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蘇聯爲什麼會將克里米亞分給烏克蘭?

莫xxxx


克里米亞面積2.5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50萬。1235年成吉思汗之孫拔都奉蒙古大汗窩闊臺之命西征並於1243年建立東起額爾齊斯河流域,南至裡海、黑海、巴爾喀什湖,西到斡羅思,北迄北極圈附近的金帳汗國。金帳汗國是以蒙古人為核心征服突厥人、羅斯人形成的,金帳汗國對被統治民族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位於北方的羅斯諸公國在臣服金帳汗的統治後得以維持半獨立地位,作為俄羅斯的前身的莫斯科大公國就是利用金帳汗國這一統治策略以為蒙古人徵收貢賦和鎮壓不聽號令的羅斯公國取悅於金帳汗。

事實上在構成金帳汗國核心的蒙古貴族中也不是鐵板一塊——各路蒙古宗親在相當程度上保持著一定的獨立性:拔都就冊封自己的弟弟斡兒答為白帳汗,由此建立了一個臣服於金帳汗國,但內部軍政事務實行自治的白帳汗國。1380年白帳汗脫脫迷失利用金帳汗國內部的混亂架空了金帳汗的權力,此後金帳汗國的汗位落入白帳汗一系。伴隨汗位之爭的是臣屬於金帳汗國的各部族紛紛開始脫離金帳汗國的統治:花剌子模、保加爾、西伯利亞汗國、喀山汗國、克里木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等相繼從金帳汗國的統治下獨立出來。這其中的克里木汗國又名克里米亞汗國,其統治疆域大體上就是今天的克里米亞半島。

1430年在金帳汗國分裂解體的浪潮中成吉思汗十一世孫哈吉·格來脫離金帳汗國,建立了獨立的克里米亞汗國,定都巴赫奇薩賴(烏克蘭南部半島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的巴赫奇-薩萊村)。克里米亞汗國的統治階層出自蒙古後裔,他們被歐洲人成為韃靼人。由於受已皈依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影響較深,克里米亞汗國也具有強烈的伊斯蘭色彩。1502年克里米亞汗國擊敗金帳汗國最後一任大汗,崛起成為東歐最強大的地緣政治勢力,直到十八世紀克里米亞汗國始終都是東歐一股強大勢力:作為穆斯林的他們定期出兵阻止斯拉夫人定居草原的路徑,成為對抗信奉基督教的俄羅斯人與波蘭人的急先鋒。

1475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入侵克里米亞,與此同時北方由莫斯科大公國發展而來的俄羅斯對克里米亞汗國的威脅也越來越大,克里米亞汗國不得不面對在土耳其和俄羅斯兩大強鄰之間選邊站隊的命運。1478年克里米亞汗國淪為奧斯曼帝國的藩屬並試圖在奧斯曼帝國的支持下重新統一蒙古韃靼諸汗國。這樣一來奧斯曼帝國和克里米亞汗國就站到了此時也正大力擴張的俄羅斯的對立面:1512年克里米亞汗國一度兵圍莫斯科,然而這就是克里米亞汗國最光輝的時刻了,在此後的交鋒中克里米亞汗國就一直處於下風。1552年沙皇伊凡四世滅喀山汗國,1556年俄羅斯又征服了阿斯特拉罕汗國,1598年俄國吞併西伯利亞汗國。在雙方的較量過程中俄羅斯頻頻得手;而克里米亞汗國及其背後的奧斯曼帝國卻節節敗退。

1774年俄羅斯帝國迫使奧斯曼帝國締結《楚庫克-凱那爾吉和約》:克里米亞汗國脫離奧斯曼帝國而獨立——當然這只是名義上的獨立,實際上只不過是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藩屬變成了俄羅斯帝國的藩屬。1783年沙俄正式吞併克里米亞。俄國人在這裡建立了自己進出黑海的重要軍港塞瓦斯托波爾,1853年~1856年沙皇俄國曾在這裡同英法聯軍激戰。1917年俄國接連爆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918年克里米亞被歸入新生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21年10月建立克里米亞韃靼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仍歸作為蘇聯結盟共和國的俄羅斯管轄。二戰過程中克里米亞當地的韃靼人中有一部分在德軍佔領時期配合德軍對抗蘇聯,戰後蘇聯政府將克里米亞韃靼人集體遷徙到中亞,從此俄羅斯族佔了克里米亞人口的大多數。1946年蘇聯最高蘇維埃發佈命令:將原“克里米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撤銷建制並降格為克里米亞州。

1954年是俄羅斯與烏克蘭合併300週年:1648年春烏克蘭爆發了波格丹·赫米爾尼茨基領導的反波蘭起義,1653年沙俄應赫米爾尼茨基之邀以保護和支持烏克蘭為名向波蘭宣戰並於次年宣佈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合併。為紀念這一事件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下令將克里米亞州劃歸當時的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這在當時看來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畢竟當時俄羅斯和烏克蘭同為蘇聯加盟共和國,克里米亞劃入烏克蘭在當時而言就是一次國家內部行政區域的重新劃分而已。然而隨著蘇聯在1991年12月25日的解體問題出現了:隨著俄羅斯和烏克蘭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克里米亞成為兩國關係中一個潛在的不確定因素,以致於今天俄羅斯人一談起1964年克里米亞被劃歸烏克蘭一事時竟聲稱是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喝醉後作出的決議,然而這樣的說法您信嗎?那麼問題來了:當時的蘇聯領導層為什麼要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呢?難道僅僅只是為了紀念俄羅斯與烏克蘭合併300週年而彰顯民族團結之舉嗎?當然這的確是一個原因,但就只有這一個原因嗎?

俄羅斯人對克里米亞被劃歸烏克蘭一事除了有赫魯曉夫喝醉酒而作出決議的說法之外,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赫魯曉夫是烏克蘭人,所以偏向自己的母國。當然不能說沒有這方面原因,但這仍不足以解釋克里米亞被劃歸烏克蘭的原由——不要忘了身為格魯吉亞人的斯大林執政時期卻一直壓抑格魯吉亞人的民族意識,身為蘇聯領導人的赫魯曉夫其實也是希望在各個加盟共和國之間盡力維持平衡以確保蘇聯的團結統一。要了解克里米亞被劃歸烏克蘭的更深層次的原因不妨先了解一下當時的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是怎樣一種狀態:二戰期間克里米亞和烏克蘭都遭受嚴重破壞,尤其是克里米亞的原住居民韃靼人以及部分日耳曼人因為在戰爭期間同納粹德國有過合作而在戰後被強制遷徙,俄羅斯人則迅速湧入這一地區,改變了當地的民族分佈情況。這一時期的克里米亞的經濟處於崩潰邊緣,儘管這時的克里米亞隸屬於俄羅斯,但在地理位置上則更靠近烏克蘭。出於當地經濟發展的需求蘇聯一直希望建設一條運河將第聶伯河水源引入克里米亞以支持當地的工農業建設,在這樣的情況下蘇聯開始考慮將克里米亞就近劃入烏克蘭以便於工程建設,同時也為俄羅斯減輕一個沉重的經濟包袱。恰巧這時烏克蘭發生了民粹運動,而一旦將克里米亞劃入烏克蘭意味著當地86萬俄羅斯族人也隨之劃入烏克蘭,這將極大改變烏克蘭的民族分佈,從而削弱當地的離心傾向。同時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軍港是蘇聯黑海艦隊的駐地,這意味著克里米亞劃入烏克蘭後黑海艦隊可以將近監督烏克蘭的一舉一動,更利於強化蘇聯中央政府對烏克蘭的控制力度。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1954年,蘇聯為什麼會將克里米亞劃給烏克蘭?這個問題現在網上有許多觀點都把它解釋成因為赫魯曉夫是烏克蘭人,所以把克里米亞劃給了自己的家鄉,所以這完全是因為他對自己家鄉的偏愛,或者說是他個人的興致所致,但其實這個解釋是完全不靠譜的。而真正導致蘇聯領導層在當時做出把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的決策,其實也是有好幾個非常現實的原因。


克里米亞被轉讓前的背景

現在人們提起蘇聯時期的克里米亞,總是會想到它是蘇聯的度假勝地,是一個景色宜人的好地方。但其實在1954年的克里米亞,還遠遠不是這種狀況。

當時二戰剛剛結束,而二戰期間,克里米亞地區曾經遭受嚴重破壞,特別是在二戰時期,因為當時大量居住在克里米亞的日耳曼人和韃靼人被認為和納粹合作,因此曾有大量人員被遷移出克里米亞,導致克里米亞出現了明顯的人口稀少情況。同時在戰爭期間,整個克里米亞的基礎設施遭受嚴重破壞,在戰後急需重建。

二戰結束時克里米亞的景象,一片殘垣斷壁

所以在戰後,蘇聯從俄羅斯的腹地遷移了大量俄羅斯人到克里米亞,但因為這些人原來生活的區域和克里米亞的氣候差別太大,因此他們到達克裡米亞之後,對當地相對乾旱的氣候非常不適應,抵達當地之後產出效應非常差,克里米亞成了俄羅斯一個投資的無底洞,急需有了解類似氣候的人去教授這些新遷來的俄羅斯人相關農業技術,扭轉這種局面。

克里米亞在陸路和俄羅斯並不相連

同時當時俄羅斯其它地區和克里米亞之間沒有任何陸路通道,沒法將各種基礎原料很快運往克里米亞,因此重建克里米亞基礎設施的工作開展的也非常不順利,而且耗資很大。總之就是在當時,克里米亞對俄羅斯來說是個投入產出比極低的地區,甚至可以說是俄羅斯的一塊包袱。

把克里米亞轉讓給烏克蘭的好處

而把克里米亞轉讓給烏克蘭卻可以解決上述很多問題。首先是烏克蘭和克里米亞之間有陸路相連,俄羅斯很難向克里米亞運輸基礎原料,但烏克蘭向克里米亞運輸卻非常容易。而且克里米亞歸屬轉移之後,克里米亞的重建費用可以完全讓烏克蘭承擔,所以其實是給當時的俄羅斯卸下了沉重的負擔。

烏克蘭的領土形成過程,其西部是在二戰結束之後才被併入

另外當時還是在二戰剛剛結束的時候,而當時的烏克蘭,其實西部的大量領土是剛剛從波蘭割讓來的。而且烏克蘭境內在二戰期間曾有大量勢力投靠德國納粹,戰後雖然納粹被驅逐,但烏克蘭人中間還有相當比例的人不太接受重新被蘇聯統治,而且烏克蘭境內俄羅斯族人的比例也比較低。

所以蘇聯對烏克蘭的統治並不太穩固,而把克里米亞劃給烏克蘭則可以加強烏克蘭和俄羅斯各方面的聯繫,比如首先可以讓之前已經遷入克里米亞的俄羅斯族人變成烏克蘭公民,這樣一下子就可以把烏克蘭境內的俄羅斯人比例提高一大塊,而據估計這部分俄羅斯公民在當時有86萬人,所以把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等於一夜之間就把86萬俄羅斯族人遷入了烏克蘭。

1954年3月9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發佈的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的法令

另外在當時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就已經成為蘇聯黑海艦隊的母港,把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可以使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形成“不可分割”的聯繫,從而有利於強化蘇聯對烏克蘭的治理。

而從烏克蘭的角度,當時主政烏克蘭的蘇共領導者也願意接受,因為當時雖然克里米亞還百廢待興,其度假產業對蘇聯其它地區的人還沒太大吸引力,但因為往來方便,當時的烏克蘭已經有大量居民經常去克里米亞度假了,其人數佔到當時去克里米亞度假總人數的70%左右。而把克里米亞拿過來,無疑將增加烏克蘭在蘇聯境內的實力,也就會增加其領導者在蘇聯決策層說話的份量。所以幾項因素疊加,烏克蘭對接收克里米亞也是非常開心的。

克里米亞海濱風景


所以其實赫魯曉夫把克里米亞劃給烏克蘭,根本上還是要強化蘇聯內部的政治穩定,甚至從某種程度上還是為了強化蘇聯的主體俄羅斯以及俄羅斯人對烏克蘭的控制。至於赫魯曉夫本人的烏克蘭背景,桃花石雜談只想再澄清一點,就是赫魯曉夫雖然出生在烏克蘭,但他本人卻是俄羅斯族。所以他對烏克蘭就算有偏愛,也不會只是因為一時興起,就讓俄羅斯損失自己的利益,為烏克蘭服務的。


桃花石雜談


一,赫魯曉夫照顧家鄉說。當時的蘇共領導人赫魯曉夫出生於烏克蘭。因有此說法。

二,俄羅斯甩包袱說。克里米亞在二戰中破壞嚴重,經濟呈崩潰狀態,拖累俄羅斯經濟,所以給了烏克蘭。

三,水源說。蘇聯要將第聶伯河水引入克里米亞,為了便於施工,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

四,監控說。克里米亞絕大多數是俄羅斯族人。當時烏克蘭有人搞民粹主義,有分裂傾向。將克里米亞劃入烏克蘭,可以增加烏克蘭的俄羅斯族人的成分,便於抑制民粹主義活動。

五,一盤棋的說法。當時,蘇聯是一個整體,烏克蘭是蘇聯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克里米亞地理上又緊靠烏克蘭。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便於領導,也有利於其經濟發展。對於蘇聯全局,也是比較合理,比較有利的。這是當時蘇聯政府在全國區域規劃上所走的一步正確之棋。至於後來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現在又同俄羅斯鬧矛盾,這在當時,是任何人也不會想到的。

比較而言,前四種說法比較偏頗,第五種說法比較符合當時的情況,比較合情理。是當年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的主要原因。

歡迎點評。


WM曉奇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因為克里米亞問題而鬧得沸沸揚揚,而歷史上的克里米亞原本屬於俄羅斯,

1954年蘇聯時代,為了紀念“俄羅斯與烏克蘭合併300週年”,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決議,將克里米亞劃入了俄羅斯。即便蘇聯解體以後,克里米亞仍舊留在了烏克蘭。

普遍性的結論是,當時的蘇聯赫魯曉夫,因為喝醉了所以提出了這個決議。然而這實在太無厘頭,那麼,蘇聯為何將克里米亞交給烏克蘭呢?

第一種說法,蘇聯替俄羅斯甩掉爛攤子

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克里米亞被納粹佔領破壞,經濟受到了毀滅性摧毀,直到二戰以後也沒有恢復。克里米亞的經濟處於崩潰邊緣,當時的蘇聯為了給俄羅斯丟包袱,所以將克里米亞劃入烏克蘭。

烏克蘭更接近克里米亞,而且資源豐富勞動力眾多,也更加有利於克里米亞經濟的恢復。

第二種說法,赫魯曉夫個人原因

赫魯曉夫是烏克蘭人出身,當時烏克蘭發生了民粹運動,將克里米亞送給烏克蘭也是想把烏克蘭留在蘇聯——克里米亞俄羅斯人佔據總人口的70%以上,劃入烏克蘭能夠一定程度上海邊烏克蘭的人口構成。

另一方面,克里米亞非常匱乏水源,蘇聯一直希望建設一條運河將第聶伯河水源引入克里米亞,赫魯曉夫也希望將運河工程侷限在同一個成員國內部。所以產生了將克里米亞劃入烏克蘭的想法。


澹奕


一個普遍性的結論是這樣描述這樁“無頭公案”的:時任蘇共中央總書記的赫魯曉夫因自己酩酊大醉、一時性起或其他什麼原因(例如以紀念佩列亞斯拉夫條約,烏克蘭與俄羅斯合併300週年為名)提出將克里米亞贈送給烏克蘭。於是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討論後,於1954年通過了相應決議。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諸多歷史學家(特別是俄、美、烏)通過詳細審視歷史檔案與資料之後,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烏克蘭歷史學家尤里·沙波瓦爾認為,促使克里米亞轉增給烏克蘭的政治家並非赫魯曉夫,在決策出臺的這段過程中,馬林科夫、伏羅希洛夫、卡岡諾維奇等人,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還有學者認為,蘇共中央之所以要把克里米亞交給烏克蘭,實屬迫不得已。蘇聯衛國戰爭中,納粹對克里米亞經濟造成的破壞直至50年初代初期也沒有恢復。克里米亞韃靼人被驅逐後,克里米亞半島勞動力資源不足,已處於崩潰邊緣,蘇聯領導層的所謂“轉贈”其實是想替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甩掉一個爛攤子。不過許多學者在對加盟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之前的克里米亞進行細緻研究之後,推翻了上述學者的結論。1954年的克里米亞經濟已經恢復到納粹破壞前的水平,其工業發展甚至超過了戰前水平。

哈佛大學俄羅斯研究專家馬克·克拉默則認為,赫魯曉夫將克里米亞交給給烏克蘭的時間為上世紀50年代中葉,這段時間恰好是烏克蘭民族主義運動於蘇聯陰影下蓬勃開展的時期。而被轉贈的克里米亞半島,其120萬人口中,俄羅斯族佔七成以上,赫魯曉夫的饋贈事實上稀釋了整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烏克蘭人的人口比例。此外,赫魯曉夫之所以把克里米亞送給烏克蘭,還跟他力圖爭取烏克蘭族高官支持,以繼續和馬林科夫進行權力鬥爭有關。

2014年3月時任俄羅斯總統的普京在一段涉及到克里米亞的講話中認為,把克里米亞半島交給烏克蘭,完全是赫魯曉夫自己的個人意願。至於赫魯曉夫的動機,普京則歸結為要麼試圖獲得烏克蘭籍官員在政治上的支持;要麼將克里米亞看作為赫魯曉夫的贖罪品——這位在上世紀30年代極端忠誠於斯大林的蘇聯官僚曾經於那個時期做過許多有愧於烏克蘭人民的事情。

赫魯曉夫在美國布朗大學當教授的兒子在2014年3月19號接受俄羅斯電視臺採訪的時候,曾表達過他父親真實的想法:上世紀50年代正是蘇聯大興土木,轟轟烈烈的開展國內社會主義建設的時期。克里米亞地區長期供水不足,蘇聯希望於烏克蘭第聶伯河河道上的卡霍夫卡水庫修建一條北克里米亞輸水管道以解燃眉之急。赫魯曉夫認為,大型水利工程資金的籌措,以及未來的建設運行最好限制在一個加盟共和國的框架之內,所以也就有了把克里米亞贈送給烏克蘭的想法。

2017年9月,赫魯曉夫的兒子在接受採訪時再次申明,其父親決定把克里米亞轉贈給烏克蘭的舉動沒有任何政治動機:“這一決定當中沒有任何政治的成分,一點也沒有。轉贈既非討好烏克蘭籍官僚,父親也沒有把克里米亞看作為送給媽媽的禮物。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轉贈後,克里米亞經濟開始得到恢復和發展,那裡成了有名的葡萄之鄉。”

至於赫魯曉夫是烏克蘭人還是俄羅斯人的爭議,迄今仍然沒有解決,認為他其實是波蘭人的網友,不是也有不少。好了,這就是我所知道的原因了,您認為真實的原因是什麼?


俄羅斯觀察者


1954年,當時擔任蘇共總書記的赫魯曉夫決定,將屬於俄羅斯聯邦的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起因是紀念烏克蘭哥薩克臣服沙皇三百週年,即所謂的紀念“佩雷亞斯拉夫”協議三百週年。為了紀念烏克蘭人臣服沙俄,卻把克里米亞送給烏克蘭,這從哪個角度都是令人費解的。唯一能使人信服的理由是:赫魯曉夫是烏克蘭人,出生在烏克蘭的卡林諾福卡。儘管現在生活在美國的赫魯曉夫的兒子謝爾蓋 - 赫魯曉夫一再否認把克里米亞劃給烏克蘭和他父親是烏克蘭人有關,但作為烏克蘭人的赫魯曉夫是很難擺脫“胳膊肘朝裡拐”的疑點的。當然,對於赫魯曉夫來講,當時把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就好像在自家院牆內為雞窩挪個地方那麼簡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家都屬於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照中國同志的話說,就是“全國一盤棋”,怎麼下都可以。結果是下了一盤臭棋,搞了一個大烏龍。赫魯曉夫同志怎麼也不會 想到,46年後蘇聯解體,千年帝國兄弟分家。對於克里米亞,協商的結果是:雞窩你可以借用,但主權必須姓“烏”。葉利欽治下的俄羅斯當時內外交困,不得已而接受這個烏龍結果,但卻一直耿耿。現在“歐盟”挑動烏克蘭內鬥,反俄羅斯的力量得勢,連雞窩的使用權都將成了問題。普京的惱火,在情理之中,換了我也不會善罷甘休的。何況俄羅斯已不再是葉利欽時代。


金戈鐵馬


赫魯曉夫為何會有這樣一種想法,這至今仍是個謎。不過,根據他本人的說法以及他的兒子謝爾蓋的回憶,將克里米亞劃歸給烏克蘭管理,主要是出於經濟原因。2014年,謝爾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時蘇聯打算建設從卡霍夫水庫到第聶伯河的水庫和北克里米亞運河,因此讓克里米亞歸屬一個加盟國更方便於管理,而赫魯曉夫還認為從地緣文化上看,克里米亞與烏克蘭更具適應性。

赫魯曉夫的女婿阿列克謝·阿朱別伊也曾繪聲繪色的描述了赫魯曉夫在克里米亞的一段經歷。當時,阿朱別伊陪同赫魯曉夫前往克里米亞視察,發現當地的農民,一些來自北方的俄羅斯人難以適應克里米亞的氣候。這些俄羅斯人想要種土豆和白菜,但是克里米亞只能長出水果和玉米,這讓這些北方的移民感到抓狂。而更諷刺的是,一些勉強種水果的俄羅斯人,他們的果園產量甚至不如野生水果產量高。赫魯曉夫認為這是克里米亞經濟萎靡的真正原因,於是責令烏克蘭整改,方法就是在克里米亞增加烏克蘭移民。這或許也從另一層面印證了赫魯曉夫從經濟層面考慮克里米亞問題的真實性。

(圖)赫魯曉夫

不過,赫魯曉夫的這種說辭依然不令人信服,在歷史學家看來,赫魯曉夫的想法沒那麼單純。第一,1954年正逢烏克蘭與俄羅斯合併300週年的紀念日,這位高調的領導人顯然希望能在這個重要的日子裡製造點噱頭。第二,赫魯曉夫本人曾經長期在烏克蘭工作,出於他本人的感情,也總想給烏克蘭點好處。第三,赫魯曉夫希望通過贈送克里米亞拉近與烏克蘭精英階層的關係,獲取他們的支持,後來1957年的馬林科夫政變中,赫魯曉夫也確實得到了來自烏克蘭的幫助。

(圖)克里米亞事件

當然,赫魯曉夫無論出於什麼原因將克里米亞饋贈於烏克蘭,克里米亞的經濟確實在其後的五年裡有了明顯的好轉。因此,在很多人看來,克里米亞移交烏克蘭也不過是蘇聯“左口袋進右口袋出”的失去,並沒有任何影響,但事實卻並非如此。蘇聯的民族問題在列寧建立蘇聯之時便已經埋下隱患,列寧理想中的以民族平等為基礎而建立的國家聯盟存在先天性的不足。而斯大林作為後繼者非但沒有認真解決民族問題,反而做出了很多傷害民族感情和民族團結的事情。這種蘇聯各民族之間的矛盾被蘇聯衛國戰爭中的偉大勝利,以及蘇聯在50-60年代不斷改善的物質條件所掩蓋了,而一旦蘇聯在社會經濟領域遭遇問題,這些擠壓的矛盾便會迸發,克里米亞的問題便是蘇聯民族問題的一種延續。


孫博士侃歷史


克里米亞,是處在黑海北部海岸上的一個半島國家,面積2.7萬平方公里。

克里米亞半島位於烏克蘭最南部,南鄰黑海,東扼亞速海,他僅在北部的狹長地帶與烏克蘭大陸相連,東部則與俄羅斯相臨。從地圖上看,克里米亞半島猶如一隻巨型章魚,將觸角從東歐南平原伸向黑海中央,戰略地位十分突出,被稱為“黑海門戶”。


(克里米亞位置)

由於特殊的地緣優勢,自古以來,“誰能佔領克里米亞,誰就能控制整個黑海”,已成為軍事家們的共識。

2014年,烏克蘭政局動盪不安,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宣佈聯合塞瓦斯拖波爾市脫離烏克蘭獨立,併成立克里米亞共和國,且準備加入俄羅斯聯邦,但未獲得烏克蘭和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

2016年7月2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命令,將克里米亞聯邦區併入該國南部聯邦區。

時至今日,圍繞克里米亞地區的歸屬問題,一直是影響烏克蘭和俄羅斯兩國關係之間最大的障礙。

—————————————————————

事實上,鑑於克里米亞的特殊地緣優勢,以及島上居民的民族屬性,克里米亞的歸屬一直被其領近的前蘇聯或今天的俄羅斯所左右。由於其民族大部分屬於俄羅斯族,所以他們心裡自然更傾向於自己的同族國家——俄羅斯。雖然這期間有過幾十年併入烏克蘭的經歷,但對於大部分生活在克里米亞半島上的人來說依舊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克里米亞半島(也稱克里木半島)也上演過血性的殺戮。

1941年,德軍企圖佔領連接克里米亞半島和大陸的地區時損失慘重。但最後德軍還是衝破了蘇軍的防線。這期間只有塞瓦斯拖波爾市一直被德軍佔領,

1944年蘇聯軍隊重新佔領塞瓦斯拖波爾。同年許多克里米亞半島上的韃靼人被流放。

1945年2月著名的戰後雅爾塔會議在克里米亞半島上的雅爾塔召開。

從二戰結束到1954年這9年時間內,克里米亞半島一直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加盟共和國的一部分。

1954年,為了慶祝「兄弟的烏克蘭與俄羅斯結盟300週年」,時任前蘇聯最高領導人的赫魯曉夫主導了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決議,把原本屬於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的克里米亞半島做為“永久友誼”的象徵贈予烏克蘭。

其理由是“鑑於克里米亞同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地域接近、經濟上有共同性、文化關係密切”。



(克里米亞)

從此克里米亞就被劃入了烏克蘭的版圖,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2014年,烏克蘭局勢動盪,克里米亞才趁此亂局從烏克蘭獨立出去,並加入到俄羅斯聯邦。


小司馬說


克里米亞就是烏克蘭的合法領土,俄羅斯就是無恥的侵略者!

1954年,為慶祝俄羅斯與烏克蘭結盟300週年,赫魯曉夫簽署法令,把當時的克里米亞州作為“恆久友誼的象徵”,從俄羅斯劃入烏克蘭,這是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通過的決議,這份法令文書至今還保存在俄羅斯聯邦檔案館內。

這是公開的歷史,當然還有很多“野史”和非官方的小道說法,比如說赫魯曉夫是在醉酒狀態下做出的糊塗決定、赫魯曉夫是烏克蘭人,偏向自己的母國、赫魯曉夫需要爭取烏克蘭族高管的支持、高層是為了稀釋烏克蘭的主體民族比例等等。

不管這些所謂的“野史”怎麼吹,公開的歷史進程就是1954年開始克里米亞歸屬了烏克蘭,這是蘇聯官方自己辦的事,這個結果一直延續到了蘇聯亡國。

所以小編覺得根本沒必要糾結於赫魯曉夫為什麼會將克里米亞分給烏克蘭,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從1954年之後克里米亞就是烏克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現在卻被惡鄰強行奪走,所以這個問題小編想要“跑題”回答一下。

(下圖是蘇聯地圖中克里米亞的變化,左邊是1954年之前的地圖,很明顯在右邊1954年以後出版的新地圖中,克里米亞已經劃給了烏克蘭,這是蘇聯官方自己承認的事實)

1991年12月8日,在離波蘭國境只有3公里,白俄羅斯別洛韋日森林中一個名叫“維斯庫利”小村莊不遠的地方,葉利欽、克拉夫丘克、舒什凱維奇三巨頭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一致同意決定解散蘇聯,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取而代之,為此簽署了震驚世界的《別洛韋日協議》,該協議從法理上宣告了蘇聯的死亡!

《別洛韋日協議》第五條清晰地寫明瞭:締約各方相互承認並尊重領土完整和聯合體範圍內現有邊界不可侵犯性。它們保證在聯合體範圍內開放邊界、公民來往和傳遞信息的自由。

很多俄粉硬要說什麼克里米亞本來就是俄羅斯的,那麼我們理一理順序,1954年赫魯曉夫將克里米亞劃給了烏克蘭,這得到了蘇聯官方的承認,直至蘇聯1991年解體之前,並沒有改變這個決定,蘇聯解體之時,克里米亞是屬於烏克蘭的;蘇聯解體後《別洛韋日協議》第五條對15個加盟共和國的邊界進行了解釋,意思很簡單,維持現狀,解體時你分到多少,日後分家了就是你的合法領土,所以從法理傳承上說,克里米亞就是烏克蘭的合法領土。

而2014年的克里米亞公投在小編眼裡就是非法無效的,此次公投明顯違反了烏克蘭憲法第72、73、85和134條的規定,該憲法明確規定國家任何領土歸屬問題只能通過全國性的全民公投才能做出改變,烏克蘭憲法法院宣佈此次公投違反了憲法規定,屬於非法行為。

此外,2014年公投之前俄羅斯“小綠人”早已經武裝入侵克里米亞,並扶植起親俄羅斯的傀儡政權,該政權在未獲得民眾授權的情況下強行舉行此次全民公投,而且議員提出的任何反對俄羅斯的議程都被排除在外,當地的親俄武裝組織、“小綠人”對親烏克蘭的選民進行恐嚇,強行沒收他們的烏克蘭身份證明,阻撓烏克蘭族、韃靼斯坦人及其他親烏群體投票,2014年公投時克里米亞真正的原住民韃靼族就聯合抵制了公投活動,並對公投存在嚴重缺陷表示抗議。

對於俄羅斯公然踐踏國際法,分裂他國合法領土的無恥行為,早在2014年3月27日,聯合國大會就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了一項決議,認定克里米亞舉行的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的全民公投破“壞了國家的領土完整,違反國際法,是一次不合法的投票活動”。

雖然聯合國大會通過的決議並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決議反映了國際主流社會的公序良知,對俄羅斯的一致反對。

進入21世紀了,俄羅斯還要野蠻侵吞他國合法領土,開人類文明的倒車,真不愧是奧巴馬嘴裡的世界三大威脅之一,小編覺得俄羅斯更是世界三大威脅之首!


九維貓


就蘇聯統治者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純粹的實用主義問題。

  • 克里米亞在二戰期間就被徹底摧毀了。

  • 在納粹到來之前,有至少5w德國人要麼被斯大林處死要麼送到了古拉格集中營。18世紀,那些被送往集中營的德國人在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政策下,在克里米亞定居下來。這些德國人管理著當地農業生產效率最高的那部分。

  • 在戰爭結束時,斯大林強行驅逐了大約30萬的韃靼人、希臘人、亞美尼亞人和保加利亞人,他認為這些人與德國人有合作。鄉下大部分地區都也因此成了荒原。

  • 斯大林試圖從蘇聯的中心地帶調來俄羅斯人重新住滿半島。但這些人並沒有掌握當地農業和克里米亞乾旱氣候所需的農業技能。當時島上也沒有人能教他們。在領土轉讓的時候,對於資金緊張的聯邦預算來說,半廢棄的克里米亞仍然是一個無底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