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對佛教的推崇,讓我們知道爲什麼和尚開始以胖爲代表

是她對佛教的推崇,讓我們知道為什麼和尚開始以胖為代表

文 古道西風瘦馬官方

自古以來佛教和道家的人,在我們的印象中就是兩個鮮明的對比,一胖一瘦。胖的呢自然就是佛教寺廟的和尚,最典型的就是廟中的彌勒佛,光頭,眼睛笑的都眯起來了,挺著又大又圓的肚子,表情十分和藹可親。但是一說到道士,那就是白髮飄飄,有仙氣,身體跟竹竿子似的老道士,他們自信,每次閉眼的時候都彷彿神魂出竅。

是她對佛教的推崇,讓我們知道為什麼和尚開始以胖為代表

他們都有自己的修行,和尚會在寺廟裡盤坐唸經,不留頭髮,而道士則留著長長的頭髮,帶著道士帽四處遊覽作為修行,一樣是辛苦的修行,但是和尚越來越胖,道士卻是越來越瘦。修行的著重點不同,帶來的效果也就各不相同。

是她對佛教的推崇,讓我們知道為什麼和尚開始以胖為代表

其實翻閱史書的記載我們會發現,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和尚不是胖子,漢朝的時候佛教傳入我國,當時的和尚都是正常人一樣,極個別胖而已,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誇張。

是她對佛教的推崇,讓我們知道為什麼和尚開始以胖為代表

等到了唐朝,當時趕上了武則天掌握實權,武則天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打擊那些皇室的發展,於是用佛教來對抗皇室的道教發展,而且當時唐朝以胖為美,武則天也是個胖美人,於是佛教的體型漸漸開始往胖的方面發展,和尚與道士,胖子與瘦子,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流傳下來的。

是她對佛教的推崇,讓我們知道為什麼和尚開始以胖為代表

從其他角度來看,兩者的體型也是必然的結果。因為佛教的和尚注重的修身養性,不能有太大的情緒波動,看待外物要隨緣分,這樣才能夠讓自己開心快樂,心情隨時保持愉悅,久而久之,沒有什麼煩心事,自然會身體發福,我們去寺廟看到的佛像也全是胖子。

是她對佛教的推崇,讓我們知道為什麼和尚開始以胖為代表

道家講究的是練氣,他們想修煉成仙,練就自己的身骨,於是運動也在加大,更注重自己的身體。道士和和尚修煉的不一樣,最後得到的也不一樣。和尚要念經講座,動不動就是打坐,除去葷食油水,那他們的能量就只能從米飯中攝取,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大米中有大量澱粉,特別容易長胖,久而久之,和尚想不胖都不行。

是她對佛教的推崇,讓我們知道為什麼和尚開始以胖為代表

道士每天練習武術,去爬山越嶺暢遊四方,每天的步數是我們的微信步數好幾倍呢,有時候為了排除自己身上的雜質,做到幾天不吃來調理身體,這樣下來不瘦的話才是天理難容!

是她對佛教的推崇,讓我們知道為什麼和尚開始以胖為代表

其實無論是胖子瘦子都不是絕對的,只是我們第一腦海所想到的外貌而已。就像濟公一樣也有很瘦的和尚,那道士,也就有很多胖道士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