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对迎春态度依旧冷漠?宝玉接连几次也这样对迎春更加不可原谅

红楼梦小说中。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都是贾府的客人。这其中黛玉气质最为高洁,不善于人情世故,对人也是最真诚的。史湘云性格活泼,喜欢女扮男装,身上具有侠义的精神。薛宝钗善交际,遇事冷静,理智。不莽撞行事。也正是由于宝钗的过于理智善于自保的性格,不免也就招来不少读者的非议,尤其宝钗对金钏投井一事,让很多善良的读者不能接受。

宝钗对迎春态度依旧冷漠?宝玉接连几次也这样对迎春更加不可原谅

贾府真正的主子小姐指的是迎春,探春和惜春。探春不必说,玫瑰花,很强势的一个人物。我们主要来看一下迎春,人称“二木头”,性格懦弱,没有任何自保的能力。由于自身许多性格上的问题,对于自己的命运没有丝毫的掌控能力。探春起社时,迎春曾担任过副社长一职,只是大家让她来限韵的时候,她竟没有自己的主意而是采取抓阄的方式,书中探春道:“明日不如今日,此刻就很好。你就出题,菱洲限韵,藕榭监场。”迎春道:“依我说,也不必随一人出题限韵,竟是拈阄公道。”迎春就连作诗限韵都交给命运来安排。

宝钗对迎春态度依旧冷漠?宝玉接连几次也这样对迎春更加不可原谅

博爱的贾宝玉,也经常的忽视迎春。一次探春和贾宝玉商量拉薛宝琴、邢岫烟、李纹等人入社作诗,探春道:“林丫头刚起来了,二姐姐又病了,终是七上八下的。”宝玉道:“二姐姐又不大作诗,没有他又何妨。”贾宝玉这一言行违背了当初起诗社时的约定,更是没有顾及到迎春心理感受。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之时,贾宝玉竟没有邀请迎春出席,迎春在自家都没有存在感,何况以后嫁到人家家里结果可想而知。

宝钗对迎春态度依旧冷漠?宝玉接连几次也这样对迎春更加不可原谅

迎春的重头戏是七十三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将迎春和傻大姐放在一个回目里写,作者曹雪芹也是颇别有用心的。明明是迎春自己的东西却被婆子据为了己有。可悲的是迎春的态度,“罢,罢,罢。你不能拿了金凤来,不必牵三扯四乱嚷。我也不要那凤了。便是太太们问时,我只说丢了,也妨碍不着你什么的,出去歇息歇息倒好。”好软弱的迎春。

宝钗对迎春态度依旧冷漠?宝玉接连几次也这样对迎春更加不可原谅

迎春房里众人正闹得不可开交,可巧宝钗,黛玉,宝琴,探春等因恐迎春今日不自在,都约来安慰他。走至院中,听得两三个人较口。探春便站出来替迎春出头,期间将平儿找了来,这平儿也很聪明,不肯表态,只见平儿道:“若论此事,还不是大事,极好处置。但他现是姑娘的奶嫂,据姑娘怎么样为是?”具体怎么处置还要看迎春的态度。当下迎春只和宝钗阅“感应篇”故事,究竟连探春之语亦不曾闻得,忽见平儿如此说,乃笑道:“问我,我也没什么法子。他们的不是,自作自受,我也不能讨情,我也不去苛责就是了。你们若说我好性儿,没个决断,竟有好主意可以八面周全,不使太太们生气,任凭你们处治,我总不知道。”众人听了,都好笑起来。

宝钗对迎春态度依旧冷漠?宝玉接连几次也这样对迎春更加不可原谅

大家可曾注意到宝钗在此环境下竟和迎春一起看《太上感应篇》故事,心直口快的黛玉笑道:“真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若使二姐姐是个男人,这一家上下若许人,又如何裁治他们。”也就是说大家都在关注迎春认为她的做法不妥,都在想办法激起迎春的那颗麻木不仁的内心,来应对周围对自己不利的环境。有很多读者认为宝钗在此时却陪着迎春纵着迎春继续看“感应篇”故事。宝钗的这种表面不得罪迎春的做法,看似同情迎春实则是变相的害了迎春。自己的一个下人婆子,迎春都不能妥善处理其中的关系,以后嫁到婆家遇到中山狼孙绍祖,或许只有等死的份了。迎春的命运结局真的应该责怪别人吗?

宝钗对迎春态度依旧冷漠?宝玉接连几次也这样对迎春更加不可原谅

迎春的性格和她最终的命运结局有一定的必然性,毕竟自己的命运交给他人掌控不是明智之举。红楼梦是一个大的悲剧故事,众多的悲剧人物里迎春是其中之一,可是她始终地位还是高贵的,不能任由他人主宰自己的命运。看袭人,小红,平儿等,都是丫头,地位上和迎春没法比。但是她们都在努力的活着,和不平等的命运抗争着。迎春的处世哲学是不值得推荐的,要不曹雪芹也说迎春是个“有气的死人”,或许作者自己对待迎春也是恨铁不成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