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化的传承——看大戏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这一句气势震天的描述,展现的就是我们三秦儿女对“秦腔”这一传统戏曲的钟爱。

尽管我耐不住秦腔曲目中“旦角”咿呀咿呀的唱功,对震耳欲聋吼声的“大净”也丝毫不感兴趣,但秦腔戏里的“丑角”却也能勾起我极大的观看欲。

在关中农村,秦腔戏的表演形式非常丰富多彩,礼泉“皮影戏”、周至“木偶戏”、民间劳动的“咣咣乱弹”;各地没有戏装的“自乐班”、咸阳市的“大众集团”、陕西省的“易俗社”等驰名大西北;尤其是“咣咣乱弹”有的老人犁一整晌地,就一句“见嫂嫂他直哭得——打起、喔、喔(吕、吕)”,吼秦腔与指挥牲口两不误。

生长于这样的氛围里,怎能没有去戏台下看大戏的经历呢?大戏,是关中农民对戏台上正规剧团演出的尊称。往往是老人们挎着凳子、大孩子们头顶凳子、年轻人背着小孩子,男女老少开开心心的去看戏。印象中就有过乐颠乐颠的跑着去看戏的开心记忆。

一种文化的传承——看大戏

——摄于咸阳市“鸣翠楼”广场东南角《去看戏》铜塑

礼泉县王禹村,著名作家邹志安老师的家乡有一年过会,请的是“易俗社”演出,接连好几天小伙伴们都眉飞色舞的讲述自己去看大戏的逸闻趣事,唯独我不喜欢那些婆婆妈妈的戏文,但是他们饶有兴趣的模仿《张连卖布》《看女》中戏词时,那夸张的动作及调侃的戏词,令我也有几分没有亲眼目睹的遗憾。

玩伴挤眉弄眼的告诉我“最后一天了还有丑角戏呢,去不去?”好奇心的驱使,我和他一起踏上看大戏的路途,我们一路小跑超过了许多大人到了王禹村,摆摊“炸麻糖(麻花)”、卖软柿子、“炸油糕”围满了人,玩伴四下看看没有熟人就从裤兜掏出一个鸡蛋,在炸油糕摊换了两个热油糕,顾不上烫嘴地热糖的灼烫,我俩就吞下了热油糕,看着别人细嚼慢咽的模样,我俩只能伸出舌头舔舔嘴角,回味一下甜丝丝的感受,当年的油糕确实太酥、脆、绵、甜了,至今仍记得那股香甜的味道。

他带我进了戏园子,戏台上静悄悄的,台下已经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凳子,除了换做油糕的鸡蛋,我俩什么也没有,绕道戏台后我俩爬了上去,工作人员呵斥声中,才知道等一会才开戏,原来演员们还没有“化妆”呢。

无聊的我俩又回到大街上,看着别人津津有味的吃着零食,我俩什么也没有了。漫无目的的转到了一圈人跟前,原来是写数字挣钱的摊子,押一毛钱从1写到200,写错了一毛钱归摊主,一字不差的写完了摊主给写的二毛钱,玩伴了解了规则问,一个鸡蛋可以写一次不?

摊主头也不抬的说,鸡蛋在哪?岁(小)鸡蛋可不行哦。

原来,玩伴的另一个裤兜还有一个鸡蛋,摊主收下了鸡蛋,玩伴让我写,错了算他的,写完了二毛钱是我俩的,想想离开戏还早着呢,我就大胆的坐在摊子跟前,不紧不慢的写开了,等到我头上冒汗的时候,200个阿拉伯数字终于写完了,摊主却挑刺说我的7写的像1,不给钱,玩伴气得要他鸡蛋,我俩看二毛钱没有希望了,就围着摊子乱喊叫,其他不认识的小伙伴也偏向我俩,不大工夫我的一个堂姐夫来了,他看了我写的数字后,义正言辞的让那个摊主给我俩钱,否则“治安办”就收拾摊子,拿到了二毛钱后,堂姐夫就忙去了,我俩再次回到戏台,原来大戏早开演了,是《十五贯》,鼻子周围抹着白色的“娄阿鼠”可是我俩都爱看的主,大喇叭传出娄阿鼠诙谐的戏词,逗得乡亲们此起彼伏的笑声,等娄阿鼠进了幕后,出来老旦咿呀咿呀哟的唱词,我俩都觉得索然无味的唱词太闹心了。

玩伴又拉着我出去消费那二毛钱,看着红彤彤的软柿子,我俩一人一个的买了,软柿子的享用,我俩是细嚼慢咽的品味,毕竟这是我俩用钱买的,两个人慢条斯理地转悠着,不知不觉又回到戏台下,软柿子的醇香还在口中回味,《十五贯》结束大幕落下。主持人介绍:应老家乡党盛情,我们礼泉籍著名的小生——陈妙华老师给乡党们讲话,一位穿着“草绿色军上衣、满头华发”的秦腔艺术家陈妙华老师出现在戏台中央,乡亲们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送给了陈妙华老师,陈妙华老师讲话结束,又给乡党们清唱了她主演的电影《三滴血》的精彩唱段,也许是乡党们热烈的掌声让艺术家搽拭自己的眼眶,也或许是艺术家为著名秦腔剧作家范紫东老先生的精彩剧情所打动,我第一次看大戏的结束,竟然是以秦腔艺术家陈妙华的抹泪而告终。

大戏看完了,村子的玩伴们也都聚集在一起,我俩掏出剩下的一毛五分钱,慷慨地买了酥脆的“麻糖”,一人一截的品尝着,一路上,他们分享着看大戏的精彩,我俩添油加醋的吹嘘我俩写数字挣钱的经过,吃油糕、软柿子的花费改编成了靠写数字挣的,偷鸡蛋的糗事也仅仅只为我俩的秘密,欢快开心的归途留下了至今不忘的美好记忆。

郝景望 陕西自由撰稿人,作品散见《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西安晚报》《咸阳日报》《新闻知识》《农友》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中宣部编辑出版的全国读书征文集《攀登书山的欢歌》《书海畅游》;“文化陕西SQ”“魅西安”“壮美昭陵”“韩家文苑”等平台,实名认证——新浪博客,头条号原创作者,东方头条,强国博客,搜狐博客等新媒体。

https://mp.weixin.qq.com/s/UUk51I6aJaCRoJj9tTOa1g文化陕西SQ平台9.7首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