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吃出多器官衰竭?到底還有多少人在犯這個致命錯誤!

近日,一位七歲的小女孩因為吃了黑木耳導致全身多個臟器功能衰竭,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ICU搶救了一個多星期,全身血液置換了4次,卻依然處在危險期。

新聞中的這個小女孩家在浙江農村,家中還有一個小弟弟。7月28日那天,姐弟倆和媽媽三人,不約而同地出現了腹痛、噁心、嘔吐、頭暈目眩等症狀。

媽媽趕緊帶著他們去醫院診治,結果檢查發現三個人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損傷。經醫生仔細詢問,三人在家中吃飯,其中有一道涼拌黑木耳,這個木耳曾在水裡泡了兩天兩夜。

因弟弟不喜歡吃木耳,所以吃的最少,病情也最輕,目前已脫離危險。但是小女孩和媽媽吃的較多,現在全身黃疸升高,肝功能受損嚴重。尤其是小女孩,很快發展為肝功能衰竭,同時伴有呼吸系統、血液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的衰竭。

黑木耳吃出多器官衰竭?到底還有多少人在犯這個致命錯誤!

看到這你可能會奇怪,吃個黑木耳而已,怎麼會如此嚴重?

最後經檢測發現,小女孩的血液樣本中發現了米酵菌酸毒素,這種毒素是由椰毒假單胞菌產生的,就是這個毒素導致瞭如此嚴重的後果。

黑木耳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長時間浸泡的黑木耳是有問題的。

對於木耳,大家不要引起恐慌。乾製黑木耳不存在毒素米酵菌酸汙染,且在良好衛生環境下,黑木耳浸泡過程中很難產生米酵菌酸,只是長時間浸泡會有可能產生!

黑木耳吃出多器官衰竭?到底還有多少人在犯這個致命錯誤!

黑木耳所攜帶的椰毒假單胞菌最適宜產毒的溫度是26℃,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37℃。夏天的溫度較高,這個小女孩吃的木耳在水裡泡了兩天兩夜,又是在室外高溫環境下,都為細菌的滋生和產生毒素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木耳泡發時間過長或浸泡的器皿不淨都是很容易變質的,這樣椰毒假單胞菌會進行大量的繁殖,產生一種名叫“米酵菌酸”的毒素,攝入這種毒素會有致命的風險。

雖然椰毒假單胞菌可以高溫殺死,但是它產生的米酵菌酸毒素卻耐高溫!

這種毒素一旦生成,高溫滅不掉,被人體攝入後進入血液,隨著血液的流動,損害人體臟器。

據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米酵菌酸”毒素是致死率最高的細菌毒素之一,死亡率高達50%以上。

黑木耳吃出多器官衰竭?到底還有多少人在犯這個致命錯誤!

米酵菌酸毒素的中毒潛伏期一般為1—3天,患者初期只是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渾身無力等情況,後期可能會出現黃疸、肝功能衰竭、休克等症狀。較輕的患者1——3天就可以自行恢復,但是嚴重的患者可能在2—4天就會死亡!

目前醫學上對於米酵菌酸沒有特效藥,如果毒素到達了臟器,對臟器產生的損傷往往是不可逆的。

“飲食為天”,健康飲食要放首位,為了健康,大家還是要提高警惕。

為安全起見,建議每次只短時間浸泡當餐食用量的木耳,不食用浸泡過夜的黑木耳;黑木耳浸泡後如發現有異味或手摸感覺有粘液產生,請立即丟棄不可食用;保持良好的廚房衛生環境,不留剩飯剩菜,及時洗淨餐具,不留食物殘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