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沟记的故事

作者|曲廷清

辽西建平县城东南二里有一地,三面环山,中间伸出一沟,沟宽约一里,长八里许,向西通山口。沟底与山之阴松树苍翠,柏树成荫,现阴柔之美;山之阳,树稀少,却遒劲刚强,有阳刚之气。此可谓刚柔相济之地。

木匠沟记的故事

几农人,依山借势,于北面山坡绿荫环抱中建一庄园。仲夏一早,一行四人进园游玩,入门里,即闻母鸡产蛋报喜声,更有山鸡鸣叫、布谷声声相和,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一黄狗“汪汪”几声,扯出一串雄鸡高唱,恰似一片笑语欢歌。

园中,铺红砖甬道,自西向东,道南有儿童水上乐园,过乐园向东有杏树、李树,皆单株散立园内,青杏、绿李缀满枝头。枣树则三五株连成一小片,布于路边、园角,青枝绿叶中开黄色小花,密密匝匝,如点点金星嵌于翡翠之中。果树单株为点,成片为面,有点有面,点面相间,更显自然、洒脱。

木匠沟记的故事

树间空地栽种西红柿、豆角、小葱,韭菜,生菜,绿意盎然,秀色可餐。旁,两间农舍,乃园中豆腐作坊,进坊里问师傅何法制作豆腐,回答,传统之法。欲品老味豆脑之念油然而生,欲尝之,问师傅可否,师傅欣然应允,言十点做成,抬腕看表,正九点。皆去甬道东头木亭内小憩,亭内木桌木椅,几分古朴典雅,坐亭中,有居高临下之感。东,一山泉流水自北面半山腰钻出,汩汩流淌,然辽西大旱,泉水消瘦,但仍神采奕奕,奔向沟底林中。望林中,有花喜鹊飞来飞去,似与游人共乐。

出木亭,沿小路北拐,路边几排扶桑花开,花型如钟,黄、粉红、大红三色,斑斓艳丽,婀娜多姿。

绕过园中饭庄脚下,西去,赏孔雀开屏,看鸵鸟静立,观小鹿踱步,瞅白鸽展翅,瞧猴儿登高,听山雀啁啾······,另有一番惬意。

木匠沟记的故事

十点,服务员来唤,折返原路向东,于一桑葚树旁向北拾级而上,来到饭庄,不去厅里,单围坐外面亭中,就着山气,取个自然。端来豆脑儿,细观碗里,白白嫩嫩,似水中绽放白莲,用匙一碰,颤颤微微,如一碗玉液琼浆,滴几滴辣椒油,浮于上面,宛如白莲献珠,舀一匙,品一品,咂咂嘴,吃出纯正豆香,四人皆曰:“是这味儿!”“是这味儿!”大黄猫寻声信步而来,“咪呜”“咪呜”,钻入桌下,一人忙舀一匙豆脑儿置于地上,猫一闻,不食。面露不屑一顾神色而去。众惑然,一人顿悟,忙为三人释疑:此猫居园内,山珍野味俱全,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岂能食你人间烟火?三人点头,然也。皆开怀一笑。山风闻声,送来一抒情男高音独唱,凝神谛听,耳熟能详: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向四方,百鸟儿齐飞翔。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们的家乡······。那歌声高亢、宽广、嘹亮、悠扬,加之歌者又添了几个颤音,蒙族风味愈加浓厚。身处山庄,聆听久唱不衰名曲,顿感天宽地阔,风轻云淡。再看那菜蔬,果树,又平添了许多秀色;看那山,山亦有情;看那花儿,花儿亦含笑。歌声中,四人食毕。虽无把酒临风,那景、那歌却早已让人陶醉。约好,待瓜果飘香之时,定来采摘。

出园门不远,回首一望,不禁猜想:定是有一神鸟,衔来一粒种子,落于坡上,长出这“鸿博轩”庄园,乃如沟上明珠。而非农人所建。走出山口,遇一农人,向其询问此沟何名,答曰:木匠沟。

应友人之约,遂作文以记之。时,2017年6月8日。

曲廷清 ,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任中学语文教学工作20余年,文章散见于《辽西文学》《西部散文选刊》《法制与文明》《朝阳日报》《燕都晨报》等报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