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崛起风云人物——白起(十九)

壮志难酬

其实,白起并没有杀死所有的俘虏,他留下了俘虏中年岁较小的士兵,把赵军几十万大军被杀死的消息告诉他们,并放他们返回赵国。白起的用意,是让这些俘虏将赵军前线的惨状如实回报赵王,一方面告诉赵国,你们的主力全灭,我们秦军马上就来收拾你们,另一方面,战场上的恐怖情况也足以威吓住赵国朝堂,让他们陷入一种无助和绝望的气愤当中,这样,他们的组织能力就会大打折扣。还有一个效果就是,加剧赵王和那些旧贵族之间的矛盾。让赵胜和廉颇等人埋怨赵王。君臣不和,那赵军也不会太像样。

与此同时,白起集中兵力,平定了上党全境。白起开始实施攻取邯郸的计划。他命令王龁率领一支军队攻打赵国的要地皮牢,命令司马梗率领一支军队攻占太原,而白起自己将率领主力,直取邯郸。白起正在等待派出去的两只队伍的消息的时候,秦国后院出现了问题。

白起要攻打邯郸的消息传回了赵国,赵王及群臣乱作一团。此时,韩国也派使臣来找过商量对策。原来韩国国君现在也吓的够呛,如果赵国真的完了,秦国下一个要打的就是长平之战始作俑者韩国。所以,韩国是不愿看到赵国进一步失败的。于是他们请来了一个能说会道的纵横家,来游说秦国不要攻打赵国,据说这个人就是鼎鼎大名的苏代。这个苏代其实是很有意思的,虽然是一个纵横家,但是也有墨家的侠士之风,喜欢独来独往。以后有机会,我在专门写写这个人。

赵国和韩国许以重金,请苏代摆平此事。苏代一看钱给的不少了,捞得够本了,就应承了下来。苏代到了秦国,通过自己的老关系,迅速的联系上了秦国二把手范雎。范雎早就听说过苏代的大名,于是很快便设宴接待了苏代。在席间,两个人不免会互相吹嘘,互相抬高身价,甚至苏代拿着周游列国得来的一些段子和秘闻,来搞一下气氛。随着宴席渐渐接近尾声,大家也醉意已浓。

苏代突然奔向范雎,抓住他的手,大声疾呼:“应侯,危矣!”应侯见状大惊失色,马上摒退宾客,与苏代进入密室细究。苏秦向应侯细数了几个不利因素。白起现在公告显赫,已经成为秦王身边的大红人,而且战功卓著,是秦国国相的有力竞争者。此次白起拿下了长平之战,可以说是建立了不世奇功,回来以后大王怎么安排他都不好说了。如果他再拿下邯郸或者是整个赵国,那大王一定会拿出最高的赏赐来感谢白起为秦国做出的贡献。那还有什么可以赏赐呢。白起已经被封为武安君,地位同诸侯。地位已经有了,那就剩下权力了,大王只能将国相的位置拿出来笼络白起。

但是,白起当了国相,位列三公,那应侯就只能下台。大家都知道,白起是儴侯一手提拔和培养起来的。而儴侯又是被范睢搞掉的。白起上位,而范睢失位,白起上位后肯定会为儴侯报仇,范睢即将遭受打击。所以当务之急,为保全自己,范睢应当阻止白起出兵讨伐邯郸。这样做,如果大王还是信赖范睢的话,大王一定会撤兵,那范睢的地位可保,如果大王不听,那就说明大王心理没有了应侯,应侯就应该考虑主动离开相位,自谋生路去了。此外,连年的征战,秦国疲敝不堪,虽然拿下了大片的疆土,但是各国提起秦人都痛恨不已,他们宁愿放弃土地也不愿意归顺秦国。秦国徒扩张土地,却没有笼络人心,真是得不偿失呀。范睢深以为然,于是做了一些准备,便进宫面见了秦王。

见到了秦王,范睢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架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痛诉战场上兵将们的不易以及残酷的战争给秦军造成的生理的和心理上的上海。他提出现在军兵如此疲惫不堪,已经不再适合长途作战了,应当见好就收,整顿国力与兵力,来年再战。

这一切似乎是很有道理。但是秦王不是小孩子,他已经能够洞悉范睢的小伎俩。但是秦王还是陷入了思考。时至今日,虽然白起连建奇功,但是从秦王内心当中,他是儴侯的人这个芥蒂却从来没有消退过。白起的能力真是超强的,但是越强,秦王的心理越不舒服。这样打下去,我拿什么来赏赐他呢?真的要让这样一个人当我的二把手么?秦王是矛盾的。但是看到应侯小人嘴脸之后,秦王笑了笑,背锅的出现了。现在还用得着范睢这波人,还需要拉拢他们维护自己的权威。那就顺水推舟吧。于是秦王似乎被动地同意了范睢的建议,在赵王同意以城换和平的诺言之后,秦王同意撤兵。

秦国崛起风云人物——白起(十九)

还在前线磨刀霍霍的白起,接到了秦王罢兵的命令之后,整个人马上呆住了。自己辛辛苦苦组织起来的伐赵战略,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秦王给否定了,那几十万大军就白集结了,那些在一线冲锋陷阵,为国捐躯的战士们就白白牺牲了,而那些为了完成战略而被屠杀的几十万赵国俘虏就白死了。这场仗进行不下去,白起这个杀人狂徒的罪名将世世代代地背负下去。

白起半天无法从愤懑、痛苦和失望当中解脱出来。他接受命令后,换换站起身来,一步一摇地走出营帐。外面忽然阴云密布,下起了雨来。可是白起依旧向着旷野走去,向着那片埋葬者无数俘虏的坟场走去。雨水哗哗地打在白起的身上,打在白起的脸上。但是白起就像僵尸一样,只是向前、向前。众将官望着白起,泪水纷纷落下。他们终于理解了壮志难酬是怎样的一种感受。白起岁尾战神,但是此刻,他又是一个那么凄凉的老人。孤独和绝望笼罩着他。

其实,让白起更为难受的是,秦王撤回军队,释放了一个大大的信号:白起这个人我不信。本来我白起舍命奋战,只不过是为了大秦打下更为广阔的疆土,使大秦统一天下成为现实。但是,你多么能干,多么努力,与权力斗争比起来,并不重啊。大王要的是听话的奴才和唯命是从的狗腿子,而不是看你的能力有多强。一旦君主与你产生了芥蒂,在他的心目中,你除了是一个工具就再也没有价值了。儴侯,像你这样懂白起的人和包容白起的人已经没有了。大雨过后,秦军撤兵了,撤回的已经不是那个威风凛凛的白起,而是一个重病缠身的老头白起。

哀大莫过心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