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民間投資已成爲我國投資的主力軍

发改委:民间投资已成为我国投资的主力军

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張若夢 攝)

中國網財經9月6日訊 國家發展改革委於今日上午10:00,在國家發改委中配樓三層大會議室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國家發改委相關司局負責同志出席,介紹促進民間投資有關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以下為文字實錄:

記者:

我們注意到一些企業反映目前民間投資還是面臨著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市場的冰山,一些玻璃門、旋轉門和彈簧門還是存在,想問一下發改委對於這一現象或者說法怎麼看,未來對於民間投資的發展趨勢做何預判?謝謝。

國家發展改革委固定資產投資司副司長韓志峰:

剛才我們介紹了近幾年來民間投資整體增長勢頭不錯,最近是8.8%,持續高於整體投資增速。但是毋庸諱言,確實民營企業民間投資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在個別地方和領域這些問題和困難可能還比較突出,制約了民間投資的持續快速發展和質量效益的提高。

這其中既有新舊動能轉換、營商環境等外部原因,也有民營企業實力有待提升、管理有待規範等內部原因。一是我國經濟發展正處於結構升級、動能轉換新階段,傳統制造業普遍市場飽和、產能過剩,一些民營企業在尋找投資新方向時遇到困難,影響了投資意願。二是在新產業、新技術、新領域,中小民營企業往往缺乏資本和人才,自主創新能力有所不足。在基礎設施領域,民營企業的建設、技術、運營等經驗和能力還有待提高。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民間投資的發展。三是民營企業規模相對較小、實力相對較弱,難以獲得較高的信用評級。由於信息不對稱,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經營狀況瞭解不夠,導致貸款、投資決策困難。四是一些地方的項目審批效率需要進一步提高,部分基層工作人員為民間投資服務的意願和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有些地方還存在“新官不理舊賬”問題,政務誠信意識需要增強,產權保護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大,以更好解決民間投資的後顧之憂。

總體看,儘管民間投資發展還面臨一些問題,但更要看到,經過40年改革開放的積累,在黨中央“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方針引領下,在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指導下,通過持續深化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民間投資環境已有了根本性改善。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我國經濟市場化程度大幅提升。從市場主體看,民營企業個數佔比超過90%,企業生產、用工、銷售等已實現自主決策。從市場準入看,大力推進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改革,推行“法無禁止即可為”,顯性障礙已基本不存在。從定價機制看,商品定價主要由市場決定,政府管理價格不足3%。從投資決策看,90%以上的企業投資項目實行開工前告知性備案,政府僅對少數企業項目進行外部性核准,企業投資決策自主權已充分實現。

二是絕大部分領域已對民間投資開放。目前,除空中交通管理等少數涉及國家戰略安全或機密的領域外,絕大部分領域已取消了對民間投資的准入限制。即使在電網建設、鐵路投資等以前幾乎完全由國有企業經營的領域,民間資本也在開始進入。基本上,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都有民間投資活躍的身影。

三是民營企業融資渠道不斷豐富。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截至目前,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2萬億元,同比增長13.1%。民辦銀行逐步增多,全國已有17家民營銀行開業運營。主要為民營企業融資的私募股權、創投基金不斷湧現,目前已有3萬多隻,規模超8萬億元,新三板掛牌企業超1萬家。這些都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便利的融資渠道。

四是營商環境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政府服務意識不斷強化、方式不斷創新、效率不斷提高,企業開辦、進出口通關、不動產登記等時間大幅壓縮。信用體系建設持續加快,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初步形成,信用水平明顯改善。

在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動下,民間投資已成為我國投資的主力軍,非公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基礎。截至2017年底,我國民營企業數量達2726萬家,個體工商戶6579萬戶,註冊資本超過165萬億元。前不久剛剛發佈的2018年中國500強企業中,民營企業237家,比去年增加了11家。在互聯網等前沿領域,一大批民營企業迅速發展。儘管民間投資持續健康發展仍然面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這些都是發展中的問題、是成長過程中的煩惱。我相信,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鼓勵民間投資政策不斷落實,民間投資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會越來越大,整體發展前景會越來越好。謝謝。

发改委:民间投资已成为我国投资的主力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