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劉邦母親呂后,漢惠帝爲何如此不堪大任?

秦末群雄逐鹿,劉邦經過數年艱苦鏖戰終於擊敗霸王項羽,建立大漢王朝。粉碎各個割據勢力之後,劉邦便著急確定儲君。儲君者,未來的帝王,事關王朝興衰,國之大事不可不察。劉邦寵幸戚夫人,戚夫人常對劉邦日夜涕泣,要求劉邦下定決心廢黜呂后之子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同時劉邦也發現如意跟自己十分相像,好幾次險些立其為太子。

父親劉邦母親呂后,漢惠帝為何如此不堪大任?

因為大臣們的反對,劉邦只能停止改立太子。這樣劉盈就坐穩了太子之位,前有父親劉邦當世豪傑,後有稱制呂后一代女主,基因家教不可謂不好,然而這位大漢王朝第二個皇帝卻英年早逝,在位期間大權實際上掌握在強勢的母親呂后手中,為何眾大臣擁護,眾望所歸的漢惠帝卻如此不堪大任?

父親劉邦母親呂后,漢惠帝為何如此不堪大任?

其實漢惠帝是一個對漢家王朝的穩固起到很重要作用的皇帝,被班固贊為“寬仁之主”,但是歷史對他顯然是不公的。漢惠帝是一個悲劇人物,甚至是一個悲情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苦難,然而他卻一直能以一顆寬仁之心處世,不得不說,惠帝是很了不起的。

父親劉邦母親呂后,漢惠帝為何如此不堪大任?

漢惠帝在很多地方是一個被忽略的人物,比較少的人關注和研究他。雖貴為帝王,司馬遷在卻沒有給他作本紀,而是給他的母親呂太后作了《呂太后本紀》。有關惠帝的事蹟只在《史記·高祖本紀》和《史記·呂太后本紀》中略有提及。

父親劉邦母親呂后,漢惠帝為何如此不堪大任?

他太不像他爹和他媽了,反而顯得很溫柔。不理會政事是隻是因為他母親為了給他鋪路而殺了他弟弟;還有他媽因為嫉妒而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小時候被劉邦踢下車,長大後差點多次被廢,一生命運多舛。在位七年受母親極大壓力,親眼見戚夫人人彘一病不起,設法保護劉如意,未同房外甥女皇后,活在母親強勢陰影下,劉盈一生性格柔弱為人仁慈。

父親劉邦母親呂后,漢惠帝為何如此不堪大任?

他其實並沒有說的那麼懦弱。歷史上好多重大事件,都是惠帝時期的。降衛滿,城長安,收百越,廢挾書,收趙佗。這都是他的作為。朝鮮向漢帝國稱臣,不可一世的南越趙佗也向這個不過二十歲的年輕皇帝臣服。他那麼孝順,即使父親那樣對他,他還是修好高祖廟,用盡全力地保護父親喜愛的如意。他又那麼敏感,他聽到叔孫通為一件小事而生的諫言都會惶恐,發覺曹參荒疏政務時會懷疑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對,讓這些賢人鄙夷。

父親劉邦母親呂后,漢惠帝為何如此不堪大任?

他的政績本該被好好記錄,流芳百世,當年惠帝時期建成的長安,為多少後代行了方便。可他連作為第二任皇帝該有的廟號太宗都被他的弟弟劉恆搶去。

父親劉邦母親呂后,漢惠帝為何如此不堪大任?

在當今社會看來,劉盈確實善良,他沒有違背倫理道德殺害自己的弟弟,但是,在封建社會,狠心和冷血才是帝王該有的品質,而不是所謂當今社會的“善良”和封建社會的懦弱。

父親劉邦母親呂后,漢惠帝為何如此不堪大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