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優秀的農村學校校長?優秀校長應具備的基本素養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農村學校校長?優秀校長應具備的基本素養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校長乃一校之魂,是學校最高的行政負責人,對外他代表學校,是學校的法人代表,對內全面領導和管理全校師生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教學及行政工作。校長良好的個人素質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見,校長的示範作用影響著整個學校的校風、學風,也影響著人才的質量。一名好校長應該具有哪些必備的素質和能力?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名好校長呢?

一、好校長應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

政治思想素質的內涵就在於校長本人要有堅定的政治信念、正確的教育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踏實的工作作風、謙虛謹慎的思想品質、堅定的政治信念。做為一名校長,如果沒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就不會有改革開放的強烈意識、探索創新的膽識和堅定正確的辦學方向;就不會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就不會有對學校工作堅忍不拔的毅力和自信心。一個好校長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並且還要有能力、有辦法讓老師們接受他的思想。校長是學校的影子。一名好校長不僅要具備一般教師應有的教師素質,而且還要有學校領導者的職業操守,具體包括克己奉公、心胸開闊、平等待人、尊賢愛才等品質。

1、校長要克己奉公,這是搞好學校管理的先決條件。校長遇到事情能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出發,不分親疏,一視同仁,堅持按原則辦事;遇事能從廣大教職工的利益出發,不謀私利,不搞特權,兩袖清風。學校的幹部要給老師做表率,這樣才能要求老師做學生的表率。“己所不欲,勿施與人”,“要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不要別人做的自己首先不要做”。這樣,在工作過程中,校長才能得到別人的理解,校長的思想才能比較順利地被老師們接受。這樣的校長才是最有威信的校長,也深受老師們的擁護。

2、校長要心胸開闊,這是搞好學校管理的需求。

校長既要兼聽和包容各種意見,又要經受得起管理對象的批評、指責和質詢。遇事冷靜,分清美醜,明辨是非;要善於從實際出發,通過調查研究,廣泛徵求各方面的意見,科學分析問題,尋求最佳解決方案。

3、校長要平等待人,這是搞好學校管理的主要條件。

遇到一個好校長是教師的幸運。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作為教師,我認為“師為知己者用”。在學校工作中,校長要贏得教師的擁護、支持和愛戴,就要想教師所想,做教師的知己,真心地關愛他們。校長必須有“人緣”,對師生有“親和力”。這樣,校長的政令才能暢通。試想一所學校,如果領導與教師關係緊張,師生都不喜歡校長,那麼這個校長就很難開展工作。要成為師生的“良友”,校長必須付出,真心實意解決師生的困難,幫助教師成長。簡而言之,能想大家所想,急大家所急,心中裝著全校師生,這才是一個好校長。

4、校長要尊賢愛才,這是搞好學校管理的重要保證。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特長、愛好。校長要充分了解教師的這些特點,提供機會讓其展露發揮。對青年教師,要關心他們在工作中的成長,並積極創造條件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對中年教師,設法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並不斷加以總結;對老教師,則鼓勵他們積累教育教學方面的經驗,以更好地服務於學校的發展。要管理好學校,不能僅靠校長一個人,必須要有一批組織教育教學和從事教育教學的骨幹教師隊伍,這就要求校長要知人善任,唯才是舉,發揮每個教師的才能,挖掘每個教師的潛能,力爭使學校的各系統、各科室都有能人。

二、好校長應具備良好的業務知識能力

1、校長的辦學理念要新:“思想支配行動,理念激發動力”。所謂理念新是指一所好的學校、一名優秀的校長,一定要有符合時代精神、突出學校特色,並能使全校教職員工為之共同追求與奮鬥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思想。先進的辦學理念,能使校長按教育規律辦學,不急功近利,按照辦學理念構建校園文化,進行學校管理,促進學校發展;能使教師更好地理解新課程、適應新課程,促進教師角色的轉化,積極主動地進行自身專業化水平的提升;先進的辦學理念,能使學校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向著更高、更好的方向發展,長盛不衰。

先進的教育理念是以終身教育的理念為基礎的。有了終身教育的理念,校長才能夠從關注學生今天的考試成績轉向關注學生明天的發展與此同時能力;有了終身教育的理念,校長才能夠從對教師”管、壓”的工作方法轉向對教師的人文關懷;有了終身教育的理念,校長才能夠制定出符合學校特色,促進學校發展的辦學指導思想。“合格+特長”造就了馮恩洪和建平模式;“上課只講四分鐘“講出了洋思中學和蔡林森……。當今的名校長如魏書生、張思明……無不是靠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贏得聲譽併成為知名教育家的。

“有思路才有出路,有能力才有魅力,有眼界才有境界,有作為才有地位”。有了這樣的理念更新,怎能不使我們的校長加強學習,增強使命感,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逐步使自己從教育者成為專家型、擅管理、高素質的教育家。

“一流教師教人,二流教師教書,三流教師教應試”,有了這樣的理念更新,教師就會自覺領悟自身的價值,何愁不主動提高自己的專業化水平,激發自身的內驅力,進而提升自己的生命質量,達到教師教得有效、學生學得愉快、師生考得滿意這種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更高追求。

“學生髮展是學校發展的本義和目的,教師發展是學校發展的途徑,學校發展是學生髮展和教師發展的結果。”有了這樣的理念更新,才能使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才能真正促使學生成才、教師成功、學校發展。

2、校長的行動要實:“細節決定成敗”,這是當今社會許多知名企業成功的秘訣,學校工作何嘗不是如此。一所好的學校,除了要有先進的辦學理念,完善的規章制度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其所作的每項工作是否能夠做到縝密、周到、細緻。反思我們的學校管理工作,諸如青年教師培訓、年級組目標質量管理、學校的德育工作、學生興趣小組活動、運動會、班級主題班會等似乎也作了不少,但總感覺亮點少,能夠提升出來作為標誌性成果與他人分享的不多。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我們在做這些工作時缺乏系統性、縝密性、實效性,應付上級檢查所作的“虛事”多,按照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思想、學校規劃應該做的“實事”少;在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尤其是轉化差困生的學習成績方面所下的功夫多,而在如何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提高課堂效率以及在教育教學中如何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所下的工夫少。通過本次學習與思考,深感我校現有的管理迫切需要在細節上多做文章,在行動上要更加務實。

3、校長要善於反思:一所好學校,不是要有大樓,而是要有大師。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髮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老百姓想讓自己的子女上優質學校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一所學校,其硬件條件很容易實現,而要想成為優質學校,成為名校,關鍵要看教師的質量。事實上,教育的質量說到底還是教師的質量,優質的教育需要教師不斷豐富、提升自身的內涵和素養,知名的學校同樣需要有更多具有精湛的教學水平、高尚的人格魅力、完美的教學藝術的名師。一名優秀的校長,不僅是知識型、智慧型的校長,更是一名反思型的校長,在學校工作遇到阻力、遇到障礙、推進不前或收效不大時,要勇於反思,更要善於反思自己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在反思中尋找教育的生長點,在反思中尋求工作的突破點。如在培訓青年教師,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方面,要重視對教師的價值引領,激發他們的內在動機,要讓教師認識到,教師的幸福不僅來自於家庭,更來自於課堂,來自於學生,來自於學校;教師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可以盡顯風采,在為學生不斷操勞的過程中,豐富和發展生命的智慧,釋放生命的活力。要對教師進行分類指導,注重培訓實效,即針對教師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對教師分層分類開展指導和培訓,努力使指導和培訓的內容與教師的層次相一致,與教師的需求相吻合。同時,既要加強理念培訓,更要注重實踐指導,讓教師更多地在自己的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去體驗,去反思,以此促進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促進教師的全面發展。另外,學校要為教師多鋪設展示其才能的平臺,要為教師創設開心的工作環境、順心的工作條件、舒心的工作體驗。在實際的教育教學管理中,要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善於反思工作中存在的失誤和不足,並利用團隊的智慧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使我們的學校向著更好、更高的方向發展,真正辦出讓社會認可、人民群眾滿意的優質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