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向大臣借錢打仗,大臣:不借!結果成爲唯一被窮死的王朝

在中國的古代社會中,我們通常認為一個王朝的興亡是由最高統治者,也就是皇帝來決定的,若是皇帝殘暴不仁,那麼王朝一定走向衰亡,若是皇帝勵精圖治,就會推動朝代的繁榮,可事實卻有些偏差,治理好國家的一定是一個好皇帝,而導致國家衰亡的卻不一定是一個壞皇帝,即使皇帝高高在上擁有極大權力,但畢竟那也只是一人之力,這種力量不足以顛覆王朝,自然也不能夠力挽狂瀾。

皇帝向大臣借錢打仗,大臣:不借!結果成為唯一被窮死的王朝

崇禎帝一上位就想要挽救正在走下坡路的明王朝,他勵精圖治、剿除閹黨、勤政廉政,但僅憑他一人之力,卻難以救回,最終被逼無奈在煤山自盡而亡,就在臨死前他都希望自己的死能換來百姓們的平安,崇禎帝在發出一聲“諸臣誤朕也”的悲號後毅然赴死。為何崇禎帝會這樣說呢?這就要提到明朝的國庫了,剛開始的時候,明朝兵強馬壯,國庫豐裕,但是明後期幾位皇帝興起來了一股奢靡之風,大臣們貪汙腐敗的現象也更加嚴重,再加上晚明時白銀湧入導致通貨膨脹,使得明朝國庫日益空虛,明朝交到崇禎帝手上的時候,據說國庫就只有二千三百餘金了。

皇帝向大臣借錢打仗,大臣:不借!結果成為唯一被窮死的王朝

不幸的是此時內憂外患又接踵而至,努爾哈赤虎視眈眈,女真隔岸觀火,而李自成帶領的軍隊日益壯大,都快就要朝皇城奔過來了,崇禎帝又撥了一批軍隊前往鎮敵,這時問題就來了,軍隊打仗就需要軍餉,這軍餉能夠滿足將士們的打仗之需,同時也可以達到激勵將士們的效果,但國庫早已虛空,到哪去籌集軍餉呢?

皇帝向大臣借錢打仗,大臣:不借!結果成為唯一被窮死的王朝

崇禎帝迫於這種危急的局勢之下,只得放下他作為一國之君的驕傲,向大臣們借錢,首先他自己就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帶頭作用,他節衣縮食,還將宮內的的諸多物件都賣掉,用來籌措資金,但大臣們都不為所動。

皇帝向大臣借錢打仗,大臣:不借!結果成為唯一被窮死的王朝

這時,崇禎就想到了岳丈周奎,心想岳父身為國丈,定心繫國家,且岳丈這麼多年來所積聚的資金數量早已不在話下,就想讓他捐十萬兩,給滿朝文武百官做個表率。哪知這周奎立馬就開始哭窮,連忙說自己是一個清官,平時俸祿不多,哪會來這麼多錢,最多隻能出一萬,後來皇后對父親曉之大義,並給了他五千兩,讓他一併捐出去,但這周奎貪心不改,竟私自留了兩千兩,最後只捐了一萬三千兩。

皇帝向大臣借錢打仗,大臣:不借!結果成為唯一被窮死的王朝

崇禎帝很是寒心,但他再次低三下四地求大臣們借錢,這一次借倒是借了,不過這數額簡直是少之又少,都是幾十兩或幾百兩,這點錢對於所需軍餉而言簡直是杯水車薪。最終崇禎到死都沒有籌措完軍餉,軍隊自然也因沒有錢、物資不夠而節節敗退,李自成終於衝進了北京。大明王朝淪為唯一一個因窮而亡國的朝代,崇禎也被認為是中國最窮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