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修炼养生破伪奇书,陆西星《七破论》:这些方法都不对

  • 导读

陆西星,字长庚,号潜虚子,又号方壶外史,江苏兴化人。明朝时期道教人士,道教内丹派东派的创始人。

陆西星是两宋、元明道教房中术及内丹双修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对《参同契》、《悟真篇》、《阴符经》等丹道经典的注释,秉笔直言,较前人更为明晰。

他强调性命双修,讲天元兼及人元,认为“男女阴阳之道顺之则生人,逆之则成丹”。在金丹命术方面主张“真火无候、大药无斤”,不应拘泥于繁琐法度,强调内炼之道要顺乎自然,勿忘勿助。

一些学者对封神演义作者疑存,认为是陆西星著。

明末朴真道人所著《玄寥子》一书,其中对陆西星丹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东派之开关展窍诀、过关服食诀,较印度瑜伽术与密宗双修法中所用者,尤为上乘而简妙。”

此篇《七破论》为抨击其他炼养之术的文章。

道家修炼养生破伪奇书,陆西星《七破论》:这些方法都不对

破非论

陆子既闻性命之学于圣师,四方之士,有就陆子而参道者。坐而与之言,不契,往复与之辩。

或有非之者,曰:“老圣有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今吾子之与人论道也,口喋喋焉不能置,无乃费于辞而伤于德乎?”

曰:某有罪。请为子解之。昔者杨、墨充塞仁义,孟子辞而辟之。

公孙丑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且夫大道之世,人无异言,士无异学,故圣人者,与天下相忘于无言。

天下未必能尽如圣人之意,则圣人有忧之,故不得已而立之言。

若乃《阴符》、《道德》、《参同》、《悟真》,皆圣人证道之左券。

所以仁天下万世于无穷者也。

乃有狂师瞽人,不能祖述圣经,理会文字,师心任臆,而以其说蛊惑于天下,则其败坏人心,淆乱正道,为祸孰甚焉?

譬则大明不照之地,山魈野狐牵人于山谷之中,苟有见焉,必将狂呼尽力而逐之,恐入之迷惑以死而莫之觉也,又焉能隐情惜已缄结而不言乎?

若乃以自见自是好胜好辩而罪予,则予之不白于人也久矣!

道家修炼养生破伪奇书,陆西星《七破论》:这些方法都不对

破伪论

世人好小术,不审道浅深,是以狂夫伪人,得以行其无所忌惮之术。

盖以玄理幽深,不能洞究,心无所主,是以轻信而易惑。即以世之伪术,略举其概。

或炮孕妇之胎以辟谷,或服砒硫之药以御寒,或用铅剑以开关,或养灵龟而展缩,或摇肩脊而淅沥有声,或击头颅而铿訇相应,或垒坐如石,或鼓腹如雷,或倒挂如猿,或曲睡如龙,或轻旋如风,而屏气不息,或疾行如猱而健步莫追。如此之类,难以枚举,求诸至道,了不相关。

类皆逞其顽技以文神奸,止司马真人所谓“巧蕴机心,以干时利”。而外丹炉火,为伪尤甚。盖银精附体,亦可交易金石,而追摄之法,世多有之。学人不知,信为点化。误矣!误矣!

其次则丁打腾挪,对面为盗,呼鹿作马而主不知,以羊易牛而人不觉。又其次者,盲烧瞎炼,耗火亡财,玩日惕时,阁有成效。匪道误人,人不审道故也。

呜呼!不审道之浅深而称好道,不识师之真伪而称遇师,遂使狂夫伪人,抗颜居先,挺身纳拜,为愧孰甚焉?

予故著为此论,凡我同志好道之伦,珍重珍重,早息妄心,早求真谛,吾鞭不可得也。

道家修炼养生破伪奇书,陆西星《七破论》:这些方法都不对

破执论

夫物之瓜果,与食之醯酒之类,凡破其体启其幂者,皆变坏而不能久。破体之人,亦犹是也。

圣人知其如此,故求其所谓先天真乙者以补之。而今之论先天者,不过自吾已破之身,关键而固密之,攒簇而和合之,以求真乙之生,以为长生久视之道。

不知真体既破,则吾身中所有精、气与神,皆日改月化而入于后天。

真乙之气,其能全乎?是犹藏已坏之瓜果,幂已启之酒醯,求其无坏,岂不难矣!

此理甚明,人所易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罕譬而喻者也。

还丹之道,载诸丹经,学者不能熟读而详味之,独以一言半句,出口入耳,自谓真传实诣,至于终身执迷,独修一物而莫之悟,可哀甚也!予悯此徒,故著是论。

古仙有云:“形以道全,命以术延。”今论道者比比,术在何处?请试思之。

道家修炼养生破伪奇书,陆西星《七破论》:这些方法都不对

破邪论

今之论同类者,其说不一,予皆举之。九一之术,邪勿论矣。

其有先天梅子之说,影响形似。或有可听,然皆有形渣质之物,实与世之红铅异名而同事。以之为道,恐或未然。

至于离形交气之说,须田两窍之说,开关铸剑之说,上进下进之说,或反经而为蟠桃,或含枣而饮甘露,或碎磁酿铁而为酒浆,或取男女淫液而和曲蘖,或配秋石而称人元。

如是之为,种种不一,类皆邪师曲学,以盲引盲,穷年皓首,迄无成功,以至败德祸身,为世嗤笑,大可怜也!

且夫先天之气,来自虚无,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博之不可得。

如上揣摩钩致,多方索取,则去之愈远矣!所谓浮沉铢两,今复何在?以予所闻,真若薰莸异味,不可同器而藏。

老子云:“夫惟无知,是以莫我知。”使天下有知言之人,则吾道不孤矣。

道家修炼养生破伪奇书,陆西星《七破论》:这些方法都不对

破疑论

或疑:占语有云:“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经千万篇?”言陈言之不足贵也。而夫子教人多读丹经,使之洞晓阴阳,深达造化,得无玩日(左忄右曷)时,而以闻见自障其心?吾得师旨,则一言半句,可以循之而入,奚以多读为哉?

曰:子之言谈是矣。不知道有邪正,师有真伪。吾子素非法眼,将何自而辨之?

譬之欲试金者必以石。丹经者,时师之试石也。不能精思熟读,而徒以一言半句,师人以求道,其不入于邪宗而惑于异说者无几矣!

昔人有欲之京师者,问道于途,途之人口口不一也。其人惧不敢往。一日之坊间见途籍焉,于是执籍以往,所言栖泊之处,鬻贩之所,关津栈间之次第,毫发不差。

然后知书记之与口传,何啻天壤!丹经者,入道之途籍也。

今也废阁丹经,而求语句于时师,是犹废途籍而问路人,欲之京师能无谬乎?

且夫一言半句,诀在真师。汝欲觅师,师在何处?

道家修炼养生破伪奇书,陆西星《七破论》:这些方法都不对

破愚论

今之好道者,类皆延致方士,烧炼炉火,以冀点化,以求服食,谓之外丹。

不知此等之事起于妄心。既有妄心,即招妄侣。以故巧伪之徒,投间抵隙,以马易牛,对面为贼,曾莫之悟。即欲举之,更仆未易数也。

予首未得师旨,几惑此辈。赖天之灵,不致败缺,故著此论,以遗后人。凡炉火之事,勿谓无有,乃金丹之印证也。

《参同契》云:“炉火之事,真有所据。在人洞晓阴阳,深达造化,然后妙用可见。”盖炉火炼气,比之炼己。

配合一道,采取一机,温养脱胎,无不皆同。大要识其浮沉,知其老嫩,则丹道其庶几矣。

今之论炉火者,不知铅汞何物,铢两何在,真土何归,动以凡砂水银,妄意配合,匮以八石,煮以众草。

或取铅华而为水金,或取砂魂而为黄硫,或脱砂壳而为天琉,或取天癸而抱砂汞;又或采锡取矿,玩日(左忄右曷)时,自谓真铅真汞真土,举世罕知,千绪万端,无过此法。

师心用智,各私其宝,深藏巧售,世人不知。误而听之,则亡耗之祸,大不可言矣。

且夫金丹之道,上天所宝。求得外护,法财两济,斯亦可矣。

举而售人,以征礼谢,此复何说?

不识其诈而信其人,不究其理而用其术,非愚而何?

误之于前,而复踵之于后,非愚而何?

不务修德,而求非望之福,非愚而何?

所谓竭殚财产,妻子饥贫。迄不谐遇,希能有成,不幸而中仙翁之料者,十人而九。

呜呼!殆哉!外丹之道,为之在人,成之在天;知之在慧,凝之在福;诀之在师,明之在眼,有不可丝厘毫忽假借于人者。

苟能潜修德行,密结同心,德动天地,诚感鬼神,自尔临炉之时,保无虞失。否则学术虽正,心眼虽明,如魔试何?

余盖亲试历验,今则不敢自隐。恐人不知,妄意轻举,迄以无成,反生懈退。非道负人,人不知道故也。

若也能知之而能不为,能为之而能不用,能用之而能不私则更善矣!

道家修炼养生破伪奇书,陆西星《七破论》:这些方法都不对

破痴论

金丹之道,知之贵真,修之贵早。所以纯阳老师有云:“下手速修犹太迟。”

世人不知,执着太上一百二十皆可还之说,当其强富之年,沉溺爱河,(上四中口下月)挂尘纲,不即解脱,日作夜为,亡耗几尽。

迨至日暮途穷,方始就道,以为归考之计。

不知时日不待,卦数既满,药材亏少,承藉无基,纵使遇师知药,而时节因缘忽已蹉过,皓首无成,反起虚无之叹而已!

可胜惜哉!所以紫阳先生《悟真》首篇喻光阴于石火,等身世于浮泡,警悟之意,盖亦深且切矣。

或问《黄庭》一百二十之说,曰;“上古之世,民淳事简,婚配甚迟。譬之良田,其力未乏,是以晚植而犹获。今则硗瘠既甚,树艺复晚,则苗而不秀,秀而不实,无怪其然。且古今人之不相及,风气使然也。又乌得以今之人,而论古之世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