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健康的房价应该是当地每个家庭一个月的收入能买当地一平米的房子,你怎么看?

用户95688322277


我认为这个观点时是错的,原因是:

1. 房子是大件消费

房子是个大件消费,是很多人一生的消费,人们追求买房,往往就是房子的高价值,与房子能带来的安全感。

2. 大家的家庭收入不同

每个人的家庭收入是不同的,每一个家庭一个月的收入,是指最低收入的家庭?还是平均的收入的家庭呢?如果房子大多数家庭都买得起,那房子也不能成为最有价值的不动产了。

3. 房价是由成本决定的

是房价是有成本决定的,不同的成本,不同的地域,不同用地,房子的价格自然是不同的,不能说买不起房,房价就是不健康的,因为房子本身也不是基本的消费品。

4. 房价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

房价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房价涨得快,价格高,是因为有人买,即使不是用于住,只是用于投资,依然有不少人购买房子。所以在这样的市场供需条件下,房价一直降不下来。

5.房价是由市场炒作和期望值决定的

房价不能平稳下来,还是因为市场上存在着炒作,房子成为许多人投资的商品,很多有条件的人,不管是不是刚需,依然会购买。因此房价很难实现每个人都买得起的情况。

总结:我认为说健康的房价应该是当地每个家庭一个月的收入能买当地一平米的房子是不对的,因为房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我是农民工“懂事长”李合伟(抖音号:hws666888),20多年创业经验,非著名天使投资人、创业导师。更多有关创业的内容,敬请关注头条号:合伟说,与我一起聊聊创业那些事!


合伟说


我觉得这个还是不太健康和科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准确地表述为:家庭最高收入或者说主要收入的劳动力,他/她的月收入等于一平米的房价。其实这样才是比较健康和合理合适的。

我觉得话如果是一平米的房价等于一个家庭每个月的收入的话,那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就根本没有富余的钱进行消费,那这样的生活基本是得不到保障的。

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一个收入和房价比例形式的话,那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应该是all in掏空家庭资金收入了 双方收入高的一方的月工资能够买当地一平米房价,作为持续的月供支出。

另外一方相对收入低一点的家庭劳动力,其的收入可以作为生活的正常消费和支出,以保障家庭的基本物质需求和正常的开支。 如果是家庭月收入才能购买一平米,那么这样的家庭很容易陷入困境、产生经济危机。

但遗憾的是,从目前看来,基本上能达到这样条件的一线城市基本是没有的;二三线城市这一两年的房价在暴涨之后,也很难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了。

目前可能只有一些五六线的小城市以及县城是有可能做到这样的一个健康的理想的收入和房价比状态的。当然它的前提还是这个地方的居民平均收入应该是比较好一点的,能够有三四千以上。

但这其实又是一个矛盾的地方,如果经济收入相对好的地方,那相应的整个房价也不可能是处于低位的状态。故而可能很难再有这种家庭一方的收入能够匹配买到一平米房价的这种健康理想状态。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中国人都在感叹,房子是高不可攀,就是买到房子的那些人。也深陷生活的沉重的经济和财政压力当中。估计只有等到二三十年以后,房贷偿清了可能才能真正的解放!


水禾田


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家庭一个月买一平方很难吗?奇怪😳,为什么这么问,我在玉林市,房价目前7000多块,我是开奶茶店的,一个月1万左右吧,我老婆和老妈搞家政,一个人一个月也有4000多块,加起来差不多9000,我老爸开车送快递的,一个月也有4000多,家庭收入24000左右,有时候能到3万,买个几平方也没问题呀,关键我家已经两套房了,多了也不想买,可以定期旅游,也希望爸妈早点退休,不那么辛苦,快递和家政都挺辛苦的,适合年轻人干,但是好多人天天玩,抱怨不愿意做事是真的,楼主问这个话题也是这类人吧😄


宝歌89646356


大家习惯于用小白领的收入代表大部分家庭的收入,更习惯于所有的消费先和房价挂钩!

首先说收入,我在青岛,和媳妇两个人上班收入大概每月15000左右支出含房贷9000到一万,但我们收入真的属于很低的,马路边卖油条的、楼下市场开便利店的,旁边卖排骨米饭的每一个每年都有大几十万收入了!

其次说买房,我认识的大部分人买房都是父母在他意识到需要买房之前就把房子买好了,他们做的只是置换,小的换大的,或者市北换到市南,真正靠自己收入买房的真的是极少数!

最后说消费,不同的原生态家庭消费观念差异很大的,比如我家三口人每月吃喝水电费2500就够了,有个朋友家也是三口人每个月要花到6000左右,也有个更省的朋友,两口子天天上班带饭每个周末菜市场批量往家买菜,三口人每月1000都花不了,各有各的花钱习惯和爱好,不需攀比,更无需借鉴,过自己的就好


青岛房子哥


中国城镇人均居面积为40.5平米/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以一家三口两个劳动力为例,家庭年均收入为72792元。房价收入比为:(40.5平米/人 × 3人 × 72792元/平米 )÷ (12月 × 72792元/月) = 10.125年 。 大于国际合理水平6年,不吃不喝需要10年才能购买,中间还需要工资的增长追上房价的上涨!

现在全国许多小县城房价都过万,收入比远超10年,所以严重透支消费、杠杆买房,同样高负债,我们美国人的是消费降级!

吃、住、行是民生必需品,高昂的房租和房贷成了必需开支,严重积压了消费!另一方面,通胀给住行带来了额外的支出,进一步透支消费。教育子女和养育老人,医疗等又是必要开支,实体经济困难造成的收入增长困难又促使家庭节省开支,降低其他消费!

泡沫是造成实体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泡沫挤压消费,造成企业营收困难;泡沫与税费传导高成本,造成运营困难。造成资本逃离实体向泡沫,反过来进一步挤压实体,人民收入增长困难,失业增加,恶性循环。

吃、住、行是民生必需品,高昂的房租和房贷成了必需开支,严重积压了消费!另一方面,通胀给住行带来了额外的支出,进一步透支消费。教育子女和养育老人,医疗等又是必要开支,缩减家庭其他开支。实体经济困难造成收入增长困难,又促使家庭继续节省开支,降低消费!


在彼端打盹


好象没有听到谁说过一个家庭一个月的收入买一平米房子的说法,倒是有人说6年的收入买一套房。这样的格局,在很多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显然,这是指按照平均收入水平来测算的。而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测算就有很多讲究了。如果贫富差距大,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就难以充分体现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就会出现大多数家庭无法用6年收入买一套房的现象,而只能是少数。所以,住房矛盾会比较突出,供需结构也很难协调。

反之,如果贫富差距小,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所反映出来的财富分配公平性就好,如果也能6年收入买一套房,就说明住房问题的矛盾会比较少,供需也会比较平衡。

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房价上涨已经超过了收入增长的极限,多数城市的平均房价与平均收入水平已经无法做到6年收入买一套房,能够8年收入买一套房就不错了。一线城市大多在10年以上,甚至更高。那么,唯有控制房价,至少让房价不再上涨,才会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步走向6年这个相对合理的分界线。否则,问题很大。

所以,“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要求,无疑为下一步实现6年收入买一套房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只要房价停止上涨,总有一天,6年的目标也会在一、二线城市实现的。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而不要让老百姓等太久。


谭浩俊


健康的房价是什么标准各国标准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各省标准也会不同,贵贱且听我慢慢道来:

1)目前房价的现状,北上广深的居民平均收入与美国四个大城市相比,美国的几个城市收入高些,可是他们居然买不起我们这几个城市的房子。是不是这几个城市的房价有下调的空间哪?

2)目前经济学家拿不出来什么好建议,卖房子的到处发言,有的专家说的都是老百姓听不懂的话:“”买不起就要多买一套,因为以后就更买不起了”。一套都买不起了,还劝人家再多买,这话你听的懂吗?所以让通俗卖萌学者专了空子,靠电子图表到处捞金,这统计要垮,那统计要降,虽然结果不准,不过他有个特长,说出来的话老百姓听的懂。

题主工资如果是中高等水平的话可以代表当地一平米价格。目前国际通用的房价高低评估方法是一套房总价等于一个人当地平均收入的十到二十年总和以内(省会,中等,乡镇的区别)。你那里房价贵吗?


黄蜂二师兄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房子首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价格是由土地价格,融资成本,建筑成本,和开发商贪婪程度构成。

大多数市民都希望房价不要太高,但现实是低收入家庭一月收入根本买不了一平方米房子。如果再去掉家庭各项开销,中等收入家庭一个月也买不了一平米。

住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在某种程度上和粮食的重要性是一样的,针对这种特殊的商品,应该进行特殊的管理,加强宏观调控,不应该放任市场自行调节。

要让房子回归本来的属性,“居住”。


理性生活029


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每个人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理解则不尽相同,近20年住宅市场商品化以来,随着房价的震荡攀升,房价已成国人最大的心病。

在各种聚会中讨论房价的过程中,会见到两种人:1、讨论房价合不合理;2、只谈自己买还是不买;

而第一种人经常会说房价这么高很不健康,健康的房价应该是一个家庭一个月的收入买一平米。什么是健康?千人千面,每个人的理解也完全不一样,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我崇尚改变不了市场就改变自己,抱怨房价高不高是没用的。房价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房子被卖完就是有需求。


对于第一种人,首先我认为错在希望市场按自己的设想运行,而我想说的是:大众的认知是碎片的,市场只有一种结果,每个人下意识的希望它按自己的认知运行其实是一种幻想。

相反,我更欣赏第二种人,他们是行动派;市场合不合理不由他们说了算,他们只需要做出买与不买的决定!选择自己买的起的房子即可!

我如果在这里吐槽房价高,写一篇抱怨房价高的观点,又能怎么样呢?也只是愤青一把而已!所以,天檀建议,对于任何投资来说,重要的是顺势而为,不要企图改变市场,只需改变自己即可!



喜欢吗?别忘记点赞,留下脚印,常聊!


天檀


这个问题提的不太准确,一,全家一月收入买一平方米,是总收入?,还是家庭正常消费后剩于全家收入?

一,如果是总收入,你想下一个家最少2个劳动力挣钱,(夫妻二人)按现在普工资:男工3500月,女3000月共6千5百元那么一平方最低就6500元,买个100平方米房子就得65万。10年不吃喝才能买到,按正常家庭夫妻二人上有两个老人,下有两孩,6千5每月除掉生活费,除父母1千包括生病医疗,衣服等。

二,每月两孩子l千元学费,生活费衣服医疗各项,

三,夫妻二人每月消费,|千包括吃饭生病住,衣服,手机费一切

四,人情,交往每月500元,

以上费用实际上远远不够开支,按此算吃后最后套房最快2O多年才能买到,人一般20多岁成家,还完钱也都4O多50岁了,一生也只能买套房子,因此讲每个家庭每月收入买当地一平方米都太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