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患者應該知道的一些「養生」知識

檢驗科 劉勇

在人類的疾病譜上,痛風是個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木乃伊就被發現有足部痛風石的存在。西醫之父希波克拉底曾對痛風進行過比較全面的描述,許多內容與現代醫學對痛風的認識相似。到1775年,瑞典化學家謝勒從痛風患者腎結石中分離出尿酸,成為現代“風溼病學”開始的標誌。

痛風患者應該知道的一些“養生”知識

祖國傳統醫學認為痛風屬於“痺症”、“厲節風”範疇,認為痛風多因“過食膏粱厚味、內生溼熱、痰濁凝結、氣血不通而成”。在古代,因為主要在上層社會的貴族中發病,痛風曾經被稱為“帝王病”。“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痛風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多發病。

現代醫學認為,引發痛風的原因是“高尿酸血癥”。尿酸是人體代謝嘌呤的終產物。食物中的含有嘌呤成分或者體內代謝生成的嘌呤,被代謝為可以經腎臟產生的尿液排洩的尿酸鹽。當體內的嘌呤比較多,血液中經代謝而來的尿酸鹽濃度達到飽和的時候,就會積存於軟組織中。血液中尿酸鹽濃度長期高於這個飽和點,醫學上稱為“高尿酸血癥”。如果有誘因引起沉積在軟組織如關節腔或者肌腱裡的尿酸鹽結晶釋出,便會導致相應部位的炎症。

痛風患者應該知道的一些“養生”知識

痛風發作時會出現炎症的紅、腫、熱、劇烈疼痛等典型症狀,一般出現於足趾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部位。長期痛風患者有發作於手指關節,甚至耳廓含軟組織部分的。痛風常在夜間發作,可使患者從睡眠中驚醒。

臨床上對痛風除一般的抗炎止疼等對症治療外,最根本的治療還是降低血尿酸濃度。一個途徑是減少來源,就是使用藥物或者注意飲食搭配來儘量減少產生尿酸的原料──嘌呤的來源。另外一個途徑是增加去路,比如通過鹼化尿液,促進腎臟排洩尿酸鹽。治療高尿酸血癥引起的痛風,需要請風溼或者疼痛專科醫師診治。

除去藥物治療外,痛風患者還需要了解哪些食物是含嘌呤成分比較高而不宜食用的和一些可以促進尿酸鹽排洩的養生辦法。在中國人的食譜裡,含嘌呤成分比較高的食物包括豬肉、牛肉、羊肉以及各種動物內臟(肝、腎、心、腦)、骨髓等。北方民眾冬日比較喜歡大骨熬湯的羊肉湯、羊雜湯對於高尿酸血癥的患者來講是不太適合食用的。同時喜歡海鮮的朋友也要注意了,魚、蝦包括紫菜等海產品中的嘌呤含量也是比較高的,痛風患者要注意儘量避免食用。還有我們日常喜歡的豆製品以及各種菇類、花生食品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嘌呤。

含嘌呤比較低甚至可以促進尿酸排洩的一些食物是非常適合痛風患者選擇的。主食類有大米、小麥麵粉、馬鈴薯、甘薯、山芋等。大部分蔬菜均屬低嘌呤食品。因為痛風患者需要嚴格的飲食控制,所以在無法從動物類食物中獲得蛋白質的時候,就需要從包括牛奶、奶酪、雞蛋等這些低嘌呤的奶蛋類食物中獲得補充。大部分水果基本上都屬於低嘌呤食品,痛風患者仍不宜大量食用。蘇打水等鹼性飲料,可以鹼化尿液,促進腎臟排洩尿酸鹽,是痛風患者不錯的選擇。

痛風患者應該知道的一些“養生”知識

應該強調的是,痛風的治療是一項綜合管理措施,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藥物控制兩個方面。生活方式的改變即所謂的“養生”,包括健康飲食、限制菸酒、堅持運動和控制體重等。改變生活方式也有利於對伴發症,例如冠心病、肥胖、二型糖尿病、高血脂症及高血壓病的管理。

單純飲食控制只能降低血尿酸的一小部分,且過於嚴格的飲食控制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也不利於長期治療並進行綜合管理。因此,痛風患者需要對疾病的產生和發展有比較客觀理性的認識,選擇健康的“養生”方式,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