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發展那麼迅猛,現在買汽油車今後會不會「砸手裡」嗎?

隨著國內環保法案的逐年加緊,以及內燃機技術發展瓶頸的逐漸顯現,讓很多車企都將眼光放在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在新能源汽車的眾多分類當中,電動車因為其足以媲美內燃機的使用體驗,以及發展技術的便利性獨領風騷。截止到2017年,電動車市場持續升溫,不僅湧現出很多新能源汽車品牌,傳統汽車廠商也加緊了電動產品的來開發,市場可供選擇電動車產品就高達80多款,這不免讓很多消費者擔心內燃機汽車的發展,現在購買內燃機汽車會砸手裡嗎?

電動車場上投入加大,但佔比增速一般

雖然各大廠商在電動車產品的投入持續增加,甚至建立單獨的新能源汽車部門,開發的產品也從傳統的內燃機汽車改裝電動,到現在專門為電動車開發新平臺,方便在未來加快電動車的開發速度,減少研發成本,這必然會降低電動車的市場售價,增加電動車的市場競爭力。從這個角度來看電動車迅速的發展,大有取代傳統內燃機的趨勢。

電動汽車發展那麼迅猛,現在買汽油車今後會不會“砸手裡”嗎?

但是迅速的發展並沒有帶來市場佔比的提升,在電動車基礎資源最豐富的美國,電動車在總體的汽車銷量中,只佔有1%。龐大的傳統內燃機保有量,以及消費者對於電動汽車的接受度並不高,所以增長速度也有些差強人意。轉觀國內市場,新能源純電動的市場主要集中在一些一線大城市,短期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電池技術發展緩慢,或推遲電動時代到來

對於電動汽車來說,目前有兩大技術難點,首先是電動車的控制技術,其次是電動車的電池技術,限制了目前電動車的發展。

電動汽車發展那麼迅猛,現在買汽油車今後會不會“砸手裡”嗎?

電動車電池的技術主要集中在電容技術以及鋰電池技術,兩種電池技術都存在較大的技術瓶頸,鋰電池各家都有自己的發展方向,一般廠家會選擇單電池組成電池組,降低成本,也有發展自家的電池技術,比如比亞迪。現在一輛電動車60%的成本都集中在電池部位,技術瓶頸無法突破也就導致了其成本下不來,轉嫁給消費者讓消費者難以接受。

其次電池技術的限制也影響了電動車的實際的使用體驗,電動車續航里程官方數據一般在300km,但這個數據往往存在一定的水分,實際續航里程不能夠滿足長途旅行,只能適應一般的大城市使用需求。雖然電動車能夠提供非常不錯的加速體驗,但其中後段加速的疲軟也是一大問題。

電動汽車發展那麼迅猛,現在買汽油車今後會不會“砸手裡”嗎?

電動車控制技術仍存在難點

電動車的控制技術影響著電動車的安全問題,首先是電池組的控制技術,其次是電機電器設備的控制技術。電池組的控制技術BMS是影響電池安全的難題,電池使用衰減以及溫度控制都影響消費者的實際體驗。其次電機電控設備的控制技術現階段還存在一些不穩定的bug,在個別使用環境下,仍然會出現一些安全問題,類似的安全事故也時有發生。

電動車使用環境受限,小城市或成難點

目前電動車使用場景仍然侷限在城市的使用場景,短途的城市代步讓電動車在消費者眼中有了先入為主的概念,目前有絕大多數的汽車銷量佔比主要集中在中小城市,拿下中小城市的市場,對於增加電動車的接受度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電動汽車發展那麼迅猛,現在買汽油車今後會不會“砸手裡”嗎?

中小城市推廣電動車的難點在於基礎供電設施的建設,目前電動車利用家用車的充電時間大約偽8-9h,這明顯會影響消費者實際使用。使用快速充電樁可以實現0.5h充滿70%的充電效率,中小城市建設快速充電點存在很大的難度,尤其是個人的小區快速充電站,需要當地有著一定的電力設計額度,這一點在絕大多數的中小城市是不具備的。

電動車專用車領域發展乏力

在專用車領域比如城市環衛車等,電動車已經有了一定的佔比。但是在一些大型專用車領域,比如建築水泥攪拌車等專用車輛,電動車的劣勢就非常明顯,很難取代現階段的內燃機汽車。

電動汽車發展那麼迅猛,現在買汽油車今後會不會“砸手裡”嗎?

用車成本加大,電動車二手價格偏低

電動汽車的核心競爭力在於環保以及用車成本的降低,但以目前的使用成本來看,電動車的使用成本並不低。首先現階段的電動車產品很多都屬於第一代產品,在穩定性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旦發生損壞就需要專業機構進行維修,並不能選擇成本相對較低的第三方維修機構。其次電動車的維修成本非常高,尤其是電池部位的損壞,維修成本不更是高昂。

電動汽車發展那麼迅猛,現在買汽油車今後會不會“砸手裡”嗎?

在二手車市場,電動車並不被接受,主要是因為電器設備的老化造成了維修成本的增加,其次電池的老化實際續航里程也不盡人意。

受迫環保法案,混動方案成寵兒,未來內燃機時代的倒計時已經打響,如果您擔心內燃機在未來砸在手裡,不妨選擇混動車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