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选择离开现状去卖保险的人,最后怎么样了?结局……

“不是保险太贵,而是在您眼里,没给保险留地位!”

如果你是短视频软件的爱好者,你一定在D音、K手、H山小视频等APP上刷到过这样的视频,淘气的小伙子

那些选择离开现状去卖保险的人,最后怎么样了?结局……

借用纸筒、茶杯等工具,装出低八度的深沉声音,恶搞某个接电话的可怜人。

这些视频的结尾往往伴随着拍摄者没忍住的大笑声,并收获成千上万的观看量和点赞数。

那些选择离开现状去卖保险的人,最后怎么样了?结局……

某种程度上,这些戏谑的短视频正映射了当前社会人们对保险的认知和态度。

虽然保险和银行、证券一起被誉为金融业的三驾马车;虽然新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时长与建国时长一样长;虽然保险业有全国层面的、完整的、系统的《保险法》。但是很多人一提保险,还是认为“一人做保险,全家不要脸。”

那些选择离开现状去卖保险的人,最后怎么样了?结局……

然而,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保险代理人已突破700万,其中不乏丢掉铁饭碗跳槽的,留洋进修归来的,已居中产阶级小有成就的。究竟是什么原因支持这些人义无反顾投入到这份“不要脸”的职业中来?

那些选择离开现状去卖保险的人,最后怎么样了?结局……

我们采访了几位“非典型”保险代理人,以下记录了他们的采访自述。

Part1

38岁,男。天蝎座。前广告公司副总经理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跟着政策走,准没错”

那些选择离开现状去卖保险的人,最后怎么样了?结局……

你知道2015年中国原保险保费收入3.7万亿,同比增长20%,2016年增长27.5%,2017年增长18.16%吗?

你知道2016年底,中国保险密度和深度仅为329美元和4.2%,距同期全球市场的689美元和6.2%还存在着不小差距吗?

你知道中国当前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保险资产占比仅2%,相较于发达国家中美国的32.6%和日本的26.8%来说有巨大成长空间吗?

你不知道,你只知道“一人做保险,全家不要脸”。所以你只能安于现状,挤早晚高峰上下班,吐槽老板不给你涨薪。

你不要误会,我没有针对你的意思,我是在说一种社会现象。很多人会问我,好好的副总经理不做,卖什么保险。以前我还会解释一下,现在我都笑笑。如果一个人感叹池塘水域辽阔,他无法理解你向他描述大海的宽广。

政策的倾向扶持,高层的频繁吹风,这些已经无需多说了。这个行业是一片巨大的蓝海,有无数的机遇,销售是其中门槛最低的一档。正是因为鱼龙混杂你才能以专业立身,当监管越来越规范,良币终究会驱逐劣币,最后留下来的才是胜者。很显然,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跟着政策走,准没错。

Part2

30岁,男,天秤座。前科技公司财务专员。

“不能让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那些选择离开现状去卖保险的人,最后怎么样了?结局……

结了婚你就不只是为自己活了,有了孩子之后更是如此。

保险圈里有句人尽皆知的话术“男人,站着是印钞机,躺下是人民币”,话糙理不糙。

别人只看到你光鲜的一面,生活的酸苦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现在有个词很火,“隐形贫困人口”,(看起来有吃有喝有玩,但实际上并没有很多存款——小编注

那些选择离开现状去卖保险的人,最后怎么样了?结局……

)说得不就是那时的我吗?供房供车供孩子上学,工资所剩无几,有个小病小灾还能抵得过,真出个事……不敢想。总之花钱的速度赶不上赚钱的速度。

几年前五一小长假带着一家人去苏州,原本定的房间没打扫干净,酒店补偿升级到了套房,别的先不说,就连茶包都要比标间高级,感叹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一开始我是保险消费者,转嫁风险嘛。代理人是我本科时的室友,后来我才知道,优秀保险代理人的收入非常可观,他三年升总监,年末两个月的收入比我全年收入还要高

我一想,身边都是像我这样的家庭,实打实对保险有需求,但不知道买什么保险,该向谁买。既然合适的产品能帮助合适的人,而且又能赚到可观的收入,我也来试试吧。

对了,我现在的收入是我做职员时的5倍以上,我相信还有更高的成长空间。

Part3

26岁,女,摩羯座。985研究生。

“没有当官二代、富二代、拆二代的命,那就靠双手努力吧”

那些选择离开现状去卖保险的人,最后怎么样了?结局……

我尝试过不少工作,但都没能留住我的心。面试时都说“我们公司从不论资排辈,看中的是能力。”但至少我的实际经验告诉我,别太当真。能力确实很重要,但看不见的论资排辈气氛总是弥漫在办公室的上空。

我们国人信奉“贵人相助”。除了出于祈求好运和人性善良的美好祝愿外,多少反映出背后的文化习惯。有能力还不够,你还需要得到领导这个贵人的赏识。我这么说肯定会被人评价“不成熟、太偏激”。但是,whatever,这是我真实的感受。我不喜欢受限于人的感觉。

当然,做保险也受限于人,受限于客户的认可。但, 至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明摆着。我只要服务好客户就够了,用不着看领导的眼色。而且很自在,不!用!打!卡!晋升全靠本事,有多硬的金刚钻就揽多难的瓷器活。没有当官二代、富二代、拆二代的命,那就靠双手努力吧。

Part4

45岁,女,水瓶座,离职教师。

“扭转人们错误的保险观念,我每天都还像在给学生上课”

那些选择离开现状去卖保险的人,最后怎么样了?结局……

我教了快30年的书,教材换了一套又一套,专门为一个行业出学生教材,这件事,不一般。

说来惭愧,起先,我对保险是排斥的。对于保险从业者,也只是礼貌相待,并不深交。甚至对她们常把意外风险挂嘴上感到有些不自在。

那个时候的我认为,教书一辈子,不用商业保险,也能让我看病养老不愁。但很快,我的这个想法被推翻了

那次我母亲突发心肌梗塞送医院抢救,弟弟妹妹都在外地,我疯了似的赶到医院时老父亲已经急得需要吸氧。万幸的是人抢救回来了。

医院真是一个看尽人情冷暖的小社会。一个病房里,住了三个病人。最靠窗的那位大爷满脸愁容,常跟陪同的女儿叹气说太贵了,治不起,不想治了。中间那位神情就轻松多了,得了病再叹气也没用,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最要紧。他为啥这么淡定,问了才知道,几年前买的商业保险赔了大几十万,兜里有钱治病,心里有底,心态自然就好

我母亲呢,虽说医保有报销,但搭桥支架的材料费等不在报销范围内,自费部分依然不是一个小数目。加上我当时支持孩子买房,手头更是紧张,好在还有弟弟妹妹支援。

那个瞬间,我不禁背冒冷汗,父亲年纪也大了,这样的打击我还能再承受第二次吗?等我老了呢?我的孩子能承受吗?我有弟弟妹妹互相帮衬,他是独生子,一个肩膀抗四个老人,顶得住吗?

我教书育人近30年,常教导学生开拓眼界,胸纳百川;但我自己却陷在对保险的偏见中不能自拔。从那时起,我学习了很多保险的知识,接纳了保险,也决定走上保险之路。

普及保险依然是一条教育的道路,现在,我每天都在扭转人们错误的保险观念,感觉还像在给学生们上课。

那些选择离开现状去卖保险的人,最后怎么样了?结局……

常有人问,那些选择离开现状去卖保险的人,最后怎么样了?

有些可能回到了现状内;有些可能离开了保险业;有些可能混着过日子;还有些,在专业保险精英的道路上,越走越高。

任何决定都可能是一时脑热,但成功取决于一时脑热后的热忱、真挚和坚守。你正走到哪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