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它讓你「隨順」,沒要你「堅持」

戒律,它讓你「隨順」,沒要你「堅持」

「隨順三律儀」就是婆羅提木叉,就是別解脫戒,這個是從淨化、清理的過程來講的,然後這裡頭還有「定共戒」跟「道共戒」,我們在「忍可灌頂」的時候都跟大家講了,隨順三律儀,戒律,它讓你「隨順」,沒要你「堅持」,你會堅持的都心裡有病,你知道嗎。

「戒律」本身就是講一個開、遮跟持、犯,就是要你「隨順」。而我們就把「戒律」看成那死得不得了的東西,非得如何不可,那你就很殊勝的,那就各種百病叢生了。你去注意看看,凡是對戒律非常堅持執著的,一定都是病。如果你能「堅持」,這是很美好的,佛陀告訴我們堅持的時間要很短,一年頂多三長月,你要懂得「變化」,這個「隨順」是很重要的。

「別解脫戒」的意思是指這個「律儀」本身是有作意的。要能不作意那才叫作持「上品戒」,凡是作意持戒都是中、下品戒。簡單講,你作意持戒的時候是「下品戒」;你持到很自在、很隨順的時候是「中品戒」;只有「入定」以後才有可能持「上品戒」。

所以這個「定共戒」是非常重要的,到了定共戒以後就沒有所謂的持戒、不持戒,他是在「定中」,他「不作意」,他的「身體」會告訴他該怎麼做。「入定」以後你開始「轉化」,「定共戒」是自身的部分,而「道共戒」是與眾生相處的時候你能不犯。所以我們在傳這個「戒」的時候,都會事先告訴你,為什麼「道共戒」叫作十重、四波羅夷,就是告訴你有這些,你要留意。然後你入道以後,這些狀況你自己就會出來、自然就不會犯,沒有為什麼、不是你作意,因為「道共戒」是經過「定共戒」以後完成的。

現在跟你講你不懂,我把這個比喻給你聽:像「七菩提分」,一般佛教是從「擇法覺分」著手,那「華嚴」是從「念覺分」著手,這兩個就有很大的不同。念覺分、擇法覺分,然後喜覺分、精進覺分,會產生猗覺分,就輕安以後就定覺分,所以我們修「定」的時候有一個「輕安覺分」(就是猗覺分,也就是我們的「輕安工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然後,「定覺分」以後,還有「舍覺分」。你看,要先達到「禪定」才有「舍」,所以這個捨本身是有智慧的意思,所以舍不是正法中所講的那個舍,而是在作意跟不作意之間,會變成自然的那個「定」。然後「在定中」跟「不在定中」,都能「置心一處」,這個時候,真實的「生命」就由你「作意」在修定中境,在藉著「身體」修定中境的那個部分,他會走出來,盡虛空遍法界的「定中境」,這個時候,你與眾生相處不會有障礙,這就不是講要怎麼去做,而是你要做得到。

所以在這裡告訴你,「三律儀」要從「別解脫戒」到「定共戒」,也就是從下品戒到中品戒,到上品戒,這樣持上來的。我是用這樣解說,你比較容易清楚,因為在講這個攝律儀戒、攝善法戒,跟「饒益有情戒」當中,通常都是「作意修行」,作意修行的時候你常常會碰釘子,再加上人品有偏差,堅持要如何如何的就會產生這種現象。

擷自《普賢心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