壓得越低,反彈的力量就越強,逆商低的人就容易直接被困難壓垮,更談不上反彈了。

菲裡浦斯曾經說過: 什麼叫作失敗?失敗是到達較佳境地的第一步。每一個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都經歷過數不清的失敗與絕境,最終的成功是源於在每一次的失敗和絕境中沒有放棄,而是吸取教訓,積極樂觀的堅持。

商業的傳奇人物褚時健, 從打造紅塔集團,到被判無期徒刑(後來改判有期徒刑17年),紅極一時的“中國菸草大王”褚時健跌至谷底。但他2002年保外就醫,74歲帶著妻子種植橙,讓世上多了一種叫“褚橙”的水果,也讓自己再次成為傳奇。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被問到怎麼看年輕人創業但很少有人有能力承認、承受失敗。

他說:“年輕人現在不過二三十歲,人生歷程還很長,要二十年年見成功。也不一定每個人都要做大事業。困難多,搞好一點,信心就大一點,只有這樣走,一步一步來。比如橙子,只要一公斤能賺一分錢,上萬噸就能賺多了。你想心急,就做不成。跌得越低,反彈力才越大”

北京市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認為,挫折教育尤為重要,教會孩子從追求贏到學會輸,決定了孩子一生的命運。

李希貴的兒子小的時候,特別喜歡和他的爺爺下軍棋、圍棋、象棋。但每次都是他爺爺輸,後來李希貴看不過去,就自己和兒子下,每次都會讓兒子輸。他覺得孩子必須學會輸,不然特別危險。

如何進行逆商培養呢?就是要讓孩子在經受挫折的時候,知道有光明。為什麼有些孩子跳樓?就是他經受挫折後,他覺得就完了,覺得就一敗塗地了。

人生不是這樣的,我們必須要讓孩子知道,敗了不要緊,敗了一定還是有光明在的。但是你光靠說教,是不行的。只有他在一次次失敗中,你帶他去尋找,是不是還有一線亮光,是不是就可以走出來了。走出三次後,他就知道挫折後有光明,就沒有更大的人生風險。

關心愈切,心也愈急,結果家長和孩子往往都會輸不起。這樣的環境裡,孩子往往只被教如何去贏,卻不知道怎樣面對輸。但是,人在順風順水的時候,你往往看不出他的差別。只有遇到挫敗時,才能看出人的偉大。

給孩子來一場“輸”的教育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脛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越是在逆境中輸的起的孩子,越是能夠贏的漂亮。

給孩子來一場“輸”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