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爲活著本身而活著

在我心中排名第一的小說,一直都是餘華的《活著》。

在《活著》這本書裡,我們看到最多的,卻是死亡。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

福貴這一生,不可謂不悲慘。先是敗了家,然後依次送走了他的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妻子、女婿,還有外孫,最後只剩一頭老牛和他孤獨的相依為命。

苦難彷彿是福貴生命的主旋律,即使有過些許溫情,卻也像是在為苦難醞釀。

福貴年少的兒子,熱心的去給女校長獻血,結果卻被醫院抽血過多而亡。福貴年幼的孫子,因為窮困,好不容易有了一大盆豆子,結果竟把自己吃到撐死了。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

生命中這樣近乎荒誕的悲哀,除了生生承受,也別無他法。

餘華寫道: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這本小說不談夢想,不聊意義,只是通過生和死這兩件事,告訴讀者:“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