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社會像劉文彩那樣靠勢力發家的地主多,還是勞動經營發家的多?

在缺乏變革的古代社會中,階級是相對固化的,科舉制度起到的僅是修正作用,真正貧苦的農家也出不了念得起書的子孫,所謂寒門學子,宣傳作用遠大於實際作用。

地主、士紳兩個階層緊密結合、隨時互換,撐起了整個封建時代。真正有名的豪強地主,也享有很高的社會聲望和政治地位,土地兼併集中到極少數人手中這種事屢禁不止,一次次朝代更迭,無非是把土地和權力從一小撮人手中轉移到另一小撮人手中的過程。

舊社會像劉文彩那樣靠勢力發家的地主多,還是勞動經營發家的多?


建國次年,根據土地改革法,依法沒收地主土地,分給無地少地貧民,同時出臺劃分成份的決定,根據土地多少和比例指標,在全國各地除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之外的幾乎全部地區,實現了“消滅地主階級”的既定目標。

北伐成功後的國民政府,也在全國各地試點實行過以減租、贖買為方式的土地改革運動,各處試點均遭到官紳地主的杯葛,未得到長期實行,究其原因,國民政府賴以生存的基礎即是仰仗官紳地主階層的支持,土地改革進行得越深入,越相當於自戮身體,不僅是官紳地主階層不滿意,連底層貧苦民眾也因為藥力見效太慢而相當不以為然,他們更需要立竿見影的粗暴免費模式。

舊社會像劉文彩那樣靠勢力發家的地主多,還是勞動經營發家的多?


遠赴臺島後,“國民政府”的土地改革運動反倒順風順水搞成了,原因很簡單:

一、之前本島土地(21.6%)已經成為日人產業,完全可以相對粗暴一點;二、針對其他大地主的產業,“國民政府”的贖買資金也比較充足;三、本島沒有錯綜複雜的人員關係背景,贖買意志比較堅定,執行起來阻力不大。

回過頭來說地主的定義和數量。

1933年對陝西、河南、江蘇、浙江、廣東、廣西六省農村調查的總結:佔農村人口3.5%的地主佔45.8%的耕地,6.4%的富農佔18%的耕地,19.6%的中農佔17.8%的耕地,70.5%的貧僱農佔18.4%的耕地,東北及西北地區由於土地面積廣,人口較少,情況稍好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所謂的地主富農階層,除了極少數的官紳豪強勢力(當然他們佔據的土地人均數量也最多,民怨也最大),在土地自由買賣的基礎上,大部分人其實也是靠勤儉節約發家致富,從晚清到民國,法律相對封建社會還是比較健全的,能在很大程度上封堵住土地上的霸凌搶奪現象。

像我們在電視劇《闖關東》中的朱開山,一家人擁有7晌土地,每晌15畝,加起來超過一百畝,還有長工7人,按照後來的等級評定,他必須是一個地主。

舊社會像劉文彩那樣靠勢力發家的地主多,還是勞動經營發家的多?


題目中所說的靠關係的軍閥親屬,著名的四川大地主劉文彩在從小地主步步發家的過程中,離不開軍閥劉文輝的勢力光環,像這種大地主自然也成為被後世藉以實現社會公義的打擊重點對象,這也無可厚非。但就地主富農整個群體來說,依靠勤奮苦幹、守法經營、踏實勞動、簡樸節約而追求家庭財富積累的朱開山則應是更大多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