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如何管理好水中的溶解氧?

水产养殖中充足的溶氧量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所谓的溶解氧就是溶解,存在于水中的氧气。溶解氧的高低直接影响对虾的摄食和生长。溶解氧可以氧化池底有机杂质,溶解氧越高,有害物质的浓度就越低。

水产养殖中,如何管理好水中的溶解氧?

溶解氧的来源:1.光合作用:在晴天,阳光充足时,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养殖水体中溶解氧大部分都来源于此。藻类的光合作用是溶解氧的一个最重要的保障。

2.增氧机以及增氧剂的使用:增氧机的合理使用在养殖中至关重要,除此以外还有例如颗粒氧等增氧剂的使用,在溶氧不足的时候紧急给水体增氧。

造成溶氧不足的因素:1.天气因素,溶氧一般白天多夜间少,晴天多,阴雨天少。

2.藻相老化,死藻,倒藻。缺乏藻类的光合作用,产氧量减少。

3.养殖密度过大。水生动物呼吸作用加大,耗氧量也增大,容易造成水体溶氧量的不足。

4.池底有机物过多,有机物消耗了大量的氧气,造成水体缺氧。

5.水中还原性物质如硫酸氢、氨氮、亚硝酸盐过多时,氧化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气。

如何科学管理水体的溶解氧?

1. 控制好放养密度,保持科学合理的密度。

2. 定期做水,改底。减少水体因过多有机物质消耗大量的氧气。

3. 清塘的时候增加生物清塘环节,消毒后使用芽孢杆菌,乳酸菌,底改片等微生物制剂对动植物尸体进行彻底分解。

4. 适度追加高效能的肥,增加藻类的光合作用。

5. 定期排掉底层水,更换新水,增加水体透明度,提高溶解氧。

6. 合理使用增氧机,这个之前在文章里提到过如何科学使用增氧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